《精编》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258299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怎样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闽侯白沙中心小学 宋建钿 350102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界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各地教委纷纷加大投资力度,部分农村学校也相继购置了电脑,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面对全国范围内普通小学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这一新的教育举措,思考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成为了许多教师关心的热点,可是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信息技术课只是一周一节课,一学期全部算起来,课时总量也就八九个小时。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四十分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四十分钟就是关键。我认为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应在机房上,教师讲完了,学

2、生可以马上操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使用技能和操作动手能力。我觉得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上。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创新教育下面我将结合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切身体会,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一、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是这样描述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细化到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l、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

4、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和设计,要兼顾和平衡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比如计算机作文这部分的文字输入和文字编辑这堂课,既有知识维度的教学目标:输入法、光标、字体等概念;也要有操作技能维度的教学目标:输入法切换、移动光标、改变字体等

5、操作;还有情感态度维度的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的输入文字习惯,选择一种常用中文输入法作为自己的习惯输入法,会借助不同的字体来美化自己的作文。由于操作技能目标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最普遍、常见的教学目标,也容易训练,因此知识情感目标容易被忽视,特别是情感目标,这种只重视操作而轻视知识和情感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此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构成可以是多变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总是包含着体现其个性的特征。但教师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必须对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有所了解。根据日本教育家佐藤正夫的教学论原理中的理论,从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角度

6、来审视教学方法,可以把纷繁复杂的教学方法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提示型、共同解决问题型、自主型。(一)、提示型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来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类型。一般常见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讲练结合法。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课中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知道、了解或理解的知识系统的传授给他们,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或得知识。例如:学生刚接触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对是先启动输入法还是先启动Word的前后顺序关系不是很能理解,这势必会影响对操作步骤顺

7、序以及是否还有办法解决带来思维上得障碍。利用讲授法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2. 演示法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地理事物感知认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窗口的基本操作这一知识时,就比较适合用演示法,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诸如窗口的移动、最小化、改变大小和关闭窗口等操作。3.讲练结合法是教师讲授或者演示一个操作后,再由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这样的操作性课程中,讲练结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不中年龄阶段的学生记忆特点,设计演示片段时间长度与练习时间,确保教学效率与效果。(二)、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

8、民主对话、讨论、合作、竞争等形式来共同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能力和人格提升的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时,可以创设这样一种情境:在小明的书房中,书桌和地面上杂乱无章地堆着很多书,而靠墙的书橱却是空的,他正在满头大汗地找课外书哈利波特,地上、桌上的书越来越乱,还是没找到,怎么办?同学们能想出快速找到哈利波特的办法吗?这样就能让学生想到把书分类整理到书橱里,由此很

9、自然地引出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将书橱比作文件夹、每层比作子文件夹、书比作文件。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2.游戏竞赛法游戏竞赛法是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游戏或比赛的形式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文字编辑比赛,电脑美术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三)、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展与完善自我认识,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平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并不是某种教学方法就能适合所有的课程,因

10、此,教师在备课时,因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三、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上课是应根据所要完成的

11、任务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1、讲解新知识这一环节中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的讲应该言简意赅,画龙点睛。注意导言的趣味性、调动性。在讲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要把具体的操作步骤板书。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备课的力度,仔细研究教材,才能保证把课讲得游韧有余、恰到好外。2、学生练习学生练习这一环节应为25分钟左右。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教师讲得再好,学生学得再精,如果动手能力差,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通过练习则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更加深了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在练习的过程中,应以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为前提。3、课堂总结剩余5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和学生以谈话方式进

12、行。学生先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在这一节课上的收获和发现,教师再加以总结,使一节课在轻松愉快中结束。这样的时间安排,不仅体现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而且也适合信息技术这样以操作为主的课,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四、做好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13、,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4、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

14、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5、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参考文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杨欢耸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李豫颖信息技术教学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