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七年级中史上册 知识点整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25765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七年级中史上册 知识点整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七年级中史上册 知识点整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七年级中史上册 知识点整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七年级中史上册 知识点整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七年级中史上册 知识点整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七年级中史上册 知识点整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七年级中史上册 知识点整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课 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云南元谋人。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2、科学家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两颗门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碳屑、小块烧骨,证明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并使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二、北京人。1、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北京人。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3、生产生活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4、使用火的意义: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用火照明、防寒。火的使用,

2、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三、山顶洞人。1、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2、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3、生产生活方式: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过群居生活,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古人分布特征:从南到北,分布倍广。分布于大江大河流域。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7千年。2、生活地点:浙江长江流域。3、生活特征: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水稻 住干栏式房屋 过定居生活 饲养家畜 制作陶器 会挖掘水井 会制作简单的

3、玉器和原始乐器。二、半坡人。1、生活年代:距今五六千年。2、生活地点:陕西西安(黄河流域)。3、生活特征: 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粟 饲养猪狗 会使用工具打猎捕鱼 住半地穴式的房子 能烧制彩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第三课 华夏之祖一、涿鹿之战。涿鹿之战炎帝+黄帝蚩尤 结果:蚩尤打败,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二、“人文初祖”。嫘祖养蚕缫丝 仓颉发明文字 伶伦编出了乐谱。三、禅让。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荐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 公年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

4、朝的兴亡。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产阶级国家的产生。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4、夏朝的暴君:桀。二、商。1、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 2、建立皇帝:汤 3、商的暴君:纣。三、西周。1、牧野之战(时间:公元前1046年)之后,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2、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交纳贡品,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3、西周的暴君:周厉王。4、分封制示意图:天子诸 侯卿 大 夫士平 民奴 隶5、西周的制度:

5、世袭制、分封制、奴隶制、等级制。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一、青铜器。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2、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4、西周时期,种类更加丰富。5、在西南地区盛行的叫“三星堆”文化。6、夏、商、西周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发达。二、农业和畜牧业。1、“五谷”齐全是在商周时期。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三、奴隶的悲惨生活。1、被迫劳动。2、没有人身自由。3、奴隶主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和买卖。4、被用作供品和殉葬品。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

6、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春秋和战国)。2、春秋有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3、齐桓公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4、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5、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6、改革能推动社会发展。 7、城濮大战晋楚。8、争霸战争的意义:消极意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积极意义: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秦齐燕楚赵魏韩二、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秦、燕、赵、魏、韩。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桂陵之战 齐、魏、赵马陵之战 齐 魏长平

7、之战秦 赵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范围扩大。2、春秋时期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3、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二、都江堰1、修建者:秦国的李冰。2、地点:四川的岷江中游。3、时间:战国时期。4、都江堰的作用: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都江堰市防洪灌溉工程。三、商鞅变法1、目的: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2、内容:(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最核心)。(2)奖励耕地:(最重要)。国富兵强耕:生产粮食

8、多得人可免除徭役战:根据军工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3)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最深远)。3、铁农具、牛耕私田奴隶主变地主,租种土地的人变农民。4、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田的出现。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文字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书写工具的演变。龟甲、骨兽青铜器竹简、丝帛纸。3、字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1、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农历(夏历),商朝,我国历法逐渐完善

9、,人们测定出24节气。2、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的贡献是望、闻、问、切 四诊法。三、屈原和“钟鼓之乐”。1、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2、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派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孔子(创始人) 春秋 春秋 “仁”;因材施教孟子 (代表人物) 战国 孟子 “仁政治国”;“春秋无义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儒家 老子 (创始人) 春秋 道德经 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庄子(代表人物) 战国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墨家 墨子(创始人) 战国 墨子 “兼爱

10、”“非攻”法家 韩非(代表人物) 战国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孙武(创始人) 春秋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代表人物) 战国 孙膑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家 孔子的贡献: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培养大量人才2、创立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1、秦灭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2、秦朝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21年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都城:咸阳5、秦朝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

11、决断6、在地方上,推行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7、秦朝的地位: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 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 设郡县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圆形方孔钱,使用秦国原来的货币经济上:统一文字、度、量、衡 小篆(隶书)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统一思想:焚书坑儒:目的:统一思想 提出者:李斯 具体做法:除有关医药、占卜和有关医学的书籍外,其他书籍都要烧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严重影响:(1)摧残了中国古代文化(2)嵌制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窒息了活跃的学术思想军事上:北筑城墙,追杀匈奴,开发南疆三、北筑城墙和开发南疆(一)北筑城墙:

12、1、目的: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长城一带东海南海陇西2、秦朝疆域示意图示意图 3、长城西至临洮,东到辽东的方程(二)开发南疆1、修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2、作用: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赋税 3、残酷的刑法 二、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公元前209年2、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起带头作用)3、结果:失败,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巨鹿之战)。 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

13、邦就是汉高祖5、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农民起义;秦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一、文景之治1、什么叫“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这一时期的统治称“文景之治”2、原因: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3、措施: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二、汉武帝的大统一1、政治上: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产干举办太学。4、作用: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统一,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三、东汉1、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不久,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2、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第十三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一、汉武帝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修河道。二、西汉的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西汉的耧车)三、汉代的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能织出精美的花纹。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人力,提高冶炼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