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25696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阶段质量评估(三)1. (2011兰州一中期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墨梅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寒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1)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两点即可,)(2)在寒菊一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这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简述理由。2. (2010淄博市二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关河令 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2、。(1)上阙是如何表现“凄冷”的? (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 (2011汕头金山中学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1)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诗的前两联写景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其好处。4. (2010揭阳市二模)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

3、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注释】作者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鸾镜: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 尊:又写作“樽”。(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最后两句词人写对“芳尊”态度的前后变化,这样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王十朋弱羽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注】弱羽:飞行力弱的鸟。静晖:夔州静晖楼。 (1)“弱羽年来正倦飞”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说说“倦

4、飞”二字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6分)答: 。(2)请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4分)答: 。6. (2010深圳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之,不赴。是岁,帝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英固辞疾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强舆入殿,犹不能屈。帝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其后帝乃为英设坛,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

5、勿听。英初被诏命,众皆以为必不降志。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而至。及后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河南张楷与英俱征,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民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臣光曰:古之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非君子之所欲也。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王者举逸民,扬仄陋,固为其有益于国家,非以徇世俗之耳目也。是故有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被褐怀玉,深藏不市,则王者当尽礼以致之,屈体以下之,虚心以访之,克己以从之,然后能利泽施于四表,功

6、烈格于上下。盖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也。荀子曰:“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木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木,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选自资治通鉴卷五十一,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固辞疾笃 坚决B强舆入殿,犹不能屈 本义为“车”,这里指用轿子抬C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 处理D务其实不务其名也 追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B怒万乘之主 若蝉之归

7、明火也C英顺逸议而至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D诏以为光禄大夫 故深藏以避之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皇帝诚心征召樊英的一组是乃为英设坛 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 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举贤良、方正、有道 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A B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一再征召樊英,任命他在朝廷担任官职,但樊英多次以重病为由推辞。B素与樊英要好的王逸写信劝他应征,还引用了很多古人的事例开导他,樊英听从了王逸的建议赴京应召。C樊英在应对皇上提问时,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谋略。与他同时被征召的张楷毫不留情当面指责他进退失据。 D司马光指责张楷名不副实,认为张楷

8、道德不足以尊主,智能不足以庇民,并且脾气特别大。5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狮猫述王廷相 狮,西域兽也,毛披拂。猫亦有然者,故日狮猫。余往在京时,曾畜其一,而生四子,成躯白尾黑,姣然可爱。且性质荏顺,声气清窈,卧融轩如雪团,腾危槛若奔星,真闺阁之奇观也。女郎尤其怜之,置之几榻,为闺宾焉。时屋宇新构,无鼠,初不觉其害事也。 及来南都,鼠多且黠,

9、缘壁上下,穴屋巅,昼满承尘,跳掷作扑扑声,以杖触之不畏;然夜伺人寝寂,乃群下地,环室而走,相触踏惊跃,若转斗,若嬉戏,嘈嘈呶呶,彭彭剥剥,不辨时而散去。登几庋,缘筐椟,翻书帙,穿囊袱,磕撞袢罂,拂响弦索,咀龅格格,左喧右聒,驱之仍来,寂而复作,令人中夜不得寐,虽有智力,无所从而施之。乃呼童子问猫所在。童子曰:“室无猫,故然。”翼日,乃集猫闭之室。鼠始闻猫呜,伏于穴,不即出,久之一二稍稍动作,骚屑刺促,如试猫然。乃猫则偃然而卧,若弗闻者。数日,鼠知猫果不为己害也,乃益狎习不避,拳穴出矣。余篝灯候之,见鼠之遇猫也,撇勒搪突,恣行无忌;猫之见鼠也,逡巡前却,若有逊避之状。嗟嗟!怪哉!异乎!猫以捕鼠为

10、职也,乃今与鼠习,失职矣。色相之关,夫焉足取?然犹不忍弃之。乃市他猫,为捕鼠计。至则群居而嘀嘀,而斗且啮,他猫不堪其苦,成遁去。余始知其无能而害事也。乃尽数乞诸人,复市他猫畜之,且捕且食,尽数月,鼠患方已。 (取材于王廷相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屋字新构 构:通“购”,购买 B举穴出矣 举:全 C逡巡前却 却:退却 D乃尽数乞渚人 乞:给予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且性质荏顺 且捕且食 B环室而走 乃猫则偃然而卧 C乃集猫闭之室 久之一二稍稍动作 D乃今与鼠习 乃市他猫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狮猫“无能”的一组是( )鼠始

11、闻猫呜,伏于穴,不即出乃益狎习不避,举穴出矣见鼠之遇猫也,撇勒搪突,恣行无忌猫之见鼠也,逡巡前却,若有逊避之状至则群居而嘀嘀,而斗且啮且捕日食,尽数月,鼠患方已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狮猫性情温顺、外表可爱,虽不能捕鼠,但可以作为宠物豢养。B狮猫见到来抓老鼠的“他猫”,主动攻击,又叫又咬,适得“他猫”只好逃走。C作者对老鼠猖獗为害,狮猫看见老鼠却退避不前的描写,极为细致生动。 D文章中这只“无能而害事”的狮猫,寓意深刻,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5文中的“狮猫”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200字左右)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张仪诳楚秦王

12、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

13、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师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惧诸侯,安居而熄天下” 。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