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第九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达标训练 湘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256697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垫江第九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达标训练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庆市垫江第九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达标训练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庆市垫江第九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达标训练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庆市垫江第九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达标训练 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垫江第九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达标训练 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垫江第九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达标训练 湘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达标训练(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1-10是单选,1115为多选。每小题3分,共45分)1.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的是1978年12月召开的(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2.有人对我国人民生活饮食内容的变化总结了这样三句话:“上世纪80年代,有啥吃啥;90年代,想啥吃啥;现在,咋科学咋吃。”这形象地说明了我国( )A.已经实现了现代化 B.已经全面实现小康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3.用综合评分方法对我国制定的小康检测指标进行测算,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

2、。分地区来看,东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为78%,西部实现为56%。这说明( )我国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我国小康实现程度还很不平衡我国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我国小康还是低水平的A. B. C. D.4.在温州,每年45亿元产值的眼镜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20亿元的金属打火机占据了全世界80%的份额,700多万温州人中,经商办企业的居然有200多万。就如一位企业集团董事长所说:市场经济就像“催化剂”一样激活了个体细胞,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捕捉机遇、创造财富、推动繁荣。这说明 ( )A.市场经济具有巨大的活力 B.市场经济就是高速发展的经济C.市场经济就是赚钱的经济 D.市场经济就是专门生产

3、出口产品的经济5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告诉我们( ) A.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B必须依靠外国的援助发展经济 C必须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文化成果 D必须全盘接受发达国家的一切东西6.国家主席胡锦涛说过:“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 彻底改变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是强国之路A. B. C. D.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 )A.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确

4、保205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C.到2020年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8.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职工再就业、扶贫帮困、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建设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C.实现共同富裕 D.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9.小洪在洗澡,小强批评他用水浪费,小洪却说“小康社会就得潇洒一点。”小洪的认识错在( ) A.没

5、有意识到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没有意识到我们还处在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水平C.缺乏任何时候都应该节约资源的自觉性D.忘记了“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的传统美德10.2012年,我国投入数千亿元,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的城乡居民,直接受益者逾亿人。这主要说明( ) A.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C.我国的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D.我国人民生活贫富差距很大11.党和政府关注“三农”,着力解决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其现实意义在与( ) A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B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6、社会D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化的国家12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B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C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奋斗目标是本世纪中叶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13财富全球论坛历届年会的选址,首要条件是经济最富活力、最具有创新力的地方。财富全球论坛之所以多次选择中国,中国之所以能成为经济最富活力、最具创新力的地方,是因为( ) A.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B. 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C. 中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日益增强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7、市场潜力巨大14.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C.保持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15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 A. 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高 B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C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D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非选择题 (共55分)16(10分)材料一: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涉及“三农”。这是中央连续第十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三农”问题。材料二:重庆市市政府召开会议,全面动员部署“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作。市长黄奇

8、帆表示,到2012年,我市“两翼”地区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都将通过林业经济的发展实现1万元的增收目标。(1)国家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2)请你为实现重庆农户万元增收提几点建议。17. (13分)材料一: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材料二:由于改革开放提供的发展机遇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政策的实行,我国的扶贫人口与1978年相比大幅度下降,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发展到新阶段。请回答:(1)

9、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东部发展是开奔驰,中部发展是骑摩托,西部发展是骑自行车,共同富裕应是同时富裕,而不应该存在差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18. (12分)我们城市提出了在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学们纷纷描绘那时我们城市的美好面貌,并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出谋划策。请回答: 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说说那里我们城市的美好景象是如何的?请你为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出谋划策。(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19. (10分)概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各题所包含的道理)(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2)1978年,我国的进

10、出口贸易额只有206亿美元,但是2012年已达到11547亿美元,增长了56倍。20. (10分)一位外国记者来到中国一年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但我在采访中看到,中国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可是城乡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这也是共同富裕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位记者的问题。第二单元达标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C 2.C 3.A 49.A 5.A 6.D 7.D 8.C 9.C 5.10 11.ABC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C二.非选择题 (共55分)16. (1)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1、的需要。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2)政府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资金投入,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惠农措施;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科技素质。广大农民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围绕农民增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2)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12、,依靠辛勤的劳动走上致富之路。我国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首先成为较为富裕的地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贫开发工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8. 那里的景象: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建议可以从结合目标来设计。如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增加文化设施的建设、创建平安社区和乡村活动等。 19.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 (1)共同富裕:一是要富裕,即消灭贫穷;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2)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或者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出现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3)我国政府充分重视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通过财政补贴、政策保护等措施切实地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