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83 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256688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8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8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8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8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83 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83 人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83 人民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自主预览】:一、秦的统一 1、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继续扩大帝国规模(1.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 2.修灵渠,平定岭南 3.平西南夷,修五尺道)。2、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 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扩大了 的规模,推动了 的形成。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皇帝制度:1、确立“皇帝”名号: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使用“ ”称号,为以后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沿用2、基本内涵: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为了显示皇帝独尊规定: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所用的玉印称“玺”,以增强皇帝的神圣感;皇权至上:总

2、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皇位世袭:自称始皇,后世为二世、三世以致千万世。(二)秦朝的中央机构1、三个最高官职是 、 与 。2、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地位与丞相一样,但始皇实际并未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兵权。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三)郡县制1、确立:郡县制是 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2、规

3、定:郡是中央政府下最高一级 ,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的下设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下有“ ”、“ ”。3、作用影响:是 的重要环节,也是 的重要标志。(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1)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2)秦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3)专制权威导致秦实行暴政,阶级矛盾

4、激化,造成二世而亡。2、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问题探究】:1、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比较名称项目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连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权利世袭;拥有封地和爵位;在封地内有行政权和对土地的管理权。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只有俸禄,无封地;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与中央的关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历史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共性

5、(联系)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2、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产生原因:经济上,封建的经济基础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政治上,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其统治。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从地理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辽阔疆域精耕细作型经济。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稳定而密切,中国农业的发展使大型的水利工程等公共事业的建设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于是导致氏族首领地位不断上升,最后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在文化渊源上更多的呈现出大一统

6、的集权趋势。【学以致用】1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易导致唯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B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C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3史记中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4唐太宗对秦政多有批评,常以秦皇暴虐、汉武骄奢自戒,然而他说:“拓定

7、边方者,惟秦皇、汉武。”材料主要肯定了秦始皇A.废分封,置郡县 B. 统一全国,开拓疆域C.实行皇帝制度 D. 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5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6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和军事 B公元前223年的某一天,上朝时,秦王自称“寡人”C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隶书给家人写了封家书D公元前226年,太仆张某奉秦

8、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 7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8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地方推行郡县制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皇权的至高无上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9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 云贵地区 西藏地区 岭南地区 东北地区A B C D10.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阅读材料材料一 :“ 秦有

9、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材料三: “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材

10、料四 :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 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答案19 BDBBC ABCB10. 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肯定郡县制。两人都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

11、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 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答案19 BDBBC ABCB10. 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肯定郡县制。两人都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 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答案19 BDBBC ABC

12、B10. 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肯定郡县制。两人都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 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答案19 BDBBC ABCB10. 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肯定郡县制。两人都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 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