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25569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襄阳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襄阳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襄阳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襄阳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襄州一中 枣阳一中宜城一中 曾都一中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命题学校:枣阳一中 襄州一中 宜城一中 曾都一中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机读卡上(没有机读卡的学校填在答卷相应位置上),第卷答案用0.5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分值:100分命题老师:第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人们非常重

2、视祭祀 B.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C.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汉代耕作画像石 图2 曲辕犁图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3.“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比翼双飞在人间。”天仙配中的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自耕农非常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且自给自足农业生产中“男耕女织”的突出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 B. C. D.4.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

3、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 井田制得以恢复 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5(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汉代(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6.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

4、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手工业者受到歧视A.B.C.D.7.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8.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流通领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形成区域性大商帮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和雇

5、佣工人 D设置东市、西市商业区并按时开市、闭市9. 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出现灌钢法,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于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0. 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 1824 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

6、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 世纪 40 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并与之相争。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11. 明代陕西商人杨老八与娘子李氏商议:“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明朝已出现雇佣关系 漳州商品经济活跃 商人重利轻别离 长途贩运贸易发展A.B.C. D.12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

7、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13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14.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

8、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5.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16. 右

9、图是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该剧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A主人公出身低微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17.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民族

10、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18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大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文化大革命已经全面结束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19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11、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20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主要原因应是()A新中国进行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运动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21.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A. B. C. D.22.下

12、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23.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4. 右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

13、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A. B. C. D.25.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名”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发展到今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 )A.国家制度的不断变化 B.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C.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第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8分,第28题2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最细密、最精致、最富有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犁耕图 五谷六畜图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与自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