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阶段检测 人教实验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25468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阶段检测 人教实验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阶段检测 人教实验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阶段检测 人教实验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阶段检测 人教实验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阶段检测 人教实验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阶段检测 人教实验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阶段检测 人教实验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10: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人教实验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其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这一矛盾的因素有()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股票投机活动猖獗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A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导致人们购买力下降;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过度膨胀,扰乱正常经济秩序;股票投机,无法正常反映经济运行,因此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后的表现。答案:A2资本主义世界20世纪30年代的大

2、危机和70年代的危机一样,都使()A统治阶级人为地降低群众的生活水平B各国建立法西斯专政C统治阶级被迫进行政策调整D经济出现“滞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有误,经济危机爆发后,统治阶级均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人们的生活,B项指的是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三国纷纷建立法西斯专政,D项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的现象。答案:C3(2011烟台模拟)1930年华纳公司赔本800万美元、福克斯公司300万、雷电华公司550万。美国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次越来越低,从1929年的每周800万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万人次以下。为了保持平衡,

3、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不得不裁减人员和少拍影片。导致这一现象的大环境是() A互联网的发展 B经济危机C电视艺术的迅速发展 D经济“滞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时间“1929年”、“1931年”可判断是在二三十年代发生的现象。答案:B4美国青年Mike在1930年可能遇到的情况有()生产的大量产品无人购买多年投资股票积聚的财富一夜间化为乌有家里大多数东西都是分期付款买来的遇到有人向其宣传法西斯主义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突破口是1930年,美国青年的经历。1930年正是经济危机期间,生产的产品相对过剩,股票暴跌,分期付款现象较普遍,有人趁机兴风作浪,宣传法西斯

4、主义。答案:A5(2011深圳模拟)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应付危机特点的理解能力。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采取了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答案:C6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

5、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B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C胡佛总统任职时人民生活困难D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正确理解、综合分析能力。题干材料反映出胡佛总统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由此人们用此举动加以发泄,而A、B、C对题干材料的解释不确切。答案:D7这是发生在罗斯福竞选中的一幕,罗斯福说:“你能说出我竞选的口号吗?”女孩答:“幸福的日子又来到。”罗斯福说:“对,就是这句。”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有()当时的经济形势已经好转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富兰克林罗斯福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笑容和自信为他赢得了大选,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A BC D解析:本题

6、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当时胡佛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愈演愈烈,故不正确。罗斯福提出了改革计划,从而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拥护,在大选中获取了胜利。答案:B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寄出的一封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信中的“您”是指()A斯大林 B丘吉尔C罗斯福 D杜鲁门解析:凯恩斯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依据“现行制度范围内”等信息判断是罗斯福,其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故选C项。答案:C9(2011汕头高三统考)罗斯福总统当政后,加利福尼亚州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记下这样一句话:就是

7、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好哇,火到底点着了!”这表明民众支持罗斯福()A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实施彻底的革命计划C改革经济制度 D彻底否定民主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A、B两项不正确,罗斯福不可能放弃资本主义制度;D项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的。答案:C10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及其他一些立法,这主要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A政府直接控制企业的生产和销售B把企业纳入国有化轨道,建立国营经济C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发挥经济职能D保障工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国家工业复兴法的

8、突出特点是以立法的形式增强政府的经济干预职能,调整工业生产,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答案:C11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了农业、工业的发展“新经济”出现,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和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其中“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只是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不可能消除阶级矛盾,用排除法,选C。答案:C12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90年代长期持续增长的主

9、要方法是()A继续政府干预B寻找新的海外市场C吸引投资D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使得美国在70年代的时候进入经济滞胀阶段。20世纪9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答案:D13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惟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

10、材料及分析判断能力。从材料“余粮收集制”可判断该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四个评价项中,只有C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B、D评价都不正确。答案:C14下列有关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国民经济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两种政策的实行都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D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对比理解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分别表明布尔什维克党直接过渡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

11、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国民经济,其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故A、B、D三项表述错误。答案:C15(2011温州模拟)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允许自由贸易恢复私人小企业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辨析、记忆与理解。解题时应注意分析题意。题中要求回答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措施。和是战时共产主

12、义政策的内容。答案:A16(2011人大附中模拟)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定价并不考虑成本、原料、地区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很显然是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17“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比较,相似之处是()A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B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D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解析:本题考

13、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可以判断,二者都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采取的政策。B、D两项只符合斯大林模式,C项只符合新经济政策,均与题意不符。答案:A18(2011山东实验中学模拟)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解析:本题是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

14、冲击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但并没有突破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故失败了。所以本题选B。答案:B19与斯大林相比,勃列日涅夫在管理经济方面的进步之处是()A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B彻底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C部分权力下放到加盟共和国D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调整,他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B项结论不对,C、D两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答案:A20与斯大林体制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是对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否定,并能够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8分,第24题12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