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范本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25108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范本(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质工程师手册(地 质 篇) 2008-11-6目 录序1一、地质探矿一般原则1二、坑道原始地质编录3三、钻探施工与编录7四、地质原始资料提交目录25五、基本分析样采样及分析质量监控25六、综合地质编录及其图件28七、矿山储量管理36八、现场施工管理41序地质探矿工作质量贯穿于整个矿山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原始编录、地质制图、采样、分析鉴定、物化探、测绘、资料整理、综合研究、地质资料编写、复制等各个方面。地质探矿工作八原则1、四到脚多去地质、矿化露头与掌子面手多记录与描述眼多观察地质与矿化现象心多思考问题、多提建设性意见2、四勤勤量产状勤量距离勤观察地质现象勤做笔记与画图3、四

2、记构造岩与蚀变岩矿体产状与形态断层壁矿物粒径与量比4、四思考地质体(矿体、岩体等)等之间的关系地质体部物质的量比地质体部的结构地质体的尖灭与再现5、四及时及时采样及时做笔记与总结及时上图及时汇报6、四检查检查原始编录检查取样方法、样品发送与跟踪检查工作程度与工程进度检查地质点、取样点与上图7、四感工作质量“质”的责任感经费支出与预算“钱”的责任感工程进度与储量计算“量”的责任感上下级沟通“心”的责任感8、四报每日工作有日报每月成果有月报每周项目进展有周报每年年度有年报一、地质探矿一般原则1、矿山常用的探矿工程分为坑探和钻探,无论坑探还是钻探都必须进行矿体推断及工程设计,并确保“一工程一设计”。

3、探矿设计以公司的总体探矿布局为原则进行,并经部门会审、部门主管同意,报分管领导、公司总工办批准后方可实施。经上述程序后批准的设计才能作为施工监理(工程师)的依据,否则为无效工程设计。探矿设计的编写程序包括明确目的、收集资料与现场踏勘、设计编制与初审。设计必须充分收集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设计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设计编写要充分发扬,集思广益。必须进行设计方案论证,力争用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成果。2、涉及坑探、钻探所需开掘的井巷工程,地质技术人员提出地质技术要求交由采矿技术人员按井巷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工程设计。探矿坑探工程设计尽可能地做到探

4、、采结合;探矿工程设计都应讲求经济效益,必须贯彻正确的采掘(剥)技术方针,探采并重,探矿超前,提高生产准确程度,严格执行设计一施工一验收制度。3、钻探工程,必须按规定进行钻探设计,当情况变化时应及时修改设计。探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如坑探穿脉坑道增加10m,钻孔深度增加30m时),需要变更设计(如探矿巷道的规格及工作量,钻孔深度追加、减少)提交书面说明,经部门主管同意后,经副矿长级或以上的领导批准(以书面形式为准);同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队,否则在工程结束时,按原设计规格进行核算。4、地质技术人员按中段、分矿体(矿块、采场)及时提交生产勘查地质成果(报告、总结)。生产勘查地质成

5、果应按统一格式编写,文字说明要对所探明的矿体(矿块)地质特征作全面、准确的文字描述,如矿石量、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及顶底板围岩品位、岩石稳固情况等,并说明地质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在采矿工程布置时对补充地质工作的要求;提交的图纸有剖面图、分层中段平面图、矿体纵投影图等;附表有矿石储量表、样品登记、分析结果表等。勘查成果经签字、审定后将作为矿山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5、把好地质资料关,因为准确的地质资料是采矿方法选择、开采设计与采矿工艺合理确定的唯一依据。矿体开采设计必须以有效的生产勘探地质报告为依据。生产勘探地质报告根据采矿工作需要先急后缓地提交。报告一经签字审定,由采矿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设计,把好设

6、计关,做好采掘生产的总体设计和单体性工程设计,未经严格审批的设计,不能交付施工;地质要参与设计会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6、描述容应包括: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产状、形态、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接触关系,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重点是与矿化有关的特征。如矿层(体)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构造部位等重要地段要详细描述。此外,还要记录各种样品编号、位置、采样方法和规格等。原始地质编录操作工序工序编号及名称技术要求工序类别主要操作步骤(容)及要求控制点注意事项1 岩性观察描述正确定名一 般(1)岩石颜色(新鲜面、风化)结晶程度(2)结构、构造(3)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

7、、含量及变化(4)岩石变质程度、蚀变、矿化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切忌印象描述2 岩层观察描述正确分层一 般(1)岩相划分(2)岩性变化(3)层理、微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4)包体特征(5)化石产出情况构造产状次生构造3 接触关系观察描述正确识别原生构造和接触变化关 键(1)接触带特征(2)侵入岩相变化(3)原生构造(4)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5)蚀变作用及蚀变矿物组合(6)接触产状变化接触变化后生变化4 构造特征的观察描述全面观察综合分析关 键(1)结构面的性质(2)破裂面的充填物特征(3)构造产物(片理、劈理、叶理、透镜体、角砾岩、断层泥、糜棱岩)(4)破裂面旁侧同序次或低序次构造面特征(5)压、扭

8、配置(套)构造的观察和综合考虑结构面特点切忌印象观测5 矿化特征的观察描述准确识别矿物(1)矿体或矿化赋存的地质部位(2)矿(化)体与围岩的关系(3)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4)矿石类型(5)矿石结构构造(6)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7)有用组分的含量变化及目估品位目估品位根据有用矿物含量目估品位6 围岩蚀变的观察描述正确划分蚀变类型(1)蚀变规模(2)蚀变种类(3)蚀变强度(4)蚀变分带(5)蚀变与围岩的关系(6)蚀变与矿化的关系(7)蚀变与构造的关系识别蚀变种类不同蚀变叠加二、坑道原始地质编录 地下坑探工程是指为揭露、追索和圈定深部矿体而挖掘的地下巷道。是矿床勘探阶段所采用仅次于钻探的主要技术

9、手段之一,主要用于提高矿床勘探程度,尤其是开采地段的勘探精度,检查评价钻探结果等。 分类:水平坑道、垂直坑道和倾斜坑道。 1、水平坑道(1) 平硐具有直接地面出口的水平坑道,往往具有探采结合作用。(2) 石门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于矿体走向,主要是在围岩向矿体掘进的水平坑道,起联络作用,无直接探矿意义。(3) 穿脉无地面直接出口,垂直于矿体走向,主要为在矿体掘进的水平坑道,是主探矿水平巷道之一。(4) 沿脉无地面直接出口,在矿体沿矿体走向掘进的水平坑道,又称脉沿脉,主探矿巷道之一。(5) 石巷无地面直接出口,为平行矿体走向一般在矿体下盘围岩掘进的水平坑道,又称脉外沿脉,无探矿作用。(6) 盲中段

10、辐穿在天井或上山中开口,沿矿体厚度方向掘进的水平探矿穿脉。 2、垂直坑道(1) 竖井具有直接地面出口的大型铅直坑道,为控制性主体基建工程,无探矿作用。(2) 暗井无直接地面出口,在水平巷道,由上向下开凿的铅直坑道,为探矿工程之一。(3) 天井无直接地面出口,由下向上开凿的铅直或陡倾斜坑道,分为揭露矿体的探矿天井与无探矿作用的联络、溜矿、通风天井。 3、倾斜坑道(1) 斜井具有直接地面出口的大型倾斜坑道,为控制性主体基建工程。其中在矿体下盘围岩中掘进者,无探矿作用。(2) 上山无直接地面出口,由下向上开凿的缓倾斜坑道。脉上山具探矿作用。(3) 下山无直接地面出口,由上向下开凿的缓倾斜坑道。成巷是

11、“下山”的别名。 探矿坑道设计:首先在设计的中段地质平面图上完成水平坑道设计,在设计勘探线剖面图上完成垂直与倾斜坑道设计,然后转绘到矿体投影(纵或水平)图、矿床地质图和其它图件上。设计坑道一般以虚线表示,已施工的实际坑道以实线表示,并注明编号。坑探工程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确定巷道的方向、坡度、断面规格、运输、支护、通风 、排水、照明等以及相应的工程量表、施工的安全事项。 探矿坑道设计要求:坑口位置应有利,避开断裂破碎带、流沙层等不利因素;以尽可能短的距离接近矿体来确定掘进方位; 坡度在(35)之间,断面规格为(1.52.0m(宽)1.82.0m(高); 终止深度要求穿过矿体(蚀变带)12m; 计

12、算进尺,说明坑道穿过地段预计的地质构造现象,尤其是对不利的稳定性差的岩层、断裂破碎带、溶洞、流砂层等现象应予特别说明,以利于采取措施保证掘进施工安全和坑道使用安全。坑道设计通过批准,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地质指导和取样、编录工作;达到目的及时验收,然后下达停工通知书。 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探矿和采准、采矿坑道以及坡度小于45的各类斜坑等。 编录:坑道素描图绘一壁及顶,对于薄、陡倾的矿脉,也可以只绘一顶,探矿坑道还应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地绘掌子面素描图。基点及基线布置在坑道顶的中线上。坑道素描图用压平法展开。绘图壁首选正南壁、南西壁、东南壁或正西壁,矿区应有统一规定。标本、样品尽量在顶或绘图

13、壁采取,否则应加绘局部素描图。对重要而微小的地质现象要用大于1 :50的素描图或照片、录像记录。坑道轮廓可简化,按设计值或平均值绘制。坑道顶的地质现象按地质产状投到包含基线的“顶面”上,按正投影绘制。坑道壁斜度大于75时按铅直面绘制,否则应在备注中注明其斜度。坑道方向变化时,如果弯曲度大于15(包括15)则用裂开方式表示。拐点要有坐标数据,坑道顶连续绘出,坑道壁相应地裂开或重叠,重叠部分绘采样或有重要地质现象部分,或者是后掘进部分。掌子面的顶和壁的轮廓要与顶和壁的素描图吻合。 编录方法采用导线法:坑道编录前要对巷道的顶、壁进行冲洗露出新鲜岩石,编录人员每天要对掌子面进行素描,采用压顶法编录坑道

14、长度不应超过30m。基本步骤如下踏勘准备:观察地质现象,判断素描对象,统一认识,划分地质界线等,若坑道被污染,应清理干净。在素描之前要取得有关的测量资料,如导线方位、长度、导点编号等。相邻两导点间距不得大于30米,坑口、末端、转弯处、岔口必须设导点。设置导线,测定导线方位角、倾角,导线为皮尺或测绳,应挂在井巷工程测点上。水平坑道素描一般应挂设在顶板中线上,也常有挂设在壁顶或腰线上的;倾斜或竖直井巷编录时,应沿主边壁(角)挂设导线,亦有挂设于中心线的。测绘,沿导线按一定间距(如12m),用钢卷尺或木尺作支距,测绘井巷(素描部位)轮廓;同时将地质界线点及所有地质现象标绘在图纸(方格纸)上。比例尺:

15、1100,水平与垂直比例就一致。徒手勾画地质界线,注明花纹、颜色、符号。标测取样点、采标本点位置及岩层、矿体、构造产状等。作简要文字描述。经现场检查无误,室及时整理资料与清绘图件 用自动化系统制图时,按照公司要求也要作手工素描图。绘成以基线为中线的等宽坑道素描及包含基线的等高铅直面坑壁素描。地质现象如界线、产状,标本和样品位置均沿地质走向投影到坑顶或壁上。掌子面上的界线、标本、样品等沿脉标在坑顶,穿脉标在坑壁。 整理时,应按坑道实际方位绘素描图。有矿的和有重要地质现象的坑道,以及太长的坑道和未能按实际方位绘制的坑道,还要用相当于采样平面图或储量计算图的比例尺,按实际方位展绘其坑顶平面图。整理的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