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级会计各章要点汇编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247139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中级会计各章要点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中级会计各章要点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中级会计各章要点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中级会计各章要点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中级会计各章要点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中级会计各章要点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级会计各章要点汇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文由sunnyshow2007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章 总 论 一、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 本章应重点掌握如下知识点: 1.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资产、收入、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份 题型 题数 分数 考点 2008 年 无题目设计 单选题 1 1 有关会计要素论断的正误辨析 2009 年 判断题 1 1 利得和损失的正误辨析

2、合计 2 2 多选题 2010 年 合计 三、会计基本假设 1 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认 1 2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法律主体和会计 主体的区别: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 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 提。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 长短相同的期间。界定了会计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分为年 度和中期(月度、季度、半年度)。 (四)

3、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 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例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正确答案D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点)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点) 1.可比性 (1)纵向可比: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 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4、 (2)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例题 多选题】 下列项目中, 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有 ( ) 。 A.鉴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权益 法改按成本法 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 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 法改为直线法 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D.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 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 算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 B、D 是出于操纵损益目的所作的变更,属于滥用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变更

5、,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 2.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 计 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题多选题】(2006 年)下列各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有 ( )。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正确答案AB 3.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的应用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 准备。 【例题判断题】(2005 年考题)企业

6、为减少本年度亏损而调减应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金额,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企业为减少本年度亏损而调减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是会计差错, 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五、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 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 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7、入企业; 3.确认条件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概念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企业的现时义务。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特征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3.确认条 件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概 念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构 成内 容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

8、所有者权益 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的利得或者损失。 3.确 认条 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 认。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 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特征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

9、业; 3.确认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条件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 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特征 (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且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 利润; (3)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3.确认 条件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10、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1.概 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构成内 容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 失等。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 绩。 3.确认条 件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利润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的计量。 (七)收入与利得 1.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

11、投入资 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1)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 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 捐赠利得等。 (八)费用与损失 1.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 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 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

12、损益、会导致所有者 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损失。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 者权益发生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损失。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例题 单选题】 (2009 年考题) 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 A,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选项 C,利润是指企业

13、在一 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和损失等;选项 D,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例题判断题】(2009 年考题)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均应计入当期 损益。(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可能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可能直接影 响所有者权益。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其通过资本公积 核算。 六、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 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

14、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 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 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 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 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 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 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 金流入量的折

15、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 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 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11 月 30 日更新 第二章 存 货 一、重点掌握内容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投资者投入方式、债务重组方 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委托加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份 题型 题数 分数 考点 2008 年 无题目设计 单选 1 1 辨析有关可变现净值的论断正误 2009 年 多选 1 2 存货会计处理的正误辨析 合计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