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质量控制要点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238147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91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20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20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20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20质量控制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质量控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质量控制要点(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编制依据3 工程概况42.1结构概况42.2周边环境概况42.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42.3.1工程地质42.3.2水文地质6 地下连续墙施工73.1一般规定73.2导墙施工103.3槽段的开挖113.4泥浆制备与管理133.5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43.6混凝土的灌注153.7墙体接头处理17 深基坑工程194.1冠梁施工194.2基坑开挖214.4综合接地施工质量控制264.5土方回填264.6挡墙284.7施工监控量测29 主体结构315.1模板及支架315.2钢筋335.3防水混凝土/混凝土36 结构防水设计406.1规范要求406.2结构防水层426.3卷材防水层436.4

2、塑料板防水层456.5涂膜防水层466.6无机涂料防水层476.7水泥砂浆防水层486.8 膨润土防水毯防水层496.9地下连续墙防水506.10车站结构外防水516.11细部构造防水52 施工监测557.1监测范围557.2监测对象557.3设计对监测的要求557.4基本技术要求56 隧道盾构掘进施工608.1一般规定608.2管片进场验收608.3盾构掘进施工618.4管片拼装638.5壁后注浆658.6防水工程67质量控制要点 编制依据(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

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6)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DB11/581-2008)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995-2013) (9)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490-2007) (10)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111-98) (1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

4、13)基坑工程内支撑技术规程(北京市地方标) 工程概况2.1结构概况本站是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大红门站,位于既有10号线大红门站东南角,南北向南苑路与东西向石榴庄路交叉路口南侧,沿南苑路南北向设置,与10号线通过换乘通道进行换乘。本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双柱三跨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采用明挖。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 为K37+528.197,有效站台中心处车站顶板覆土4.47m, 轨面标高12.753,底板底面标高11.10,底板埋深约26.87m。标准 段总宽23.10m、总高22.40m,车站总长191.25m,岛式站台宽度14m,有效站台长118m,车站小里程端均与矿山法暗挖区间连 接。大里程

5、端均与盾构区间连接,本站提供始发条件。车站共设置三座出入口,两座风亭,一座换乘通道,两座紧急疏散口。 本站主体结构基坑采用内支撑系统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2.2周边环境概况车站位于繁华的木樨园高端商务、现代商贸、商务会展区中心地区,并且南中轴地区是北京未来城市规划南城中轴线上的商业、文化中心。 本站与M10号线大红门换乘,通过换乘通道与M10预留接口进行换乘厅型式换乘。车站位于南北向南苑路与东西向石榴庄路交叉路口南侧,拟建车站主体结构位于南苑路道路下方,现状南苑路道路红线宽度为80米,且已基本实现规划,道路现状为双向十车道(含双向两条BRT车道),车站主体施工时利用两侧绿化带将交通。2.3工程地

6、质与水文地质2.3.1工程地质根据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勘察01合同段 大红门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K1207-042详-12),本车站场地最大孔深57m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按成因年代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新近沉积层及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层三类,按地层岩性进一步分为9个大层,地质参数见下表。88 2.3.2水文地质勘察钻孔最大深度为57m,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现有的勘察资料,本车站主要赋存有四层地下水,其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层间潜水(三)、承压水(四)。地下水详细情况如下:上层滞水(一):该层地下水本次勘察施工钻孔未能测得,根据场区地层情况及往年勘察资料

7、,该层地下水局部地段可能存在。主要含水层为粉土层2层及局部填土层,其分布不连续,透水性较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绿化灌溉等垂直补给,以蒸发、侧向径流、向下越流补给的方式排泄。潜水(二):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圆砾卵石6层、细砂中砂4层,水位标高约为25.76m,水位埋深约12.05m,观测时间为2012年12月。该层水分布不连续,本次勘察施工仅在部分钻孔内对该层水有所揭露。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方式排泄。层间潜水(三):含水层岩性为卵石层、细砂中砂2层,水位标高为15.8316.21m,水位埋深为21.6022.50m,观测时间为2012年12月。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

8、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承压水(四):含水层岩性为卵石层、细中砂2层,该含水层由于粘性土层的存在而具有一定的承压性,水头标高14.5314.71m,水头埋深为23.1023.80m,观测时间为2012年12月。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地下连续墙施工3.1一般规定3.1.1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应收集下列资料:(1)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气象和水文资料;(2)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相关资料;(3)测量基线和水准点资料;(4)防洪、防汛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3.1.2设计图纸及规范、规程对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要求1、设计图纸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要求(1)施工前应进行地下连

9、续墙成槽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2)槽段的长度、厚度、深度、倾斜度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槽段长度(沿轴线方向)允许偏差50mm;槽段厚度允许偏差10mm;槽段倾斜度1/150,局部突出不应大于100mm,且墙体不得侵入结构净空。(3)单元槽段的钢筋笼应装配成一个整体,竖向必须分段时,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宜选在受力较小处,并相互错开。4)槽段开挖前,应沿地下连续墙墙面构筑导墙。导墙应筑于坚实的地层上,背后需要回填时,应用粘性土分层夯实。必要时可筑素混凝土,不得漏浆。 (5)地下连续墙成槽时应加强观测,防止槽壁失稳塌落。在可能漏失泥浆的土层中施工时,应适当提高泥浆黏度

10、并备好堵漏材料,但坍塌严重时,应及时回填并重新成槽。 (6)地下连续墙的槽壁及接头均应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H/300。接头处相邻两槽段的挖槽中心线,在任意深度的偏差值不得大于1/3墙厚。 (7)钢筋笼入槽前,应采用底部抽吸和顶部补浆的办法对对槽底泥浆、沉淀物进行置换和清除。清底1h后,槽底处的泥浆比重不得大于 1.2,沉淀物淤积厚度不得大于200mm。 (8)泥浆的拌制,宜采用膨润土。使用前应取样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新鲜泥浆应存放24h以上或填加分撒剂。使膨润土或粘土充分水化 后方可使用。泥浆的回收利用,可采用振动筛和沉淀池或其它方法进行泥土分离和净化处理后重复使用。废弃泥浆按有关规定

11、处理。 (9)钢筋笼宜整幅成型,也可分段、分幅制作。应采用保护层垫块、纵向钢筋桁架及主筋平面的斜向拉条等构造措施。钢筋笼在吊运和安装过程中不准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应及时且不得强行入槽。钢筋交叉点应采用焊接连接。 (10)接头工字钢应能承受混凝土的压力,能有效的阻止混凝土进入另一个槽段。槽段接缝处应在钢筋笼入槽前用工具进行清刷。槽段之间应采取防止渗漏水措施。 (11)钢筋笼吊放到设计位置时,应检测其水平位置和高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 (12)地下连续墙墙顶设计标高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标高处不得有浮渣。浇筑冠梁前应清除顶部残渣、浮土和积水并凿除

12、超高部分混凝土。 (13)地下连续墙应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墙身质量,检测槽段数不少于总槽段数的2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每个检测墙段的预埋超声波管数不应少于4个,且宜布置在墙身截面的四边中点处。(14)当根据声波透射法判定的墙身质量不合格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15)冠梁及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其它要求应符合国家其它规范的有关规定。2、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验收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要求:(1)地下连续墙工程所用的原材料的质量、墙体的强度和止水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挖槽的平面位置、长度、深度、宽度和垂直度、槽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地下连续墙的钢筋骨架和预埋管件的安装应基本无变形,预

13、埋件无松动和遗漏,标高、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地下连续墙的裸露墙面应表面密实、无渗漏。孔洞、露筋、蜂窝累计面积不超过单元槽段裸露面积的5%;(5)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永久结构允许偏差为1/300;临时结构允许偏差为1/50。(6)地下连续墙的允许偏差及检测及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表2-1的规定。表3-1 地下连续墙各部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验方法1导墙尺寸宽度W+40用钢尺量,W为导墙设计宽度墙面平整度5用2m卡尺、塞尺量导墙平面位置10用钢尺量2沉渣厚度永久结构100重锤测或沉积物测定仪器临时结构2003槽深100重锤测4混凝土坍落度180200坍落度测定仪

14、5钢筋笼尺寸长度50钢尺量,每片钢筋网检查上、中、下三处宽度20厚度0,10主筋间距10取任一断面,连续量取间距,取平均值作为一点,每片钢筋网上测四点分布筋间距20预埋件中心位置10抽查6地下墙表面平整度永久结构100此为均匀粘土层,松散及易坍土层由设计决定临时结构150插入式结构207永久结构的预埋件位置水平向10用钢尺量垂直向20水准仪3.1.3施工工序废渣外运泥浆制造沉淀池泥浆储存抓孔成槽筑导墙挖导沟余泥外运清底吊放钢筋笼放入导管浇水下砼机械准备砼运输砼拌和钢筋笼焊接钢筋笼制作砼浇筑机就位泥浆回收清刷接头图3-1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2.1.4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要点2-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部位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要点地下连续墙槽段划分(分幅)1.导墙检查 2.定位准确、导墙的稳定性 3. 分幅标记 4.设泥浆分隔泥浆制备1.选膨润土 2.配合比设计和搅拌 3.泥浆性能试验成 槽1.成槽机械就位 2.泥浆性能检测、液面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