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3323628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目录1第一章综述11.1黄玉川煤矿概述11.2黄玉川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11.3安全监控系统功能要求3第二章黄玉川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架构设计42.1KJ328安全监控系统42.2KJ32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62.3系统构成62.3.1主要技术参数72.3.2KJ328-J矿用信息传输接口82.3.3KJ328-F矿用站92.3.4KDW0.3/660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稳压电源102.3.5DXBC12/24型电池箱112.3.6KJ328-Z-14矿用信号转换器112.3.7KDG5/660隔爆兼本安型断电器122.3.8各传感器技术参数13第三章系统

2、安全可靠性设计173.1总体设计173.2防雷接地系统173.3系统设备选型可靠性设计173.4其他可靠性因素分析173.5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183.5.1先进性183.5.2实用性183.6现场设计、施工18第四章培训及技术服务224.1服务计划224.1.1保修224.1.2高素质的售后服务人员和严格的管理制度224.1.3售后服务策略234.1.4服务承诺244.2培训计划244.2.1培训目的244.2.2培训人员要求244.2.3培训内容254.2.4培训方式25第一章综述1.1黄玉川煤矿概述黄玉川井田位于准格尔煤田中西部。行政区划隶属于准格尔旗长滩乡和薛家湾镇管辖。井田为长方形,

3、东西长约8.9km,南北宽约6km,面积53.7294km2。黄玉川井田有可采煤层5层,分别为4、5、6上、6、9号煤,其中主采煤层为4#、6上、6#煤,全井田可采,5#、9#煤局部可采,井田范围的5层可采煤层地质资源量为1852.20M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1205.57Mt,是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年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性危险且煤层属易自燃煤层。矿区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温热而短暂,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5.37.6,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36.3,一般结冰期为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最大冻土深度1.33m,降雨最多集中于79月,占总降水

4、量的6070%,年总降水量为230.2544.1mm,年总蒸发量为1875.02657.4mm,是降水量的58倍,水质PH=7.5。矿井首采4号和6上煤层,其中4煤层呈简单的层状产于石炭系太原组,4煤井田煤厚1.605.85m,平均3.35m,含夹矸15层,一般为2层,全区可采。煤层总体上由东向西有增厚的趋势。首采区内煤层厚度在1.65.45m之间,平均3.22m,其中夹矸厚度02.55m之间,平均0.94m。因此含夹矸煤层厚度在1.66.45m之间,平均4.17m。本次设备用于4煤层的环境监测之用。因黄玉川矿煤层属易自燃煤层,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配备安全生产监测系统,这对煤矿安全生

5、产是非常必要的,对煤矿井下生产环境的预测预报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所选设备必须满足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和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要求。1.2黄玉川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从矿井的用途和实际出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和制造执行满足最新版国家标准(GB)和神华集团关于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标准,或高于下述标准的行业标准、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 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MT/T1008-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

6、件通用技术要求 MT/T1004-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1005-2006矿用分站 MT/T1006-2006矿用信号转换器 MT/T1007-2006矿用信息传输接口 AQ6203-2006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 AQ6204-2006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 AQ6205-2006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 AQ6206-2006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型电气设备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MT/T1032-

7、2007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GB121731990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煤矿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矿井防灭火规范 矿井通风及安全装备标准其他国家、行业有关现行标准。1.3安全监控系统功能要求 系统具备灵活的组态特性,采用数据库方式存储数据; 软件界面操作等需设计合理便于日常的操作与维护; 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报表输出功能,设定报表格式符合新标准要求,并可以将报表数据通过Excel软件

8、输出; 系统必须具备多种控制功能,方便根据实际的使用条件及要求,对控制功能进行设定; 系统通讯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适应井下复杂的工作环境,接线简单方便; 系统需具备函数处理功能,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组网功能,为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提供支持; 系统必须具备异地断电控制功能,当某地瓦斯超限时可控制其他地点的分站进行断电控制; 系统必须具备风电瓦斯闭锁、甲烷断电仪、故障闭锁等控制功能。 系统必须双机冗余备份,且应选用工控机,若其中一台工控机发生故障,另一台可继续运行; 本矿安全监控系统建立独立的传输系统; 负责接至联合建筑环网交换机(由集成商提供),传输协议采用OP

9、C协议,厂商负责配合集成商本系统的接入与调试。 并采用OPC、NetDDE、ODBC等标准软件接口,将信息上传至矿调度中心,作为企业的信息源,向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有关安全监控信息。在互联网(或局域网)中通过建立WEB服务器,可以用浏览网页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在客户端无须另加任何软件。第二章黄玉川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架构设计2.1KJ328安全监控系统数字化监控技术是信息产业和工业领域的一种先导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以及数字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和发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认为,通过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在煤矿安全领域引入这一技术,在集团公司、省市县等一定范围内联网,可以对区

10、域内所有煤矿瓦斯防治情况,包括井下瓦斯浓度、风机开停状态及设备送电断电情况等,实施集中监控、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针对突发情况及时采取调整作业方式、停止生产、撤离人员等措施。同时,通过监控系统,还可以对井下采掘工作面的位置进行跟踪,防止越界越层开采。在煤炭行业,KJ328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采用当今最新技术开发出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调度和管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KJ328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集当今世界电子、自动化、计算机、通信、软件之先进技术开发出的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产品,系统结构和组成完全符合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既能接入各种类型的模

11、拟量传感器:如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湿度、负压、烟雾、煤仓煤位、水仓水位、流量、电流、电压,又能接入各种类型的开关状态传感器:如风门风筒主扇局扇皮带运输机等设备的开停等工况传感器和对机电设备局部生产环节和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资料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生成统计报表和进行趋势分析等,以动态图形曲线表格等方式输出显示。KJ328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设计上尽可能采用当代先进技术,比如windows平台32位编程;使用功能强的新器件,比如用EEPROM存储分站参数用软硬件结合方式开发各种模拟量智能传感器,使传感器具有智能接口。KJ328软件功能随着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12、而不断增强完善和丰富,软件实用性和可靠性均经受住了用户长期使用的考验。KJ328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整个组成如下示意图:环网传输通讯线传输2.2KJ32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 符合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及相关行业标准。 系统通信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标准,干线和子网两级现场总线网络。子网上可挂接KJ328-Z信号转换器和总线型智能传感器。有效加强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超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总线物理层采用了智能线收发、平衡(双绞线)传输技术,具有超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单项指标大大高于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中抗干扰性能测试标准,

13、收发器采用了下列先进技术:1)窄带调制技术,多数据位相关算法、干扰抑制和畸变纠正的专利数字信号处理技术。2)双载波频率,自适应切换:当首选载频被噪声阻塞的时候,独特的双载波频率功能自动地选择第二载波频率传送。3) 采用了高效低消耗的前向纠错码(FEC)算法。这些技术使得收发器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接收器对脉冲干扰的衰减达到80dB(万分之一),对不同频段的音频噪声的衰减可以达到5070dB。采用基带传输的系统(包括RS485、CAN总线等)对干扰没有衰减。 收发器具有80dB的宽广的动态范围,通信距离最远可达到40Km以上。 系统通信速率高,为5400bps。 采用主/从兼多主通信方式,纯主/

14、从轮询通信方式的缺点,使报警信息能及时上传,上传时间小于1秒。并实现了不经主站的跨分站控制,跨分站控制时间小于1秒。 分站电源允许交流输入电压的波动范围大:额定值的-25%+20%。 本安电源输出各路间做到真正隔离,有效防止了输出电源间的短路后电源失爆。 分站后备电池容量大(24V12AH),供电时间达3小时以上。充电方式采用具有浮充的3段式充电,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 电池主充电电流大(1.5A),放电后充电速度快,以应付短期内再次停电。 井下设备电源波动适应能力强,为2520。2.3系统构成系统由监控中心站监控主机及下列矿用设备构成:KJ328-J矿用信息传输接口;KJ328-F矿用分站;K

15、DW0.3/660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稳压电源;DXBC12/24型电池箱;KJ328-Z矿用信号转换器;KDG5/660隔爆兼本安型断电器;各种传感器。中心站主机热备。信息传输由主干网和子网两级LonWorks现场总线构成,LonWorks主干网完成井下分站与井上中心站之间的信息传输,分站与传感器、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传输有模拟和数字传输两种方式。传统的模拟传输方式采用频率或电流信号制,数字传输即LonWorks子网。LonWorks总线型传感器直接接入子网,模拟信号制的传感器则通过信号转换器接入子网。2.3.1主要技术参数1)系统容量最大分站数:64;最大模拟量输入数:512;最大开关量输入数:1024;最大开关量输出数:1024。2)信息传输方式a)地面传输接口与井下分站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