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220918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B/T 2020征求意见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200-实施200-发布茶 饮 料Tea Beverages(征求意见稿)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 67.160.01X502GB/T 前 言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饮料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III茶 饮 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饮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签。本标准适用于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等为主要原料,可以加入水、糖、酸、

2、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经加工制成的饮料的生产、检验和销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9296 茶饮料卫生标准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3、检验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0792 碳酸饮料(汽水)GB/T 12143.1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 折光计法GB 13432 预包装特殊膳食食品标签通则GB/T 13738.1 第一套红碎茶GB/T 13738.2 第二套红碎茶GB/T 13738.4 第四套红碎茶GB/T 14456 绿茶GB/T 5009.139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16771 橙、柑

4、、桔汁及其饮料中果汁含量的测定GB 13432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NY659 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SN0169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茶饮料(茶汤)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或)甜味剂。3.2果汁茶饮料和果味茶饮料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果汁、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果味香精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3.3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乳或乳制品、

5、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奶味香精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3.4碳酸茶饮料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二氧化碳气、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香精等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3.5复(混)合茶饮料以茶叶和植(谷)物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干燥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茶与植(谷)物混合风味的液体饮料。3. 6其它调味茶饮料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除果汁和乳之外其它可食用的配料、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酸味剂、食用香精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3. 7茶浓缩液采用物理方法从茶叶水提取液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经加工制成,加水复原后具有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态制

6、品。4 产品分类4.1按原辅料分为: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茶浓缩液。4.2茶饮料(茶汤)分为:红茶饮料、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花茶饮料、其它茶饮料。4.3调味茶饮料分为: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其它调味茶饮料。5 技术要求5.1原辅材料5.1.1茶叶应符合GB2763,GB/T 13738.1,GB/T13738.2,GB/T13738.4,GB/T14456和NY659的规定。5.1.2不得使用茶多酚、咖啡因为原料调制茶饮料。5.2感官指标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允许有少量的茶成分导致的混浊或沉淀,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7、5.3理化指标5.3.1低糖茶饮料,产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应不大于4.5克/100mL;若茶饮料声称“无糖”,应按GB13432执行。5.3.2 低咖啡因茶饮料,产品中咖啡因的含量应不大于表1中规定的同类产品中咖啡因含量的50%。5.3.3 其余内容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 1项目指标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果汁果味奶奶味碳酸其它茶多酚(mg/kg)红茶300200200100150150绿茶500乌龙茶400花茶300其它茶300咖啡因(mg/kg)红茶403535202525绿茶60乌龙茶50花茶40其它茶40果汁含量(质量分数,%)5.0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0.5二氧化

8、碳气体含量(20容积倍数)1.5注:茶浓缩液按标签标注的稀释倍数稀释后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等含量应符合上述同类产品的规定;如果产品声称低咖啡因应按5.3.2执行。5.5 食品添加剂 应符合GB2760的规定5.6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GB 19296的规定。6 试验方法6.1 理化指标6.1.1茶多酚按本标准附录A的方法检测。6.2.2咖啡因按GB/T 5009.139规定的方法检验。6.2.3二氧化碳气容量按GB/T 10792规定的方法检验。6.2.4果汁含量橙汁含量按GB/T 16771规定的方法检验。6.2.5蛋白质含量按GB/T 5009.5规定的方法检验。6.2.6砷、铅、铜分别

9、按GB/T 5009.11,GB/T 5009.12,GB/T 5009.13规定的方法检验。6.2.7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致病菌按GB4789.21或SN0169规定的方法检验。6.2.8商业无菌按GB4789.26规定的方法检验。7检验规则7.1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时,应对感官特性、茶多酚、咖啡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项进行检验。7.2型式检验 本标准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或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检验:原料、工艺发生较大变化时;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平常记录有较大差别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或用户提出要求时。7.3判

10、定规则 除微生物指标外,检验项目如不符合本标准时,对不合格项目从该批次产品中加倍抽样复验。复验结果仍有一项不合格,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微生物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不得复检。8 标签和标志应符合GB7718和GB13432的规定。果汁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果汁含量;奶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蛋白质含量;茶浓缩液应在标签上标明稀释倍数;符合5.3.的茶饮料可声称“低糖”或“无糖”;符合5.3.2的茶饮料可声称“低咖啡因”。附录A (规范性附录)茶饮料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A.1 方法提要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含量。A.2 仪器和试剂A

11、.2.1 仪器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A.2.1.1 分析天平(感量0.001g)A.2.1.2 分光光度计A.2.2 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AR);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的三级水规格。A.2.2.1 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硫酸亚铁0.1g和酒石酸亚钠0.5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低温保存有效期10天)。A.2.2.2 PH7.5磷酸缓冲溶液A.2.2.2.1 23.87g/L磷酸氢二钠:称取磷酸二氢钠23.87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A.2.2.2.2 9.08g/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 9.08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取上述磷酸氢二钠(A2.2

12、.2.1)85ml和磷酸二氢钾溶液(A2.2.2.2)15ml混合均匀。A.3 分析步骤A.3.1 试液制备A.3.1.1 较透明的样液,如果味茶饮料。将样液充分摇匀后,备用。A.3.1.2 较浑浊的样液,如果汁茶饮料。称取充分混匀的样液2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95%乙醇15ml,充分摇匀,放置15min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备用。A.3.1.3 含碳酸气的样液量取充分混匀的样液100ml于250ml烧杯中,称取其总质量,然后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在微沸状态下加热10min,将二氧化碳气排除。冷却后,用水补足其原来的质量。摇匀后,备用。A.3.2 测定 精确移取上述

13、(A3.1)制备的试液1-5ml于25ml容量瓶中,加水4ml、酒石酸亚铁溶液(A2.2.1)5ml,充分摇匀,用PH7.5磷酸缓冲溶液(A2.2.2)定容至刻度。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其吸光度(A1)。同时移取等量的试液(A3.1)于25ml容量瓶中,加水4ml,用PH7.5磷酸缓冲溶液(A2.2.2)定容至刻度测定其吸光度(A2)。A.4 分析结果的表述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按式(A1)计算。X =1000(A1)(A1- A2)1.9572K L式中:X 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mg/L; A1试液显色后的吸光度; A2试液底色的吸光度;K 稀释倍数;L 测定时吸取试液的体积,ml;1.957 用10mm比色皿,当吸光度等于0.50时,1 ml茶汤中茶多酚的含量相当于1.957 mg。A.5 允许差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