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220466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9.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1)文章主题标签:x线影像报告CTMRI普通X线检查的重要性在改变,部分的检查项目与检查技术已由CT、MRI与DSA替代。尽管如此,我们仍认为普通X线检查与诊断仍是整个放射科影像诊断的基础,我们仍建议要对普通X线表现要作全面的描述与讨论。以下就普通X线常用各个系统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作一描述,供作参考。一、胸部X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

2、,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1、平片:(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3、(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5)膀胱充盈情况。(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3、逆行肾盂造影(RCP)(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4、膀胱造影(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

4、胱突出压迫情况。(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四、头颅、五官X线诊断报告1、头颅平片X线诊断报告(1)头颅大小与形态。(2)颅骨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况。(3)颅缝与囱门有无异常。(4)脑回压迹有无增多、增深。(5)颅板血管压迹有无异常。(6)蝶鞍大小、形态。骨质有无异常。(7)颅内有无生理或病理性钙化,其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如何。(8)头颅软组织情况。2、副鼻窦X线诊断报告(l)各组窦腔发育情况。(2)各窦腔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异常,黏膜有无增厚,有否液平。(3)鼻腔与眼眶情况。(4)如窦腔出现占位性病变应重点描述病理变化情况。3、乳突X线诊断报告(1)乳突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气房

5、大小及密度。(2)鼓窦入口与鼓窦区有无扩大或骨质破坏。(3)鼓室、天盖、乙状窦骨质情况。(4)内外耳道情况。(5)周围组织骨质结构情况。4、眼眶X线诊断报告(1)眶窝大小与形态。(2)眶壁骨质结构。(3)眶内软组织密度有何异常改变。(4)眶裂、视神经孔形态、大小及骨壁清况。(5)周围副鼻窦与颅内情况。5、下颌骨X线诊断报告(1)下颔骨骨质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2)牙槽有无病变情况。(3)软组织情况。五、骨与关节系统X线诊断报告1、骨与关节外伤X线诊断报告(1)骨折或关节脱位部位与名称。(2)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对位对线情况。(3)软组织有无积气、异物或肿胀情况。(4)

6、骨折断端或脱位关节有无骨质破坏,或其它骨质改变。2、关节病变X线诊断报告(1)关节病变发生部位:干骺端、骨干或关节。(2)骨与关节骨质结构有无异常: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3)关节间隙与软组织情况。3、四肢长骨病变X线诊断报告(1)病变发生部位及累及范围。(2)四肢长骨病变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3)软组织变化情况。(4)如果是肿瘤病变应描述肿瘤生长方式(膨胀性、压迫性或浸润性破坏)与病变与正常骨组织分界线情况。4、脊柱病变X线诊断报告(1)脊柱曲度变化情况。(2)病椎的部位,数目与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3)椎间隙改变情况。(4)软组织特别是椎旁软组织改变情况。六、急腹

7、症平片X线诊断报告1、立位片:胃肠腔有无扩张、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无游离气体。2、卧位片:(1) 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态及大小。(2) 腰大肌与腹膜内外脂肪层影。(3) 何段肠道积气扩张、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有无肿块或高密度结石影。(4) 脊柱、盆腔、骨骼有无异常。七、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1、食道造影诊断报告(1)胸部常规透视情况、胃泡大小、食道内有无食物滞留。(2)食道钡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3)食道壁柔软度、扩张度、粘膜情况。(4)经过贲门钡流情况,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5)胃底部钡剂充盈情况,膈胃间距离

8、如何。2、上胃肠造影诊断报告(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2)食道有无异常。(3)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粘膜等情况。(4)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5)胃双重对比相,胃小区显示情况有无异常。(6)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7)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小肠粘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异常。并要连续观察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3、结肠造影诊断报告(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2)导管插入顺利与否。(3)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形、外形、移动度、肠壁柔软性、排钡后结肠收缩功能、粘膜皱壁情况。(4)气钡双重相:粘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转胸部医学影像征象集萃(来源

9、于网络图书)2013-1-19 16:48阅读(1)转载自轩y 赞 评论 转载(63) 分享(6) 复制地址 编辑上一篇|下一篇:看胸片的秘诀1、串珠样间隔征 胸部高分辨扫描图像上,在肺野周边部或外1/3的肺内小叶间隔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增厚。这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不规则膨胀性生长以及继发的血管周围和间质水肿及纤维化。串珠样间隔征的形成,主要是转移瘤细胞或瘤栓经血型或淋巴播散以及逆行性淋巴管转移在肺周边部的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致使转移灶远测血管或淋巴管扩张;转移灶阻塞引起肺间质水肿;病灶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周围不规则生长;长期间质水肿继发纤维增生;周边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肿瘤生长并填充

10、其间。该征主要见于肺转移瘤,其次也见于肺结节病和先天性肺小叶周围纤维化。2、多结节聚合征胸部高分辨CT扫描时,这种表现有三种表现:花瓣状、桑椹样和葫芦状。花瓣状病灶一般直径在2公分以内,纵隔窗下可见由35个15mm的小结节聚合而成,每个小结节之间有低密度分隔,形如花瓣;桑葚样病灶大于2公分,由10个左右的小结节聚合而成;葫芦状结构呈多个椭圆形堆彻排列,胸膜侧的结节最大,直径可达35公分,其内密度较低,近肺门侧直径较小,直径约1.5公分,形如葫芦状。花瓣状聚合被认为是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表现;桑葚样多结节聚合征可能是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肺癌各部生长不一,肿瘤生长遇到阻力;葫芦样结节被认为是肿瘤组织以连

11、续浸润方式进行扩散,由于肿瘤不断增大,从原发肿瘤脱落下来的流组织经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等侵入并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且继续生长(肿瘤成团的充满肺泡腔,并沿肺泡空向周围继续生长,膨胀性扩大)或肿瘤沿肺泡壁伏壁生长,都可以形成此征。3、反晕征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CT肺窗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2mm。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起初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有特异性,但随后发现该征象也见于类球孢子菌病的描述中。和晕征相似,当该征象见于多种疾病

12、后,可能失去其特异性。4、方形征病变临近胸膜或叶间胸膜时,两侧缘可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致病变呈方形。肺部炎症时,炎性渗出物沿肺泡孔向上下、左右、前后均匀扩散,形成各经线均匀相近的炎性病灶,但是当炎性渗出物扩散受胸膜或小叶间隔阻挡时,病变扩散受阻。方形征是球形肺炎的特征性表现,其CT表现有:(1)病灶多位于肺野背侧,靠近胸膜;(2)病灶多呈方形、楔形、三角形、圆形等表现,病灶临近胸膜侧常表现为典型的方形;(3)病变中央密度高,周边密度较淡,表现为“晕征”;(4)病变边缘可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但较模糊;(5)周围胸膜或叶间胸膜反映明显,广泛增厚,位于胸膜面下的病变接触面宽,呈广基相连,部分病例于

13、病灶与胸壁之间可见一低密度线影。(6)病变周围血管纹增粗、增多、扭曲,但无僵直和受牵拉;(7)少数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8)抗炎治疗后病变明显缩小。5、CT血管影征(血管包埋征肺静脉包被征) 该征象常用来描述大叶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腺癌),是肿瘤沿肺泡壁生长侵润尚未完全破坏肺泡间隔,肺泡壁增厚或邻近肺泡内有分泌物,部分肺泡内仍含气,形成肺炎型改变,增强时可见在病变中穿行的血流强化,称CT血管造影征,多见于肺泡癌。当肺血管进入结节或终止结节时,血管常狭窄。堵塞。截断等。文献认为其中以肺静脉包被(肺静脉包被征)意义最大,提示肺癌机会增加。CT血管影征最初被认为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异性征象(特异性

14、92.3%);而最近这一观点受到怀疑,这可能与缺少明确标准有关(有人提出CT血管影征标准:血管影长3cm,实变密度低于胸壁肌肉(74HU)。细支气管肺泡癌平均27.6HU,而其它病变73.5HU);CT血管影征见于良性和恶性肺疾病,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肺炎、肺水肿、中心性肺癌导致的阻塞性肺炎、淋巴瘤及消化道肿瘤肺转移;但在其它病变中实变密度多接近胸壁肌肉。6、分叶征 众所周知,这是周围性肺癌的一个比较特异的征象,结节边缘凹凸不平的分叶状轮廓,是该征的主要表现。分叶征有深分叶、中分叶及浅分叶之分,以弦弧距和弦长之比来衡量:比值0.4为深分叶;浅分叶0.2;比值=为中分叶。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界定

15、肿瘤的良恶性质,一般深分叶多是恶性肿瘤,对于肿块达35公分的肿瘤,分叶多较大、较明显,因而恶性度也很高;而分叶较大且浅者,多见于良性肿瘤或其他量性肿块。分叶形成的机制有下属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肿瘤生长的速度;而是肿瘤受周围组织或器官的阻挡和限制(在肺癌的大体标本切面上,常可见到小叶间隔的纤维增生,形成对肿瘤组织生长有限制作用);三是肿瘤突破小叶间隔向外扩展并和邻近的相互合并进而形成较大的分叶。7、蜂窝征:在纵隔窗下观察可见由多个小泡集成蜂窝状,其大小比较一致,以浅淡实变为主,此征仅见于肺泡癌。病理上为癌细胞沿肺泡壁生长,肺结构无破坏,未封闭肺泡腔,由于腔内遗留粘液加之以细支气管被肿瘤浸润形成的活瓣样阻塞导致管腔不同程度的扩张。8、供血血管征:供血血管征不同于血管造影中的肿瘤血管,该征象主要指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