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220119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54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网(http:/)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2020bbm_-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某某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某某市环境保护局评价单位:某某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某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6年5月精品资料网(http:/)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1 总则1.1 前言为了实现对医疗废物的有效管理,我国实施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各省在该条例的指导下,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对医疗废物应实行全过程管理,包括收集、贮存、运输、预处理和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

2、例规定“尚无集中处置设施或者处理能力不足的城市,地级市1年内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县级市应当在2年内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根据某某市统计年鉴,2004年某某市全市共有医疗机构1430个(其中门诊、卫生室诊所共1131个,乡镇卫生院163个),实有病床总数7929张。根据某某市卫生局的统计数据,2004年某某市市区和各县(县级市)城区医疗废物年产生量为3387.5吨。某某市市区和各县(县级市)均建有小型医疗废物焚烧处理站,医疗废物年处置量为3299.1吨,处置率达到97.39%,但处理效果未能达到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医疗废物的收集仅限于某某市区和各县(县

3、级市)城区的医院,尚未覆盖乡镇的医疗机构。总的说来某某市医疗废物的处理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全市尚未建立医疗废物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缺乏对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存在医疗废物流失社会、污染环境的安全隐患;二是全市现有的医疗废物处置还没有实现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运营。各区(县)医疗废物处置各自为政,没有做到资源共享。仍然有部分医疗废物未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置,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三是全市现有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处置标准不高,对燃烧排放的烟气没有进行达标处理,也没有进行定期的空气质量监测,不符合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有关要求;四是现有的处置设备或因日趋老化,故障发生率较高,

4、或因规模较小,处置能力有限,致使医疗废物处置成本增加,实际处置量减少;五是全市尚未建立医疗废物专业收运网络。因此,建设一座高水平的、规范的综合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在逐渐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优良的环境质量已成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城市环境也成为当今现代化城市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迅速实现医疗废物管理及无害化、减量化处置,彻底消除医疗废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隐患,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促进某某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目前有部分地市已经建设或正

5、在筹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并已积累了一定的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在这一形势下,某某市完全有能力按国际标准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基地。综上所述,建设某某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已刻不容缓。项目建成后,可以基本解决梅江区、梅县、大埔县、蕉岭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和兴宁市医疗卫生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改善当地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入使用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

6、规定,某某市环保局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某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某某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在接受委托后,组织课题组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踏勘,在初步调查环境现状及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先行编制本项目的环评大纲,提出拟开展的环评工作主要内容。1.2 评价依据与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年12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正);(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正);(4) 中华人民

7、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正);(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10月15日);(12) 环办200411号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8、处置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1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年);(14)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15)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16)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17)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18)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年);(19)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458号);(20)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21)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22) 医疗废物集中

9、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23)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发2003188号);(24) 环境保护图形标识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25)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19218-2003);(26)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27) 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228-2005)(28)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1月1日);(29)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30) 关于颁布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的通知(粤环200406号)

10、;(31) 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1999年);(32) 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33)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修订);(34) 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2001年3月);(35)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1999年);(36) 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37)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38)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3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4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11、(4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42)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4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44) 某某市特种废物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12月);(45) 梅市发改社200512号关于建设某某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站的通知。1.3 评价标准1.3.1 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执行二级标准;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4)

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执行2类标准;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3-1996)7)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0)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11)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093-1997);1.3.2 排放标准(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执行二级标准;(2)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

13、1)执行二级标准(第二时段);(3)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4)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5)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6) 医疗废弃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GB/T18773-2002);(7)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8)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9)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1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一级标准;(11)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

14、标准(第二时段);(1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I类标准;(1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以上标准中,分时段者,均执行第二时段标准;有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并存的,执行较严的标准。1.4 评价目的通过对拟选址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该建设项目拟建址及其周围环境质量现状;结合该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情况,分析、预测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对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建成投入使用后及服务期满后产生的污染有针对性地提出避免污染或减小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对策,使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的保护。最后,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本项

15、目拟选址及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作出结论。1.5 评价区域所属环境功能区及执行标准(1)环境空气功能区及执行标准根据某某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划分,本项目地处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排放标准选择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1.5-1 本项目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SO21小时0.5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