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整理.ppt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321690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整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整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整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整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整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整理.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第1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什么是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 到目前为止 学术界和工程界对此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一般而言 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主要特点为通信距离短 覆盖距离一般为10 200m 另外 无线发射器的发射功率较低 发射功率一般小于100mW 工作频率多为免付费 免申请的全球通用的工业 科学 医学 Industrial ScientificandMedical ISM 频段 常用的ISM频段有27MHz 315MHz 433MHz 868MHz 欧洲 902 928MHz 美国 和2 4GHz 目前 在我国使用最多的还是27MHz 315MHz 433MHz和2 4GHz 1

2、 1短距离无线网络概述 第1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范围很广 在一般意义上 它是指集信息采集 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信息系统 并且其传输距离限制在一个较短的范围内 通常是几米以内 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进行实时感知 采集和监测各类感兴趣的研究和应用信息 低成本 低功耗和对等通信 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三个重要特征和优势 首先 低成本是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客观要求 因为各种通信终端的产销量都很大 要提高终端间的直通能力 没有足够低的成本是很难推广的 其次 低功耗是相对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而言的一个特点 这与其通信距离短的特点密切相关 由于传播距离近 遇到障碍物的

3、概率也小 发射功率普遍很低 通常在1mW量级 最后 对等通信是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重要特征 有别于基于网络基础设施的无线通信技术 终端之间对等通信 不需要网络设备进行中转 故空中接口设计和高层协议都相对较简单 无线资源管理通常采用竞争的方式 如载波侦听 第1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 1 2常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介绍 几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融合构建一个全空间的无线网络 第1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红外线数据协会 InfraredDataAssociation IrDA 是致力于建立红外线无线连接的非营利组织 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 通信距离一般在0到1m之间 传输速度最快可达到1

4、6Mbps 通信介质为波长900nm左右的近红外线 其传输具有小角度 短距离 直线数据传输 保密性强及传输速率较高等特点 适于传输大容量的文件和多媒体数据 并且无需申请频率的实用权 成本低廉 IrDA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厂商采用 目前主流的软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 1 IrDA技术 IrDA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 2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 中间不能被其他物体阻隔 而且只适合2台设备之间的连接 IrDA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解决视距传输问题及提高数据传输率 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 273 15 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2 蓝牙技术 英文 Bluetooth代表一种短距离无

5、线通信技术 蓝牙是一个开放性的无线通信标准 设计者的初衷是用隐形的连接线代替线缆 其目标和宗旨是 保持联系 不靠电缆 拒绝插头 并以此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 蓝牙 Bluetooth 一词是一位丹麦国王的名字 因为国王喜欢吃蓝莓 牙龈每天都是蓝色的所以叫蓝牙在10世纪他将当时的瑞典 芬兰与丹麦统一起来 用 蓝牙 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 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 通过这种技术 可以将电子装置彼此通过无线连接起来 省去了传统的电线 发展历程 1 1994年 蓝牙的创始人是瑞典爱立信公司 成立了一个专项科研小组 对移动电话及其附件的低能耗 低费用无线连接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2

6、 1998年5月 爱立信 诺基亚 东芝 IBM和Intel公司等五家著名厂商组建一个特殊兴趣小组SIG SpecialInterestGroup 在联合开展短程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活动时提出了蓝牙技术 其宗旨是提供一种短距离 低成本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 3 1999年11月 比尔 盖茨专程到拉斯维加斯一间只有11名员工的小公司访问 只因这家公司已研制成功一种含蓝牙技术的胸卡 随后 微软便宣布加入SIG 同年摩托摩拉也加入 4 2006年10月 联想加入联盟 蓝牙技术的特点1 成本低蓝牙的最终目标是集成于单价为5美元的CMOS芯片 目前 蓝牙芯片价格降不下来 既有经济原因 也有技术原因 2 功耗低

7、 体积小3 近距离通信蓝牙技术通信距离为10m 如果需要的话 还可以选用放大器使其扩展到100m 4 安全性同其它无线信号一样 蓝牙信号很容易被截取 因此蓝牙协议提供了认证和加密功能 以保证链路级的安全 蓝牙系统认证与加密服务由物理层提供 采用流密码加密技术 适合于硬件实现 密钥由高层软件管理 如果用户有更高级别的保密要求 可以使用更高级 更有效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安全机制 蓝牙系统组成 蓝牙系统一般由天线单元 链路控制 固件 单元 链路管理 软件 单元和蓝牙软件 协议栈 单元四个功能单元组成 1 天线单元体积十分小巧 重量轻空中接口遵循FCC有关电平为0dB的ISM频段的标准 2 链路控制 固件

8、 单元在目前蓝牙产品中 人们使用了3个IC分别作为连接控制器 基带处理器以及射频传输 接收器 此外还使用了3 5个单独调谐元件 3 链路管理 软件 单元链路管理 LM 软件模块携带了链路的数据设置 鉴权 链路硬件配置和其它一些协议 4 软件 协议栈 单元蓝牙的软件 协议栈 单元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 不与任何操作系统捆绑 它必须符合已经制定好的蓝牙规范 蓝牙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在于 Bluetooth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 4GHzISM频段 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 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 在一次连接中 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不断地从一个信道 跳 到另一个信道 在有效范围内可越过障碍物进行连接 没有特别

9、的通信视角和方向要求 组网简单方便 低功耗 通信安全性好 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 一台蓝牙设备可同时与其他7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 支持语音传输 蓝牙的典型应用有 语音 数据接入是指将一台计算机通过安全的无线链路连接到通信设备上 完成与广域网的联接 外围设备互连是指将各种设备通过蓝牙链路连接到主机上 个人局域网 PAN 主要用于个人网络与信息的共享与交换 音频蓝牙发送 蓝牙耳机 3 WiFi无线通信技术 全称WirelessFidelity 又称802 11b标准WiFi是由AP 无线访问节点 与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 Wi Fi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 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 MAC

10、层 和物理层 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 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 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 s 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 adhoc 的方式进行 也可以在基站 BaseStation BS 或者访问点 AccessPoint AP 的协调下进行 802 11的三个标准网络协议介绍 WiFi与蓝牙不同之处在于 蓝牙是用来让设备之间可以短距离彼此通信 而且通信的速度相对较慢 然而 WiFi主要是用来让电脑 包含PDA 与网络相连 而且通信距离达数百公尺 通信的速度也很快 有54Mbps以上 其一 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 基于蓝牙技术的电波覆盖范围非常小 半

11、径大约只有50英尺左右约合15米 而WiFi的半径则可达100米 其二 虽然由WiFi技术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 但传输速度非常快 其三 厂商进入该领域的门槛比较低 厂商只要在机场 车站 咖啡店 图书馆等人员较密集的地方设置 热点 并通过高速线路将因特网接入上述场所 其四 无须布线 其五 健康安全 发射功率不可超过100毫瓦 小于手机的发射功率 优点 WiFi无线通信技术 应用 条形码简称条码 是由一组黑 条 白 空 相间的 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 隐含着数字信息 字母信息 标志信息 符号信息 主要用以表示商品的名称 产地 价格 种类等 是全世界能用的商代码的表示方法 4 条形码 条形码的

12、构成 二维码的分类 1 线性堆叠式二维码 以成串的数据行显示 2 矩阵式二维码 二维空间的形态编码 二维码的特点 1 高密度编码 信息容量大 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 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2 编码范围广 二维码可以把图片 声音 文字 签字 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 并用条码表示 3 容错能力强 具有纠错功能 二维码因穿孔 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 甚至损坏面积达50 时 仍可以正确得到识读 4 译码可靠性高 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 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5 可引入加密措施 保密性 防伪性好 6 成本低 易制作 持

13、久耐用 7 条码符号形状 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8 二维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摄像设备识读 十分方便 一维码与二维码的区别 二维条形码1 可直接显示英文 中文 数字 符号图型 声音等 2 贮存数据量大 可存放1K字符 可用扫描仪直接读取内容 无需另接数据库 3 保密性高 可加密 4 安全级别最高时 损污50 仍可读取完整信息 一维条形码特点 1 可直接显示内容为英文 数字 简单符号 2 贮存数据不多 主要依靠计算机中的关联数据库 3 保密性能不高 4 损污后可读性差 RFID技术 RFID是射频识别 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的英文缩写 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

14、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实现物体识别 RFID发展历程 1 二战时 美军用于战争识别自家与盟军的飞机 2 1940 1950年 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 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3 1950 1960年 探索阶段 处于实验室研究4 1960 1980年 开始一些实际的应用尝试 5 1980 1990年 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6 1990至今 RFID 阅读器 标签 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 交变磁场或电磁场 实现的无需接触信息传递 已达到识别目标的技术 标签 有源标签 无源标签 半无源标签 标签 只读型 读写型

15、一次可写型 RFID 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RFID 应答器 射频卡或标签 射频卡 RFID 阅读器 读写器或基站 电感耦合方式RFID的工作原理 RIFD工作方式 电感耦合 阅读器 应答器 电感耦合方式的电路结构 信息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产生的磁场后 读写器发出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 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 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 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 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IFD工作方式 负载调制 负载调制的原理示意图 1 阅读器为有源工作 应答器无源工作

16、2 L1 C1 L2 C2均工作在射频源VS的谐振频率 3 应答器L2的磁场变化产生电压整流后供应答器使用 4 应答器向阅读器的数据传输采用内部的二进制数据编码信号控制开关S 使得负载电阻R2被接通或者断开 通过耦合使L1产生变化的电压 经调制 解码即可 5 阅读器向应答器的数据传输 是通过数字调制的方式实现的 多采用ASK 幅频监控 的方式 RFID的应用第二代身份证 不停车收费系统 火车车号识别 集装箱识别 5 UWB 超宽带技术 UWB ultrawideband 是超宽带无线技术的缩写 始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脉冲通信技术 主要用于军用雷达 定位和通信系统中 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 实质是以占空比很低的冲击脉冲进行直接调制的 UWB主要特点 1 抗干扰性能强 2 带宽极宽 3 消耗电能小 4 保密性好 5 发送功率非常小 UWB发展历程 UWB的应用 由于UWB技术已经可以提供相当于计算机总线的传输速率 这样个人终端就可以从互联网或局域网上即时下载大量的数据 因此将大部分数据存放在网络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中 而不是保存在个人终端中 携带具有UWB功能的小巧终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