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20876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经两千余年,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多姿多样的面貌。巴蜀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蕴深厚。直到西汉文翁入蜀兴学,巴蜀文学才逐渐发展起来。令人诧异的是,巴蜀

2、文学刚刚起步时,就出现了以蜀中四贤为杰出代表的作家,掀起了文学高潮,中间没有酝酿期,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晋代左思蜀都赋称赞道:“蔚若相如,皦若君平。王褒韡晔而秀发,杨雄含章而挺生。”汉代巴蜀文学的代表是汉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王褒的洞箫赋,扬雄的甘泉赋,其文风影响后世的辞赋创作,代表了汉帝国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魏晋有南北之分,南朝诗歌创作兴盛,而蜀中却无一知名作家,仅少数旅蜀诗人如张载、左思有些描写蜀中山水与风物的诗歌。到了唐代,巴蜀文学重新又焕发出光彩,迎来了又一个文学高峰,唐代两个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前者生长在蜀,至二十四岁始离开四川;后者旅居巴蜀达九年,其绝大部分诗歌创作于四川,尤其是律

3、诗名篇。其他如李颀、张素卿、仲子陵、薛涛等,都以诗歌擅名。五代时期四川为地方势力割据,但文学创作呈现出兴盛局面,尤其是后蜀时期,西蜀成为词创作的中心。花间集的18位词人除皇甫松、和凝与蜀无涉外,其余皆活跃于五代十国的后蜀,花间词派影响后世词曲创作。宋代是继唐代之后巴蜀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高峰。宋代对文官的优待以及崇文轻武政策,加上五代末期大批文人入蜀,使四川人才济济,导致宋代巴蜀文学繁荣昌盛。苏舜钦、三苏、张孝祥等,都是宋代文坛上的名流。从元代到清代,四川遭受多次战争创伤,人口急剧减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遭到重创难以复原。加上明清时期经济与文化中心向江浙转移,经济的衰退导致文教的式微,元明清时期

4、巴蜀文坛难以如唐宋时期辉煌,但也出现了元代虞集、明代杨慎、清代彭端淑等著名作家,成为巴蜀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抹余晖。巴蜀文学的发展分为三盛二衰几个阶段。据文献统计,汉代巴蜀作家约有40位,唐代约有80位,宋代约有400位,且这些作家中名家不乏其人,在当时的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魏晋和元代,巴蜀文坛显得略微沉寂,几乎没有知名作家。出现巴蜀文坛盛衰周期的原因有多种。汉、唐,宋三朝是中国封建时代发展的晶盛期,也是巴蜀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此时巴蜀文学的发展与全国同步,谱写了辉煌的乐章。(摘编自王永波从时空维度看巴蜀文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巴蜀文学历史悠久,自西汉发展

5、起来,未经历酝酿期,即掀起奇迹般的文学高潮。B. 宋代巴蜀文学繁荣昌盛,是由于该时期对文官的优待以及所施行的崇文轻武政策。C. 南朝时蜀中无知名作家,元代时巴蜀文坛显得有些沉寂,几乎也没有知名作家。D. 汉代、唐代、宋代的巴蜀作家呈现递增趋势,且不少名家在当时的文坛举足轻重。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二段引用晋代左思的蜀都赋称赞了西汉时巴蜀文学的代表作家蜀中四贤。B. 第三段列举了李白、杜甫、李颀、张素卿等诗人,展现了唐代巴蜀文学的兴盛。C. 第五段总结了巴蜀文学三盛二衰的发展阶段,并分别阐释了兴盛与沉寂的原因。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述了巴蜀地区文学的发

6、展演变过程,思路清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生长于蜀,二十四岁方离开,其绝大部分诗歌尤其是律诗名篇,创作于四川。B. 五代时期蜀地文学创作兴盛,花间词派影响后世,他们都活跃在五代十国的后蜀。C. 从元代到清代,四川遭受多次战争创伤,人口骤减,是巴蜀文化走向式微的原因。D. 汉、唐、宋三朝是巴蜀文学创作的三个高峰期,此时巴蜀文学的发展和全国同步。【答案】1. B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B项,原因概括不全,巴蜀文学繁荣兴盛的

7、原因还有“五代末期大批文人入蜀,使四川人才济济”。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C项,无中生有,第五段只分析了汉、唐、宋兴盛的原因,没有分析魏晋和元代沉寂的原因。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

8、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张冠李戴,是杜甫绝大部分诗歌尤其是律诗名篇创作于四川。B项,说法绝对,原文是“花间集18位词人除皇甫松、和凝与蜀无涉外,其余皆活跃于五代十国的后蜀”。C项,以偏概全,元代到清代巴蜀文化走向式微的原因还有经济与文化中心向江浙转移,经济的衰退。故选D。【点睛】选择题做题技巧:1.圈划选项信息源。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2.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比较点多为:(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2)表意范围是

9、否发生扩大或缩小。(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4)是否绝对。(5)是否无中生有。3.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我们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构建教育资助体系。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基础上,精准发力,构建了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高职全覆盖的教育扶贫政策资助体系。一些特困县市对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生活朴助,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的

10、目标,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破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让农村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此,一些特困山区先后出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措施,引导城市教育资源有序有效向贫困农村流动,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体系。坚持把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按照“政府支持、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跟踪服务”的思路,在大力扶持中高职学校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培训实训基地,免费就业培训,努力使每个贫困劳动力有业可就,稳定脱贫,持续发展。(摘编自把教育扶贫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21日)材料二:“农村地区的贫

11、困与教育发展的滞后密不可分。要卓有成效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要重点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教育的帮扶力度。”李光宇代表认为,虽然城乡“硬件”差距已经大幅缩小,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目前各个省份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边远地区的小学与城市小学在“软实力”上仍存在明显差距,是当前扶贫工作亟待突破的重点、难点。“贫困地区小学师资力量普遍不足,缺乏培训和学习,业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育方法相对单一。怎样把贫困地区小学的教师培养起来,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另外,贫困地区小学师生信息闭塞,缺乏外出开拓眼界、学习交流的机会,缺乏阅读的习惯和条件。但

12、是如果城市小学行动起来,开展一对一的精准帮扶,很快就能见到成效,教会一个老师,就为一群贫困学生点燃了火种,照亮了前途;帮扶一个学校,就从长远上改变了一个村子的命运。”李光宇代表说。(摘编自“教育精准扶贫”重在“软实力”,“央广网”2019年3月7日)材料三: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扶贫,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从源头上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今年7月,中国移动的教育扶贫项目组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签署了互联网精准扶贫战略协议,深入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信息化方式解决教育领域的信息对称难、动态管控难、供需匹配难的问题,努力实现扶贫信息的

13、精准推送、扶贫数据的准入真出、扶贫资源的开放聚合,据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透露,集团将继续发挥用户规模、网络覆盖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电商扶贫和中国社会扶贫网为抓手,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快完善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步伐,让贫困村、贫困户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互联网服务,有效动员社会力量精准帮扶贫困人口,凝聚社会合力,助力脱贫攻坚。同时,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梳理完善教育扶贫试点项目后期的建设、维护,保质保量建设好这条教育信息化高速公路,让校园更智慧,使教育更智能,(摘编自精准扶贫重要方向:教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小康2018年11月下旬刊)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家

14、在大力扶持中高职学校发展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贫困劳动力免费就业培训,建立培训实训基地,努力让每个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B. 要解决贫困地区小学的师资问题,就要给老师们多创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逐渐改变他们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C. 中国移动结合自身优势精准扶贫,瞄准教育信息化扶贫方向,加快完善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步伐,帮助城乡中小学弥合教育信息化鸿沟。D. 人口多、底子薄、教育发展滞后是当前扶贫工作亟待突破的重点、难点,所以要完成扶贫工作,就必须因地制宜地从教育上精准扶贫。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要阻断特困地区的贫困代际传递,需要构建教育资助、城

15、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等扶贫体系,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B. 当前城乡基础教育“硬件”差距缩小,“软实力”差距明显,只要让城市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就能使贫困村改变命运,摆脱贫困。C. 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政府深人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为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作出了努力。D. 三则材料中,均凸显出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国对农村贫困地区施行教育精准扶贫。6. 从三则材料来看,我国在教育扶贫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答案】4. D 5. B 6. 构建教育资助、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等扶贫体系。加强帮扶力度,对贫困地区小学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提升软实力。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深入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D项,曲解文义。“人口多、底子薄”不是当前扶贫工作亟待突破的重点、难点。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