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20613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四大工业区的位置、工业中心、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等。 2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发展形势分布特点及主要区域、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布特点。【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四大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学习过程】图式自构在右图中填写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并与其性质特征用线连接起来:A 沪宁杭地区 1 著名的重工业基地B 辽中南地区 2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 京津唐地区 3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 珠江三角洲 4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图式共建板书 三、合理分布工业引导分析 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例,分

2、析它形成的原因。分组活动 学生分别讨论其他三个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和纠正。共同归纳 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教师介绍 有关乡镇工业的发展情况。板书 四、高新技术产业学生活动 电脑出示一组高新技术产品,让学生讨论这些产品在生产要求上与一般产品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教师总结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学生讨论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1、 科技人员比例高。2、 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 产品更新换代快。板书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析资料 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发展迅猛,具有竞争

3、优势的产业正在形成。读图分析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归纳小结 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1、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型高新技术产业。2、 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3、 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学生交流 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图式运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产品更新换代快 B大批量生产、销售C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D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2我国最早建立最重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4、是 ( ) A北京中关村 B广州开发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深圳开发区3北京中关村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充足 D位置优越4与辽中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所欠缺的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对外贸易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 D矿产资源丰富5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 A临近港澳地区 B我国著名的侨乡C丰富的煤铁资源 D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消费市场二、综合题1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连云港渤津天A沈阳北京唐山 海盐石油铁矿煤炭黄海海B 教 师评 价(1) A是_工业基地。(2)读图,说出沈阳工业部门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机械工业 B食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3)关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多,水利资源丰富 B河运便利C煤、铁、石油等矿产丰富 D天然良港多,海盐产量大(4) B是_工业基地,_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工程是_。(5)下列问题,在A工业区和B工业区发展过程中并不存在的是 ( ) A劳力短缺B污染严重 C淡水不足D技术落后【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