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概述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20606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编》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编》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编》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编》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概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业投资基金相关财务问题 汇报人 时间 目录 一 创业投资基金自身财务问题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税务筹划二 被投资企业的有关财务问题 会计核算 会计主体 1 创投基金可以采取自我管理型和委托管理型两种管理模式 自我管理型优点 1 结构简单 易被投资人接受 2 管理费与业绩报酬可做成本列支 不足 1 易受董事会干预 2 管理费与业绩报酬较难量化 尤其当受托其它创投基金时 委托管理型优点 1 人事上不受基金公司董事会干预 2 管理费与业绩报酬易量化 不足 1 无法在人事上直接约束管理团队 2 不易被投资人接受 管理费须缴税 由于委托管理型管理模式责权利明晰 符合创投行业专家管理的特点 因此 除少数尚未建

2、立足够业绩的基金管理团队采取自我管理型外 委托管理已成为业内通行的模式 会计核算 会计主体 2 在委托管理模式下 创投基金和管理人是两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需要正确区分基金的费用和管理人的费用 创投基金的费用包括 基金开办费 银行托管费 管理费 基金的各项税费 基金的报表及报告费等 管理人的费用包括 管理团队的薪酬福利费 办公场所租金 日常办公费用等 投资过程中发生的中介费用 聘用法律 财务等专业服务费用可根据委托管理协议约定费用承担方 会计核算 收益核算 1 创业投资基金的IRR计算预测项目IRR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核算项目IRR是基金管理团队内部考核的基础正确核算基金动态IRR是投资收益分配的

3、基础2 利用EXCEL计算项目的预测IRR指数公式 例如2005年投资蜗牛电子1200万元 假设2011年蜗牛上市退出 退出时的总价格为2亿元 则该项目的预期IRR为多少 IRR函数 例如创达特项目2007年投资了800万 2008年投资了300万 假设2013年上市退出 退出总价格为2亿元 则该项目预期IRR为多少 3 利用EXCEL计算项目IRRXIRR函数 计算云海金属项目的IRR 4 基金IRR的计算XIRR函数 资金管理 资金安全 1 为保证创业投资基金资金安全 基金通常都采取银行托管为保证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确保基金财产的安全 基金投资人通常会将基金托管给一家银行 通过基金管理人

4、和基金托管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和核查 降低委托 代理风险 基金托管人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的约定 对基金投资对象 投资范围 投融资比例 投资禁止行为等进行监督 对基金的每笔资金支出进行审核 基金管理人应对基金托管人履行账户开设 净值复核 清算交收等托管职责情况等进行核查 创业投资企业通常不允许循环投资 创投基金通常开设 资本账户 和 资本回收账户 创投基金投资人出资金额应进入 资本帐户 项目投资收回资金投应进入 资本回收帐户 资金管理 资金使用效率 2 资金使用效率一只基金通常有3年左右的投资期和4 7年左右的回收期 在此期间 资金的流动并非均匀的 一次性出资 一次性分配 的方式会导致大量资金闲

5、置在账户内 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基金投资人对基金管理人通常都有门槛收益率的要求 只有基金IRR没有超过门槛收益率时 基金管理人才能获得业绩报酬因此 基金通常采取 承诺出资 随时分配 的方式管理现金 资金管理 资金使用效率 2 资金使用效率 续 以一个基金3年投资期 4年回收期为例 如下的现金流两种管理方式所导致的基金IRR差异超过了一倍 资金管理 资金使用效率 3 基金分配顺序 一次性出资 一次性分配 能够准确地计算基金IRR 基金尚未结束时 基金IRR无法准确计算 因此 承诺出资 随时分配 需要设计合理的分配顺序 动态计算基金IRR是基金 随时分配 的基础 随时分配 模式下 资本回

6、收账户 的资金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资本回收账户 投资人本金 投资人门槛收益 补管理人等同20 收益 管理人 投资人二八分配 税务筹划 组织形式对基金投资人税负影响 1 相关法规规定2008年12月23日 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 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规定 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 缴纳个人所得税 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缴纳企业所得税 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 先分后税 的原则 具体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按照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财税 2000 91号 及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

7、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 2008 65号 的有关规定执行 假设公司的企业所得税为25 不考虑税收优惠 最终投资者从公司的分红按资本利得征收20 的个人所得税 自然人投资者从合伙企业取得的收益按照5 35 的累进税率计算 各种情况下的最终投资人的税负情况计算如下 税务筹划 组织形式对基金投资人税负影响 2 税负计算 税务筹划 组织形式对基金投资人税负影响 3 结论 公司制和合伙制税务成本上的优势 需要区分投资人类型 如果基金的投资人主要是免税主体 合伙制优势非常明显 最终投资人的税负为20 如果投资人主要是自然人 基金采取合伙制具有一定优势 最终投资人税负约为35 如果基金的主要

8、投资人是普通的企业法人 则采取公司制税负与合伙制税负均为40 但考虑公司制作为纳税主体 可以延迟纳税 并且 如果创投基金投资于中小企业的比例较高 可以根据 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申请纳税所得抵扣 因此 公司制比较有优势 税务筹划 组织形式对基金管理团队税负影响 1 创投基金和基金管理人组织形式搭配 基金管理团队的最终税负受创投基金和基金管理人的组织形式的影响 创投基金和基金管理人按照合伙制和公司制有四种搭配 1 基金 公司制 管理人 公司制 2 基金 公司制 管理人 合伙制 3 基金 合伙制 管理人 公司制 4 基金 合伙制 管理人 合伙制仍假设公司的企业所得税为25 不考虑税收优惠 最终

9、投资者从公司的分红按资本利得征收20 的个人所得税 自然人投资者从合伙企业取得的收益按照5 35 的累进税率计算 各种情况下的最终投资人的税负情况计算如下 税务筹划 组织形式对基金管理团队税负影响 2 税负计算 税务筹划 组织形式对基金管理团队税负影响 3 结论 从上述计算的四种搭配来看 基金和基金管理人均采取合伙制 管理团队的最终税负最低 约为35 基金采取公司制 管理人采取合伙制的搭配税负最高 约为51 25 如果基金的组织形式已定 管理人的组织形式最好和基金的组织形式一致 这种搭配税负较低 税务筹划 组织形式对基金管理团队税负影响 从税负角度选择组织形式的基本结论 如果考虑管理团队税负最

10、小化 基金和管理人的组织形式都采取合伙制最合适 如果考虑基金投资人税负最小化 须根据基金主要投资人的情况而区别对待 如果基金主要投资人为自然人或社保之类的免税主体 基金最优组织形式为合伙制 如果基金的主要投资人为普通企业法人 则公司制为最优组织形式 在基金的组织形式既定的情况下 基金管理人的组织形式应与基金的组织形式保持一致 这种搭配管理团队最终税负最低 目录 创业投资基金自身财务问题被投资企业的有关财务问题投资前的财务尽职调查项目估值与财务指标投资后的财务关注重点初创期项目成长期项目成熟期项目 投资前财务尽职调查 1 财务尽职调查的概念财务尽职调查是由财务专业人员针对目标企业与投资有关财务状

11、况的审阅 分析 核查等专业调查财务尽职调查的目的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它们对企业未来经营和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带来的影响财务尽职调查既要关注历史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又要关注历史财务问题对将来的影响2 财务尽职调查与审计的区别目的不同 财务尽职调查更强调在历史的分析上对未来的预测 而审计立足于现在 财务尽职调查目的是在评价风险和机会 审计则是评价财务报告的真实 合法 完整 保护投资者 方法不同 财务尽职调查一般不采用函证 实物盘点 数据复算等财务审计方法 但更多使用趋势分析 结构分析和同行业对比分析等分析工具 投资前财务尽职调查 3 财务尽职调查关注重点 实物资产是否有效 无形

12、资产是否有用 创业企业在引进创业投资的时候 往往会虚增收入和资产 财务尽职调查防范资产不实风险拟投资企业财务管理是否规范 财务报告是否清晰遗留问题 包括税收 大股东借款 集资款等是否已得到妥善解决是否有明确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4 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税项分析方法 欠税的余额和时间盈利能力分析法 盈利能力过高或波动大现金流量分析 经营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相比反差强烈 持续时间长资产结构分析 资产有一定的构成 如果长期资产过大 流动资产不足 价值也就有限 投资后财务关注重点 1 初创期企业帮助企业建立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 评估被投资企业预算的合理性 关注被投资企业烧钱速度 控制被投资企业大额资金支付 防范资金风险 控制创业团队的人员费用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活得尽可能久一些 投资后财务关注重点 2 成长期企业关注企业的现金流 避免资金链断裂 控制被投资企业扩张速度 帮助企业获得政府 银行 其他创投机构的多种资金支持 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信用制度 达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的平衡 增长尽可能稳一些 投资后财务关注重点 3 成熟期企业完善 规范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规范企业运作 监督大股东资金占用 关联交易等行为 关注企业税务 环保处罚和诉讼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及影响 推进 协助企业股改上市工作 帮助选择券商 律所等中介机构 运作尽可能规范一些 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