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 北京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205316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 北京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 北京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 北京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 北京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 北京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4 祖国的首都 北京学习内容第六章 第四节北京(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掌握北京未来发展方向。2复习北京第六章内容。重点: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北京未来发展方向难点: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时间分配导课 分、自学 分、交流 分、展示 分、小结 分、巩固 分 作业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任务一:现代化大都市自主预习:1、北京的重点功能区:北京的中央商务区位于 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 是具有上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商业区。2、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 、 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 ,环形公路把主要

2、 连接起来,放射状干线便捷了 。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 和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 和环境质量的 。北京既具有 ,又有浓郁的 。4、目前,北京正在朝着“ 、 、 、 ” 的目标迈进。合作探究: 北京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有效保护古城风貌的问题。针对“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这一议题展开讨论,说说你的观点。任务二:复习第六章知识点 1、 北方地区:位置、地形、气候、旱作农业2、 东北三省:位置、地形、气候、商品粮基地、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3、 黄土高原:文明的摇篮(位置、名胜古迹、黄土风情)、黄土地貌及成因、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4、 北京: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地

3、理位置的优越性、名胜古迹、现代化建设。成果展示(自信地举起手,展示你的风采)解难答疑(通过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把你掌握不牢的地方写在下面留白处)反馈练习:1、下列关于北京建设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为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大都市,应保持古城原有的格局和原有的风貌,不准兴建现代化建筑。B为把北京现代化大都市,要彻底改变旧城原有格局和原有风貌,大力兴建现代化建筑C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现代化建筑,使传统建筑和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既有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D将旧城的四合院和胡同全部拆除,建成高楼大厦,让更多的人享受新生活。2、下列建筑不属于北京的是 ( )A明清故宫 B颐和园

4、 C清华园 D避暑山庄3、现在的北京,城市道路宽阔,修建了立交桥、地铁等这些建筑有利于 ( )A对北京旧城的改造 B改善北京的交通 C对古建筑的保护 D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4、北京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人口密集,劳动资源丰富C传统历史文化丰富 D科技力量雄厚5、北京交通格局的特点是 (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C棋盘形格局 D有环路和放射路组成6、北京典型的传统民居是 ( )A竹楼 B四合院 C高脚楼 D土楼7、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5、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8、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作物种类出现明显不同,原因是 ( )A地形不同 B气候不同C经济水平不同 D文化传统不同9、黄土高原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D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10、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 )A湖泊 B森林 C大熊猫 D沼泽湿地11、在北京召开“两会”,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工业中心 B金融中心 C贸易中心 D政治中心课堂小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与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导入新课:自主预习:自学新知,教师提出自学问题,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然后提问,学生口头展示的同时,注意纠错。(综合法:将各个地理因素联系起来,归纳,概括出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即在哪里;找出主要的地理事物,即有什么;解释地理事物的成因,即为什么;分析区域发展前景,做出区域发展规划,即会怎样发展。)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