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204327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n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付家李召小学姓名:颜淑青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美术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选择23日常生活用品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静物一家内容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将身边的静物进行合理分类、组合,感悟构图中主次关系,运用线描的工具,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所见所感的物品,表达个人对生活的关注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材设置了两个尝试性的小训练,以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一个小训练是根据主题联系画出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使学生从中对

2、静物的分类有所感悟;另一个小训练是以画家作品为范作,在示意图中标出主要物品的摆放位置,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构图中主体物品摆放的位置关系的意识。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资料收集能力,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选择23日常生活用品,便于课上与课下的交流。而且学生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对新鲜事物感兴趣。静物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的、有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三、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

3、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四、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相关课件五、教学方法:1、情境体验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与发现,并用启迪、暗示、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展示学习全过程,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与和谐的教学氛围。2、自主探究法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欣赏、感受、观察、体验、发现、对话、思考、讨论、尝试以及表现等活动,体会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发展了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设计意识与创新精神,陶冶了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3、激励评价法 评价时遵循“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学理念。采用

4、多维和多级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差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七、教学思路本节课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由静物图片导入,进入学生视野,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共享、直观形象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的基本知识,而后学生采用音乐相结合的方法作画,作业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加点评方式进行,整节课的教学环环相扣,衔接自然,恰到好处地关注到全体学生。现代信息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乐学,好学,教学效果好!八、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静物画欣赏,问:画面当中的物品与我们的生活

5、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特点?(百度图片)(学生讲述并组内交流)画面中的这些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2、揭示课题:静物一家(二)欣赏感知静物。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出示图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学生并能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百度图片):学生交流(三)探究感悟,学习静物分类 1、游戏“静物找朋友” ,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同学们准备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

6、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并相互交流补充。 (四) 深入探究,学习理解静物摆放的主次1、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欣赏并提问:如何分清静物的主次关系? (学生分析讨论)师总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 美观。 (六)、尝试体验,形成认识。学生把准备好的静物在桌子上进行分小组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七)作品赏析 (百度图片) 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

7、整。(八)自由发挥,表现创造作业内容: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作业要求: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学生开始绘画,屏幕播放背景音乐。(百度搜索):(九)交流评价,展现自我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展示后,全体学生的作品都粘贴到黑板上展览。1、自评:请部分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画的静物线描画的特点。(学生自由表述)2、互评:从构图、线条、以及物体摆放组合主次等方面对黑板上面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大胆畅谈) 3、点评:老师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十)、知识延伸,学习拓展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8、(十一)、教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利用互联网搜索图片,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网络资源和实物投影仪。网络资源的应用大大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拉近学生静物直接接触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且,也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创设了多个情境,从情境设置探究感悟 尝试体验形成认识自主表现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后,由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讨论。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