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详述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9519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详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精编》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详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精编》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详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精编》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详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精编》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详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详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文化艺术基础知识详述(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艺术基础知识 一 文化理论 一 文化1 从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汇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的 四层次说 物态文化层 衣食住行如服饰文化 制度文化层 相互关系的准则宗法制度 古代官职制度 教育制度 礼仪制度等等 行为文化层 民风 民俗冠笄之礼 心态文化层 社会心理 艺术作品 2 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即精神文化及其制度 一般认为精神文化包括学术思想 宗教 教育 文学 艺术等几个方面内容 二 经济文化一体化所谓经济文化一体化 既是过程 又是结果 作为过程 指的是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 促进 交流 转化并构成一体

2、 因而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经济的文化取向日益强烈 作为结果 它是 经济文化化 和 文化经济化 两种趋势的合流 经济文化一体化包含二层意思 1 文化的经济化 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日益生长出经济因子 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其具体表现就是文化的物化 精神产品的产业化 文化物化 精神产品产业化导致文化全方位进入经济领域 突出表现为文化的产业化 2 经济文化化 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日益生长出文化因子 不断地向文化领域全方位地交叉发展 致使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日益突出 具体表现就是商业升华 物质文明理念化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包括深层价值观 企业精神 经营理念等 成为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 企业的制度文化

3、成为企业发展和效益的保证 企业的物质文化 主要指产品和服务及厂房设备等 其文化艺术的含量越来越高 呈现出物业文化艺术化 物品称为艺术品 商业文化美学化 三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和文化事业1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就是为满足人类娱乐 休闲 健身 求知 审美 交际等精神和智力需求而生产特殊产品 提供场地环境服务及组织活动因而获取利润的各种合法行业的总称 一般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是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广播 电视 电影服务 文化艺术服务 书法美术 演出舞美 文物与民间艺术 文化产业外围层是 网络文化服务 动漫与信息技术 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 广告 文化艺术中介 大型活动文化服务 节会及展览服务 相关文化产

4、业层是 与文化产品 文化传播服务 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 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创意产业最早见于英国政府的官方文件 英国政府为强调艺术创造力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 把文化产业称之为创意产业 包括广告 建筑 艺术和古董市场 手工艺 设计 时尚设计 电影 互动休闲 音乐 电视和广播 表演艺术 出版和软件等13个部门 齐鲁晚报 曾有 山东将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的报道 所提到的创意产业包括 表演艺术 广播影视 新闻出版 艺术品及古玩市场 广告策划 数码娱乐 软件开发 动漫制作 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 2 文化事业文化事业就是为满足人们娱乐 休闲 健身 求知 审美 交际等精神

5、和求知需求而组织活动 并提供经费 场地 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而非盈利性的工作 文化事业的重要性表现在它的社会功能而非直接经济功能 3 文化产业的商业链条效应文化产业链打造的四个环节 1 创意 作品 或形象 的原创 2 复制 生产或加工 3 销售 4 文化产品的延伸 四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一般是指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 是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 知识是指人类通过学习实践而获得的一切知识成果 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是一种可持续经济 知识经济是一种自然资源节约型经济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其所以来的知识和信息只会越来越丰富 2 是一种知识资本型经济

6、 在知识经济社会 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不再是农业社会的土地和工业社会的金融资本 而主要是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资本 3 是一种知识产品型经济 知识产品是知识经济的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文化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是典型代表 4 是一种网络型经济 技术创新网络化 五 文化资源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 它包含知识 信仰 艺术 道德 法律 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相对于自然资源来说 这个资源就是文化资源 一般包括 遗存资源 产品资源 制度资源 观念资源 习俗资源 人力资源等 二 历史文化基础知识 一 学术 思想 宗教1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

7、总称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引发人们对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的思考争鸣 随着官学的衰落和私人讲学的兴起 各学派著名学者广招门徒 聚众讲学 著书立说 互相辩难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的代表有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阴阳家 名家等 诸子百家的理论 建构起了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框架 2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学派 是孔子开创的 以 仁 为学说核心 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 重血亲人伦 重现世事功 重实践理性 重道德修养 仁 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 体现了先秦儒家传统人本主义的三个要义 其一 仁是人性的表现 其二 仁是人的美德的最高境界 其三 仁以 爱人 为原则 孔子创立的儒学 具有

8、鲜明的人本主义和礼教德治的精神 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3 中庸儒家伦理思想 中 即适度 庸 即用 中庸即标准的掌握要适中 儒家学派又将 中庸 表述为 执其中 并引申出 中和 的概念 中庸要求坚持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在儒家看来就是万事万物固有的规律 以及基于这个规律之上的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 儒家是以 中庸 为最高的价值原则的 受理学影响蜕变为培植平庸圆滑 息事宁人 不求进取等庸人品质的腐朽道德教条 给民族伦理心理造成了消极影响 4 法家法家是主张以法制治理国家的一个学派 法家思想是由儒家和道家分化发展而来的 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管仲 商鞅等人 理论核心是以法治国 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

9、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他在吸收前期法家思想的基础上 发展出一整套适合君主权力斗争的法术之学 主张对民众实行严刑峻法 法家的思想被吸收到秦汉以后的儒家中 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5 三教合一两汉以来 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 道教迅速传播 信徒众多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到唐宋时期 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 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这种 三教合一 的融合从历史上看表现为既互相斗争又互相融合的过程 至明清时期 佛 道为辅助 儒 道 佛三教趋于合一 特别是宋明理学内涵着大量的佛 道思想 这是三教合一在正统思想儒学思想体系内的体现 6

10、 程朱理学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 道关于宇宙 自然的深层思考 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 到宋代 逐渐确立了一个以 理 或 天理 为核心的观念系统 因而被称为 理学 在理学家看来 理 是世界的本原 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这就将个人 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对理学的发展起了突出作用的是 二程 即程颢 程颐兄弟 南宋时期 朱熹继承他们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 所以人们统称为 程朱理学 二 制度 伦理1 宗法制度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 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 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宗法关系是由氏族社会的父家长制蜕变而来的一种以血缘关系

11、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宗法制度源于原始氏族时代 于商代逐渐形成 到周代逐渐完备 主要内容特征如下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的封邦建国制 宗庙祭祀制度 宗庙之设 源于宗法制下对祖先的敬畏 对保持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及巩固世袭统治具有深远意义 宗法制度的主要原则是亲亲 尊尊 所谓 宗 即 尊 亲亲 尊尊即以嫡长子为中心 亲其所亲 尊其所尊 其次 宗分为大宗 小宗 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 旁系庶子为小宗 大宗 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宗法以宗族为范围 族 本指一群兄弟结合而成的血缘实体 这种制度巩固了统治阶级的世袭统治 在封建社会中长期被保存下来 为封建制度服务 在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

12、国的社会生活中 宗法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秦汉以后 随着世卿世禄制度的废除 宗法分封制也被帝王专制政体所取代 实际意义上的宗法社会已不存在 但作为其重要内涵及基本精神的嫡庶问题 宗庙之制等 在帝制社会却一直有所呈现 2 称号与避讳问题 二者均源自于敬宗观念下对父兄及君主的尊崇 1 属于称号的有谥号 庙号和尊号 谥号是朝廷以谥法为标准 给予已逝的帝王 诸侯 卿大夫的一种称号 用来概括死者生前的事迹和品德 具有评判性质 谥号有褒扬类 文 武 景 惠等 贬抑类 炀 厉 同情类 哀 怀等 庙号是太庙立祀时为已逝帝王追尊的称号 如太祖 又称高祖 世祖 太宗 世宗等 通常放在谥号之前 如汉武帝的全号是世宗孝武

13、皇帝 魏文帝的全号是世祖文皇帝 尊号起于唐代武后 中宗之世 是在生前奉上的 受尊号者为皇帝 皇后 亦称徽号 清同治帝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 上徽号为慈禧 2 避讳是指凡遇到与君主或尊长名字同音或同字的字 不能直接称呼 要用改字 缺笔 空字的方式来回避 以表示敬畏 避讳包括避君讳与避家讳 3 伦理 伦理 一词 最早出现在 礼记 乐记 中 伦 就是 偶 的意思 指人们彼此之间 古代将治玉的工作称为 理 意为顺着玉的纹理琢磨 引申为有条不紊的 条理 又由自然的条理意义指向人文社会秩序 人一生下来就处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之中 协调人们之间种种关系的 即是种种伦理 4 六亲与九族六亲与九族都是中国社会重

14、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概念 六亲 一般指的是父 母 兄 弟 夫 妇 在古代 如果一个人做到 六亲不认 那么他败坏的道德就会被人们所不齿 族 表示亲属关系 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 父 自己 子 孙 曾孙 玄孙 5 五伦十教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家庭中的父子 夫妇兄弟关系 社会上的朋友关系 构成五伦 五伦十教 即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顺 朋友有信 是古代特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6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 是董仲舒提出的 由 五伦 发展而来 包括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妇纲 与仁义礼智信 这些德目的核心在于由夫妇关系而推至家庭关系 从而使中国古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以 孝 为本的伦理思想 7 祭祀之礼祭祀内涵法

15、天 则地 和人的意义 所以孔子以仁心教人 也有 祭神如神在 的敬畏与虔诚 考察历代祭礼 以四方面最为显要 1 祭天地 历代天子行 封 祭天 禅 祭地 之礼 为国家的重典 祭天还有 祈谷 大雩 求雨之祭 诸礼 祭地有 四望 山川之礼等 泰山岱庙封禅大典 2 祭宗庙 宗者 尊也 庙者 貌也 象先祖之尊貌也 祭礼有四时祭祀仪典 包括参拜 降神 进馔 受胙等行礼过程 四时祭仪式比较繁缛 最为特别的是古礼 祭礼立尸 之法 宗庙祭祀必 立尸 尸指代替鬼神受祭享祀的人 立尸 是假代受祭的祖先形象 便于祭祀行礼者瞻仰 3 祭日月星辰 礼记 祭日于坛 祭月于坎 以别幽明 以制上下 祭日于东 祭月于西 以别外内

16、以端其位 日坛也称 王宫 大明 祭在春分节气的早晨 月坎 坛 也称 夜明 祭在秋分节气的晚上 天坛 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 二十八宿 日月星辰之祭还兼涉风师 雨师 太岁 月将诸神 表现出自然崇拜的广泛性和农耕经济的季节性特征 4 祭社稷 社本土神 稷乃谷神 这类祭祀既在祈地利年丰 春祈秋报 又在祈盼保国康宁 这项祭祀活动极为隆重 同样反映了农耕经济社会特征 北京社稷坛 三 文学1 文学形式重要的文学形式包括 诗经 楚辞 诸子散文 乐府诗 汉大赋 唐传奇 唐诗 宋词 宋话本 元曲 明代拟话本 明清章回小说 1 诗经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 共305篇 它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风是周朝时期各诸侯国的民歌 统称 国风 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 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2 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楚辞与 诗经 不同 不是整齐的四言体 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屈原的 离骚 是楚辞的代表作 3 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崛起 百家争鸣的产物 主要用来阐述诸子不同的政治 思想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