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大小兴安岭林区年度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19305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大小兴安岭林区年度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精编》大小兴安岭林区年度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精编》大小兴安岭林区年度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精编》大小兴安岭林区年度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精编》大小兴安岭林区年度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大小兴安岭林区年度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大小兴安岭林区年度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nn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大小兴安岭林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着东北黑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由于多年的高强度采伐,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采伐抚育失调。为切实加强林区生态保护,转变林区发展方式,从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以保护生态为主转变,着力改善民生,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 33 号),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大小兴安岭林区的50 个县(市、旗、区),其中,黑龙江省39 个县(市、区),内蒙古自治区11 个旗

2、(市、区)。规划区国土总面积43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818 万人,林业职工55 万人。(详见附图、附表)规划期为2010-2020 年。 一、生态屏障地位和面临问题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纬度最高、国有林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长远木材供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0 年来,林区累计生产木材 10.5 亿立方米,上缴利税290 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林区民生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和问题凸显,迫切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

3、的战略全局高度来推动解决。 (一)生态屏障地位极其重要 是我国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大小兴安岭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使来自东南方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重要功能,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营造了适宜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庇护了全国 1/10 以上的耕地和最大的草原。大小兴安岭林区是嫩江、黑龙江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为中下游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大降低了旱涝灾害发生几率。大小兴安岭具有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适生着各类野生植物近千种、野生动物300 多种,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地区,在国家生态保护总体战略中具有

4、特殊地位。 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区。大小兴安岭林区森林覆盖率高,有林地所占比例大,活立木蓄积量大,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增加碳汇,对于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义务,赢得更大发展空间,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是我国储备木材资源的战略基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加,立足现有林地面积解决木材后备资源问题已成为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我国各大林区中,大小兴安岭林区面积最大、地形地势相对平坦、人口相对较少、木材材质好,最适宜建设成为国家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对维护国家长远木材安全

5、具有重大意义。 (二)面临问题十分突出 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开发初期相比,大小兴安岭林区林缘向北退缩了100 多公里,湿地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多年冻土退缩,土壤侵蚀加剧,地表径流时间缩短,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沙化加剧,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病虫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可采资源难以为继,森林质量大幅下降。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可采成过熟林资源由开发初期的4.6 亿立方米下降到2008 年的0.21 亿立方米,已经到了无木可采的地步。森林龄组结构严重失衡,黑龙江国有林区幼中龄林占 85%,单位面积蓄积量下降50% 以上。但为维持林区财政收入和职工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6、部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中龄林也被列入采伐指标,涸泽而渔式的采伐再不停止,大小兴安岭林区将会名存实亡。 产业结构极其单一,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林区经济是典型的“木头财政”,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且多数起点低、规模小。当前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主营收入的60%仍然来自木材销售,对木材的依存度依然很高。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枯竭,传统林业经济逐渐萎缩,林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林区职工生活困苦,民生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可采资源锐减,林区经济发展滞缓,就业形势严峻,职工生活困难。林业职工年平均收入不足所在省(区)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的50%。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林区自办社会,居民居住条件极其简陋,棚户区面

7、积近1800 万平方米。相当一部分职工仍然居住在开发初期建设的“板夹泥”危旧房中。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林区开发初期执行“边生产、边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基础设施靠林区自己办社会建设,投入较少。更因林区发展相对独立封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长期依靠森工企业,致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林区路网密度小、等级低,弃养路、断头路多,林区电网孤立落后,部分林场(所)尚未通电,大多数林场(所)没有安全供水设施。 体制机制矛盾凸显,发展活力明显不足。大小兴安岭林区政企不分问题十分突出,林区政府机构和职能不健全,大部分森工企业仍承担教育、卫生和公、检、法等社会服务职能,企业办

8、社会负担沉重。资源管理权和经营权不清,森工企业既是森林资源的管理者,又是森林资源的经营者,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 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大小兴安岭林区“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林区已成为最薄弱的一个领域。因此,推动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对确保我国生态安全,加快林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

9、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增强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效益为基本目标,统筹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与民生改善。加强林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林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生态主导,保护优先。把保护与修复林区生态系统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控制森林资源采伐强度,逐步停止主伐,加强森林经营,强化森林管护,提升森林质量。严格限制林区矿产资源开发。 合理布局,集聚发展。将林业局场布局调整、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棚户区改造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点状开发,集聚发展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林区

10、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努力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改革先行,增强活力。以林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政、事、企分开,破除制约林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三)规划目标 到 2020 年,林区森林生态功能大幅提升,生态主导型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大小兴安岭林区成为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特色鲜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生态保护:森林面积比 2009 年增加 170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4 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增

11、加4 亿立方米,占全国新增林木蓄积量的30% 以上。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0元以上。 社会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000 元和 10000 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林业职工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集中供暖比例达到85%以上,饮用水达标率100%。 表 1 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目标规划表指标单位2009 年2020 年一、生态保护目标1、森林面积 万公顷283830102、森林覆盖率 %66703、活立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2120002520

12、004、郁闭度0.4 以上林分面积占森林面积比例%88935、单位有林地蓄积 立方米/公顷81946、自然保护区面积 万公顷722775二、经济发展目标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18000300002、三产比例 %38:34:2824:35:413、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值所占比重 %6080三、社会发展目标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110002500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5000100003、城镇登记失业率%1044、集中采暖户数比例%35855、安全饮水达标率%66100 三、加强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 按照保护优先、分类经营的原则,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经营、湿地恢复等措施,对森林

13、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实行全面、全方位保护,提高生态功能,促进林区生态持续好转。 (一)调减森林采伐量 从 2011 年起,结合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使木材产量稳定在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可采资源基本枯竭的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要全面停止主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要大幅调减采伐量,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 表2木材产量调减方案 单位名称木材产量(万立方米)调减比例(%)2009 年2011 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管局1497252黑龙江森工总局伊春林管局1363674黑龙江森工总局八个林业局992377黑龙江地方国有林业局633741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23011052内蒙古地方国有林业

14、局431760 (二)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在大小兴安岭林区进行补充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要以发挥生态效益为核心,落实专人管护,优先安排营造林任务,全面禁止商品性采伐,林地内禁止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尽快实现休养生息。商品林,要在保障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经营,有效发挥经济效益。公益林和商品林中的天然林均不得皆伐。 (三)强化森林管护与保护 实行森林资源管护全覆盖,根据管护面积、管护难易程度,明确管护标准,合理确定管护人员数量,建立健全管护队伍。对每个管护人员,要明确管护范围、对象、目标、任务和职责,完善管护制度。对交通不便,人员活动稀少的远山区,以封禁管护为主,将分散的林区居民相对集中,减少人的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对人口相对稠密,交通便利的林农交错区、近山区,以巡护管护为主。在林区各主要出入口,要设置护林哨卡、远程监控等设施,加快改善管护条件。完善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提升森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