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8401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精编》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精编》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精编》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精编》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奶牛的生产效率管理 一 城市现代化 交通 飞机 高速公路 地铁 轻轨 磁悬浮列车 高速缩短了距离 办公 电脑 软件 网络 工作程序化 信息化 高效率 生活 微波炉 手机 数码相机 摄象机 快速加热 方便通讯 大容量贮存 共同点 高效率高效率是现代化的一种体现 二 奶牛生产高效率是牧业现代化的核心 一 现代牧场的经营理念 目标 手段 支柱 基础 核心 效率 产量 质量 利润 育种繁殖 营养 疾病防治 管理 二 奶牛生产高效率带来的经济效益 美国在过去35年中 奶牛头数减少了 1200多万头 年产奶量增加了 1225 8万吨 每头奶牛平均产奶量增加了 225 节省大量维持日粮的支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

2、益出售牛奶的收入大幅增加 三 高产奶牛的标准 在其泌乳期的某阶段 把其日摄入净能量的至少70 分泌成牛奶 观念的转化数量型效率型 高产奶牛的标准以营养的转化率来衡量 四 奶牛最佳经济效益的获取 固有的遗传性能充分发挥遗传优势奶牛最佳组合良好的饲养管理奶牛生产满负荷运转获取最佳效益 五 奶牛生产的高产与高效率 营养投入生产状况产奶量生产效率经济效益过量 超标 超负荷高产下降下降低量 不足 低负荷低产下降下降合理 达标 满负荷高产上升上升高效率必高产高产未必高效率 六 牧业生产取 舍判断的依据 效率产出 投入同步增长非同步增长 三 牧场现代化 高效率是牧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一 管理现代化牧场的高效

3、率是通过良好的管理体制来实现 1 员工满负荷的工作量 高劳动生产率2 体现高效率生产水平的配套设施 电脑 电脑软件 人员 财务 仓贮 奶牛相关资料的建立和使用 数码相机 牛籍档案的建立 先进的挤奶 贮奶 运奶车 先进的CIP清洗系统 先进的全混合日粮设备 TMR 有效的抗冷热应激的设施 保温 加热饮水器 喷淋 风扇 凉棚 绿化 各种先进的质量 疾病检测仪器 隐性乳腺炎侦测仪 超声波怀孕检测仪 快速抗生素检测仪 乳腺炎检测试纸 电动修蹄架 3 科学 高效的各种生产规范 操作制度 高技术素质的员工 定期的培训制度 4 饲养模式 栓系饲养 散栏饲养 适用于TMR 挤奶厅 5 奶牛的生产效率1 日生产

4、效率 高产 数量 高蛋白 高脂肪率 低体细胞数 低细菌数 质量 高转化率饲料营养牛奶高奶料比 效率2 年生产效率 缩短产犊间隔 高受胎率 高繁殖率 高犊牛成活率 3 终生生产效率 缩短后备牛的饲养期 保证头胎投产体重达标 为成乳牛体重85 提高头胎单产水平 成乳牛单产逐年稳中有升 延长奶牛使用年限 二 奶牛生产 一 育种繁殖 良种是决定奶牛生产高效率最基本的条件 怀孕是泌乳的前提 1 高效率的育种繁殖1 奶牛的胚胎移植 快速繁殖良种高产母牛奶牛胚胎移植已开始进入生产阶段供体牛必需是遗传性能稳定的良种高产牛2 性别控制 也是迅速扩群的手段 2 育种方向 利用国内外优良种质 基因 提高单产 乳脂率

5、 量 和乳蛋白率 量 改良乳房和肢蹄结构 培育抗应激性强和转化率高的奶牛 根据地域环境特点来确定育种方向 南方 北方 西北 3 育种工作 选种选配系谱分类 生产性能测定 305天平均产奶量 乳脂率 乳蛋白率 外貌鉴定 评选出留养后备牛的种用母牛 后备牛的培育和筛选达到或者超过各阶段奶牛的培育指标 牛籍档案的建立系谱 生长发育记录 繁殖记录 分娩记录 生产性能记录 牛只去向 4 繁殖奶牛繁殖技术管理是奶牛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繁殖技术 1 发情观察和发情周期的把握 2 适时配种和配种技术 3 同期发情 4 精液质量 贮存和取用 5 验胎 6 繁殖计划 初配计划 产犊间隔 季节性繁殖 选种选配 繁殖

6、障碍 繁殖记录与繁殖技术统计 二 疾病防治 健康是奶牛生产高效率的基本条件 疾病导致奶牛生产效率严重下降 疾病预防费用远远低于疾病的治疗费用和生产损失的费用 原则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目的 防止疾病的传入和发生 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 病 的传播 保证牛只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 1 卫生防疫 严格执行国家 地方有关动物防疫法 牧场出入的消毒设施及制度 对进入牧场外来人员的严格控制 生产及工作人员的体检及对卫生防疫制度的严格执行 全场每季度一次大消毒 灭害虫 产房 犊牛预防室 病牛室 隔离牛舍每天消毒 场内及附近发生传染病 应隔离 封锁及时上报 并隔离防治 外来牛只应隔离观察 检疫 确认无传染病方可并

7、群饲养 2 免疫与检疫免疫 炭疽 其它检疫 布病1次 年结核病2次 年对阳性牛只按规定作出处理 3 兽医临床 建奶牛病史卡 疾病统计报表 药品 器械管理制度及兽药月报表 定期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检测 并做详细记录 牛蹄修整2次 年 头 产房 奶牛产前 接产 产后的卫生消毒工作制度的建立 三 奶牛营养 奶牛生产高效率的前提是 奶牛瘤胃内环境理想化 为奶牛提供优质 足量 平衡的营养 低应激环境 1有益于奶牛生产效率的观念 当你满足了奶牛的营养需要 它才会给你应有的回报 高产优质高转化率 育种遗传优势30 后备牛成乳牛 营养个体优势70 产奶势能单产 系统综合思维方式存在问题 用最佳组合的办法解决具体问

8、题 经济 管理 技术一体化进行最佳组合 案例 苜蓿草的使用 人与奶牛的关系公平交易 奶牛保持高生产效率掠夺性对待 奶牛生产效率急剧下降 营养均衡 远离疾病 提高效率 提高和延长泌乳高峰期产量提高单产1 扩大有利因素 提高泌乳遗传势能 泌乳早期营养到位 干奶母牛膘情合适 2 排除不利因素 挤奶操作不规范 疾病 乳腺炎 代谢病 泌乳早期营养不足 干奶牛膘势过高或者过低 环境应激 高温 严寒 2有利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1 奶牛生产管理软件的使用 电脑软件技术员 对奶牛生产 育种繁殖 营养供给 疾病防治 标准化管理 提高对牛群的生产 健康 效率控制的透明度 2 散放饲养 分群饲养分群原则 泌乳

9、月相同或者相近的为一群 日产量相同或者相近的为一群有利于合理提供营养 增加生产效率 3 引导饲养 是高产奶牛在产后尽快达到产奶高峰的饲养方法 泌乳高峰期产奶量与全期产奶量呈强正相关过程 起始于干奶期 干奶牛应有良好的体况 在产前二周 饲喂产奶日粮 使瘤胃微生物体系向有得于产奶方向转变 产后 产奶开始至产奶高峰期 每日精料投入量在标准基础上增加0 5公斤 头左右 4 添加剂的使用维生素 微量元素 脲酶抑制剂 氯化钾 小苏打 氧化镁 烟酸 双乙酸钠 蛋氨酸锌 莫能霉素 5 高营养浓度饲料的使用脂肪酸钙 过瘤胃脂肪 膨化大豆 全棉子 6 TMR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奶牛健康 营养转化率的提高和降低生产成本

10、 提高劳动生产率 奶牛吃到的每一口饲料营养是均衡的 提高营养浓度 增加干物质采食量 避免牛偏食 可提高干草和适口性差的饲料的采食量 有利于瘤胃pH值的调控 有利于抗热应激 7 自由饮水水是奶牛最重要的营养素 饮水次数 日 头栓系舍饲14次 日 头散放圈舍6 6次 日 头 饮水温度 10 20 饮水高峰时段15 00 21 00占日饮水量40 瘤胃温度恒定在39 41 大量饮用低温水将降低瘤胃发酵温度 影响发酵且耗能大 饮冰水还可导致流产 暴饮可改变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 会伤害瘤胃内的微生物群 供水不足是直接影响产奶量 影响干物质采食量 瘤胃内容物含水量少于86 将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 8 合理的日

11、粮结构 干草4 5公斤 日 头以上苜蓿草 羊草 苏丹草 黑麦草 野干草 在干草缺乏地区可以使用玉米秸秆代干草 4公斤是喂量的底线 混合精料8 10公斤 日 头根据奶牛维持 产奶量 胎次 妊期 运动 环境温度的需要 合理配置能量与蛋白质饲料的比例 并添加预混料 泌乳高峰期可以超过10公斤 日 头 青贮玉米12 15公斤 日 头全株青贮玉米的营养量含是黄玉米秸杆青贮的3倍 喂量超过15公斤 日 头应慎重 块根类3 5公斤 日 头胡萝卜 南瓜 富含 胡萝卜素水分含量高不宜多喂 辅料10公斤左右 日 头啤酒糟 玉米渣 玉米酒糟 豆腐渣 啤酒糟催奶效果好 9 瘤胃内环境的调控意义 创造瘤胃最佳环境 保证

12、奶牛瘤胃内微生物正常生长 繁殖 发酵 获取最佳生产效率 目标 瘤胃PH值控制在6 4 6 8 基础 给瘤胃微生物提供必要的平衡的营养源 保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 1 营养调控A 日粮合适的精粗比精 粗 60 50 40 50粗料中干草4 5公斤 日 头 下限 以上NFC DMI 36 44 NDF DMI 25 33 粗料NDF 19 ADF DMI 17 21 B 粗蛋白粗蛋白投入量CP DMI 14 16 最佳降解蛋白投入量RDP DMI 10 13 合适降解非降解蛋白的比RDP RUP 65 60 35 40 C 合适的蛋白质 能量比产奶量蛋白质 能量25kg 天102g Mcal35kg

13、天103g Mcal45kg 天103g Mcal54kg 天104g McalD 日粮脂肪应在日粮干物质7 以下 E 维持相对稳定的日粮组成和供给量 如有变化应微调 给瘤胃微生物有一个适应期 F 调控矿物质水平常量 Ca P Mg K Na S Cl微量 Fe Cu I Mn Zn Co Se日粮添加脂肪时 Ca Mg应取上限量 Ca DMI 0 65 1 0 1 0 Mg DMI 0 25 0 35 0 35 2 技术调控 日喂精料次数改2次为3次 饲喂程序 先粗后精 精料中能量饲料 NFC 多样化 饲料粒度精料1 2mm粗料2 3cmTMR粗料20 以上长度在3 8cm 使用TMR技术

14、瘤胃缓冲剂小苏打DMI 0 75 1 0 日 头 100 150克 日 头氧化镁DMI 0 4 1 0 日 头 自由饮水水温10 20 3 微生物及添加剂的调控 接种乳酸利用菌 埃氏巨型球菌 加快对乳酸的利用 添加有机酸 苹果酸 刺激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利用乳酸的能力 苹果酸能增加CO2产出量 有5种苜蓿草中含有苹果酸约占DM2 9 4 5 10 应激的控制尽可能降低环境应激冷应激 抗寒耗能量热应激 采食量下降 产奶量下降 生产的牛奶多耗能量27 11 后备牛发育良好 才能充分体现遗传优势 生产效率 后备牛增重率达标 0 74公斤 头 日 青年牛初配体重达标 380公斤以上 育成牛乳腺发育良好 头胎投产体重为成乳牛体重的85 12 重视干奶牛的饲养管理干奶牛是下一胎高产的龙头 干奶牛是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期 乳腺进入周期性的改建 复膘和贮存大量营养 瘤胃组织结构和机能的变化 提供足够的营养 供胎儿的快速生长 干奶牛的免疫功能下降 激素频繁变化 环境应激影响较大 必须进行乳腺炎的全面 及时检测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