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18397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指南 第一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课程目标知识层面了解职业及生涯的特性 了解职业生涯 职业规划的内涵 理解生涯规划在生涯发展中的意义 了解大学学业生涯 所学专业 及与未来理想职业的关系 第一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课程目标技能层面掌握角色认知 专业探索与目标管理方法 培养表达能力 沟通能力 演讲能力 团队合作的精神 第一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课程目标态度层面认识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 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 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 积极性 第一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课时分配 课程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回顾 什么是大学生涯规划大学生涯规划的意义大学生涯规划

2、的内容之四个学会时间管理的80 20原则 故事一 著名的哈佛报告 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哈佛大学毕业了 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 他们的智力 学历 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临出校门时 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显示 27 没有目标 60 目标模糊 10 有清晰的短期目标 3 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 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 3 的人 25年减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 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其中还不乏行业领袖 社会精英 10 的人 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 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 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 的人 他们安稳的生活工作 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

3、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 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 过得很不如意 常常抱怨他人 抱怨社会 抱怨这个 不肯给他们机会 的世界 其实 他们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学历 能力 环境 而在于 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 故事二 锅太小 鱼太大 一个男人出去海钓 技术高超 每竿必有所获 但他每次钓了大鱼 总是笑笑又放回海中 只留下小鱼 同行的朋友半天钓不到大鱼 忍不住请他手下留情 你就把大鱼送给我吧 他回答 你不早说 我已经放掉好多大鱼了 回程途中 朋友问他为何要把大鱼放掉 高手回答 你跟我回家看看就知道了 朋友纳闷的跟回他家 一进门高手就领著他入厨房 你看你看 我是一个独居男子 锅子只有这么大 太大

4、的鱼无法一尾完整的料理 所以只好仍掉大鱼留下小鱼了 同学们 也许在笑这位所谓的垂钓高手 然而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 也许你们就是那个丢掉大鱼的人呢 站在生涯规划的角度 这位高手称不上高手 只会迁就自己所拥有的 大鱼到手仍无法享受 人如果只认定自己的锅子就这么一点大 自认容不下大鱼 也不会换个方法去料理鱼 那就无法突破现状向上发展 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 换了一个大锅子 使用不同的料理方式 真的可以消化完这原本美味无比的鱼儿吗 或是到最後仍是无法消受 放由它臭掉酸掉呢 这故事告诉我们 第一 需要提升我们的目标 第二 需要把目标进行切割 好比大鱼虽无法在小锅中料理 但可进行切割 第三 解决方法是要进行职业

5、生涯规划 课程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历史沿革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结构取向理论过程取向理论其他理论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涵义职业生涯规划 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 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 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 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如何理解认知 能力 兴趣 个性和价值观分析 个人和外部环境因素了解 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关键成功因素确定 事业发展目标选择 与目标相应的职业或岗位制定 基本措施 高效行动 灵活调整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

6、涵义 职业规划四部曲 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1894 1917职业咨询服务的产生 1918 1938心理测试在职业指导中开始应用 1939 1957职业辅导系统化理论开始形成 1958 至今职业辅导发展走向成熟 20世纪50年代 职业指导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成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发挥人的才能 挖掘人的潜力的重要手段 20世纪60年代 霍兰德建立了系统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模式 包括个性类型鉴定 职业分类 分类匹配和职业选择等 20世纪70年代 职业指导引起世界各国关注 各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职业指导制度 20世纪80年代 职业指导 被 生涯咨询 所代替 生涯 一词也被正式

7、在制度中确立下来 一直延用至今 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历史沿革建国前1916年 清华大学校长周治春首次将心理测试的手段应用在学生选择职业中 标志着职业指导在我国开始建立 1919年 黄炎培等教育家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刊 教育与职业 杂志上发行了 职业指导号 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1920年 中华职教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 1927年 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为社会服务的组织 上海职业指导所 为发展我国职业指导事业奠定了基础 1929年 南京国民政府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 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厉行职业指导方案 规定了一些实施职业指导的办法 1931年 南京国民政

8、府成立了全国职业指导机构联合会 但旧中国 经济凋敝 职业指导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历史沿革建国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与大学生就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统包统分 的就业制度下 职业生涯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空白 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政府从国情出发 开辟多种就业渠道 创建和发展劳动服务公司 并通过这一机构组织 培训 协调劳动力的供求 职业指导也随之发展起来 双向选择 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下 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已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政策 三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结构取向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霍兰

9、德的人格类型理论罗伊的亲子影响理论鲍丁的心理动力理论过程取向理论舒伯的生涯发展论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理论克内菲尔坎姆 斯列皮兹的认知发展理论其他理论施恩的职业锚理论金斯伯格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三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目前有关生涯选择和发展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 结构取向理论和过程取向理论 此外 其中一些理论较其他理论更为活跃 这表明他们对生涯理论和研究有着更多的影响 1 帕森斯 特质因素理论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 被誉为 职业辅导之父 1909年 在 选择一个职业 中提到 选择职业时 首先必须了解个人的能力 态度 兴趣 局限等 其次 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 优缺点 酬劳 机会以及未来展望

10、等 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选择的最终目标 人职匹配 包括条件匹配和特长匹配 2 霍兰德 人格类型理论 霍兰德从兴趣的角度出发 根据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 把人分为六大类 相邻职业兴趣类型间的相关最大 相隔职业兴趣类型间的相关次之 相对职业兴趣类型间的相关最小 职业环境也以同样的名称分为六大类 3 罗伊 人格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 吸收了 马斯洛需求层次 理论的观点 提出儿童期的需要满足 成长 经验可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行为的假设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亲子互动模式 将亲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 即 注意孩子 逃避孩子和接受孩子 每一种形态都会满

11、足儿童不同的需要而形成儿童不同的人格形态从而影响到职业的选择 4 鲍丁 心理动力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论 心理动力论起源于精神分析 强调人内在动力与需要等动态因素的心理作用在个人选择职业历程中的重要性 鲍丁认为 职业是用以满足个人需要的 如果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必定会选择以自我喜好的方式来寻求满足需要而避免焦虑的职业 5 舒伯 生涯发展论 美国生涯规划理论大师 集大成者 职业自我概念它是一个适配的理论 即 人们同时考量自己的特质以及一项职业所需要的特质 生涯发展阶段成长阶段 探索阶段 建立阶段 维持阶段 衰退阶段生涯彩虹图人们同时在不同的空间里扮演不同的角色 所有

12、的角色都彼此互相影响 生涯彩虹图 6 克朗伯兹 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社会学习理论和生涯决定 克朗伯兹兼顾心理与社会的作用 认为二者对个人生涯选择均有影响 主要包括 基因特征 种族 性别 外形等 可以拓展或限制你的职业偏好和能力 如智力 音乐才华等 环境条件 如雇主或政府官员限定了任职要求 然资源的供需情况 技术的新发展等 过去的学习经验同样会影响职业选择 两种学习经验 你作用于环境的与环境作用于你的 第四种影响是个人处理新任务 新问题时所形成的技能 绩效标准和价值观 7 认知发展理论 克内菲尔坎姆和斯列皮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认知发展的生涯发展模式 生涯认知是有一循环渐进的发展

13、阶段的 人们对于生涯发展 生涯知识及生涯抉择的看法是从最简单的层级逐步向复杂多元的层级推进 认为生涯发展的过程会有一连串的质变现象 语义结构 自我处理能力 分析的能力 对变通观点的开放 承担责任的能力 扮演新角色的能力 控制点 综合的能力 自我冒险的能力 根据这九个质变项 其所构成的生涯认知发展模式可分为四个时期 九个阶段 这九个质变项在这四个时期 九个阶段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情形 将形成一个系列 由此构成从简单的分法的观点到复杂的多元化的生涯观点这一连续的认知过程 其发展层次逐渐朝向对于个人的认同 个人的价值以及整体的生涯这三者关系的整合 从而个人就能作出满意的生涯抉择 8 施恩 职业锚理论

14、 职业锚 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 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找到职业锚的标志是你能清晰地回答有内在联系的三个问题我到底要干什么 我实际能干什么 我为什么干 职业锚类型技术或功能型 管理型 创造型 自主与独立型 安全型 9 金斯伯格 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 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和典型代表人物 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 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阶段 这个理论揭示了初次就业前人们职业意识或职业追求的发展变化过程 幻想期 处于11岁之前的儿童时期 尝试期 11 17岁 这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现实期 17岁以后的青年年龄段 活动一绘制自己的生涯彩虹

15、图 想象自己未来的生活角色 找一张空白的纸 首先画出彩虹图的半圆 并标注年龄阶段和你可能扮演的角色名称 然后将你在某个年龄所希望扮演角色的区域 按照你认为它重要性的程度 涂上颜色 一种角色一种颜色 活动二幻想十年后的自己 设想未来十年在不同的生活角色上 你要完成的事情或目标是什么 你可以发挥想象力 想象未来十年里个人和社会可能发生的变化 你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以及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或梦想 我十年后典型的一天描述 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 含读书 的描述 1 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是 2 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内容是 3 我十年后从事工作的场所在 4 我十年后工作的场所周遭环境为何 5 我十年后工作的场所周边人群

16、为何 活动二幻想十年后的自己 我十年后生活型态的描述 1 我十年后婚姻状态是 已婚 未婚 其它 2 我十年后家中成员有子女 人 父母同居否 其它 1 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在 2 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周遭环境为何 3 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周遭人群为何 作业 填写职业规划简表 01 如果要用一句话描述我的个性或特质 我是 02 我所具备的能力或专长是 03 我最重视的价值观或最看重的是 04 到目前为止 我生活中最大的成就是 三项 05 到目前为止 我生活中最大的挫折是 三项 06 我最理想的工作是 07 我最理想的生活形态是 08 我最理想的工作与我最理想的生活形态结合成 工作 09 我的长期目标是 10 我的中期目标是 11 我的短期目标是 12 这些目标从我目前的状况看来 实现的可能性如何 13 我目前暂时决定要做的事情是 理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