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难题集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183889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难题集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化学难题集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化学难题集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化学难题集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化学难题集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难题集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难题集精编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一、选择题1、过渡元素高价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如KMnO4、Na2WO4(钨酸钠)等,钨的最高价为+6价。现有钨酸钠晶体(Na2WO42 H2O)0.990g加水溶解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锌和稀H2SO4,反应生成一种蓝色化合物(可看作含+5价、+6价混合价态的钨的氧化物)且无H2产生。现用0.044mol/L KMnO4酸性溶液滴定这种蓝色化合物恰好将其氧化为一种黄色化合物,KMnO4中的+7价锰被还原成Mn2+,共耗去KMnO4酸性溶液8.20mL(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KMnO4+6价的W的化合物)。上述蓝色化合物是AW10O21 BW8O22 CW10O27 D

2、W5O142、甲、乙两化合物均由X、Y两元素组成.甲的化学式为YX2,其中Y的质量分数是44%,又 知乙中Y的质量分数为30.77%,则乙的化学式为( )A.YX B.YX2 C.YX3 D.Y2X33、已知硝酸铜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 某人将少量硝酸铜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分解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条复燃只是反应中生成了氧气B.NO2不能支持燃烧C.NO2能支持燃烧D.木条复燃是反应中生成的NO2和O2与木条共同作用的结果4、要证明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最方便的方法是A钠熔法 B铜丝燃烧法 C核磁共振法

3、D红外光谱法二、实验,探究题5、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亚硝酰氯有关性质如下:分子式别名熔点沸点溶解性性状ClNO氯化亚硝酰-64.5-5.5溶于浓硫酸红褐色液体或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恶臭,遇水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与氯化氢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亚硝酰氯性质拟在通风橱中制取亚硝酰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K2处于打开状态,K1、K3均已关闭。、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D中装有纯净的NO气体,则B中应选用的试剂为 。实验时利用B除去某些杂质气体并通过观察B中的气泡来判断反应速率,B还具有的作用是 ;若D中装有纯净的氯气,则C中应选

4、用的试剂为 。(2)装置F的作用是 ;装置G的作用是 。(3)若无装置G,则F中ClNO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只能吸收氯气和ClNO,但不能吸收NO,所以装置H不能有效除去有毒气体。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尾气与某种气体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6、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g)CO2+H2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填计算结果)。保持温度不变,向

5、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1molCO,当反应重新建立平衡时,水蒸气的转化率(H2O)=_。(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或“=”)。(3)NH3和O2在铂系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905kJmol1不同温度下NO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 。(4)废水中的N、P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农药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较多的NH4+和PO43-,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将其除去。方法一:将Ca(OH)2或CaO 投加到待处理的废水中,生成磷酸钙,从而进行回收。当处

6、理后的废水中c(Ca2+)=210-7 mol/L时,溶液中c(PO43-)= mol/L。(已知KspCa3(PO4)2=21033)方法二:在废水中加入镁矿工业废水,就可以生成高品位的磷矿石鸟粪石,反应的方程式为Mg2+NH4+PO43-=MgNH4PO4。该方法中需要控制污水的pH为7.510,若pH高于10.7,鸟粪石的产量会大大降低。其原因可能为 。与方法一相比,方法二的优点为 。7、(14分)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硫、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C),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

7、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相关信息如下: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是 ;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理由是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是铁元素还原成Fe2+ ,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

8、方程式是: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 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8、(17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

9、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molL-1H2O2Fe2+为以下实验作参考29836.00.30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98106.00.30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p-CP)= molL-1s-1解释与结论(3)实验、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4)实验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 。思考与交流(5

10、)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9、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H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从下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

11、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2CuSO4+4 NaHCO3= 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 5H2O=2 Cu(HCOO)24H2O+ CO2实验步骤如下:、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步骤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 。步骤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 (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甲酸铜的制备: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

12、,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 。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10、1942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他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如下:NH3+CO2+H2O = NH4HCO3;NH4HCO3+NaCl = 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CO2+H2O(1)“侯氏制碱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合成氨为放热反应,若从勒夏特列原理来分析,合成氨应选择的温度和压强是 (选填字母)。 a高温 b低温 c常温 d高压 e低压 f常压(2)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选填字母)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3)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欲制备碳酸氢钠,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第一位同学:将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