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华为手机问卷调查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8087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华为手机问卷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编》华为手机问卷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精编》华为手机问卷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精编》华为手机问卷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精编》华为手机问卷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华为手机问卷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华为手机问卷调查(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手机问卷调查 团队介绍 指导老师 窦彬团队 陈元光李建军秦隽皓胡江唐成皓王文杰沈亚男 研究缘起 华为手机作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 其在全球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据IDC 国际数据公司 报告 2012年华为智能手机在北美乃至全球的市场份额都位居全球手机品牌第四名且其发展趋势十分迅猛 然而华为手机仍然与其市场的领导者三星和苹果有一段距离 在当今时代 大学生是手机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 为了解大学生购买手机时的消费态度 以及大学生对民族品牌华为的认知态度 我们以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生群体为目标群体进行了相关调查 调查背景 如今在手机市场大学生是一个不可藐视的市场 各大手机品牌都与运营商或各大电商合作做面向大

2、学生的促销活动 不过我们也发现 在我们周围 用民族品牌华为的同学并不多 且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很多大学生的首选都会是苹果或三星 因此我们此次面向大学生做相关调查 主要是了解大学生对华为手机的态度 华为手机在大学生心中的总体形象 用华为手机后的看法或评价以及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 调查总体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 回收问卷170份 其中有效问卷170份 问卷设计与分析 问卷设计第一部分 调查影响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因素第二部分 调查使用过华为手机的大学生对华为手机品牌 属性 表现的认知第三部分 调查没有用过华为手机的大学生不用华为的原因第四部分 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分析 分析工

3、具与分析方法 分析工具 SPSS16 0ExcelWord分析方法 频数分析交叉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市场定位分析 华为手机问卷分析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消费态度分析使用过华为的大学生对华为的态度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分析结论与建议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性别 本次调查中 男女比例基本符合我们调查总体的男女比例 达到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 使用手机的价位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 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价位是在3000元以下 只有少数人使用的手机是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机 现在使用的手机品牌 现在使用最多的品牌是三星 其次为苹果 华为约占总人数的12 是否使用过华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四个人

4、中约有一个人使用过华为手机 这与上面现在使用华为手机的百分比12 有较大差距 说明在一段时间里将近一般的人放弃华为转向其他品牌 华为手机问卷分析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消费态度分析使用过华为的大学生对华为的态度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分析结论与建议 消费态度分析 对大学生购买手机的消费心态的因子分析 信度分析结果为0 867 KMO值为0 892 适合做因子分析 提取2个特征值 得到所有变量较高的共同值 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情况都较少 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因子提取效果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可知 大学生购买手机时的影响因素主要由手机品牌和通话效果两个因素解释 消费态度分析 1 在选择手

5、机时 我十分关注手机品牌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 有64 7 的人表示在购买手机时会关注手机品牌 只有约14 1 的受访者对此说法表示不同意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 我们得出在显著性水平0 05的情况下不同性别的人对以上说法的态度有显著差异 从上图中的交叉分析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女生比男生总体上更关注手机品牌 2 在选择手机时 我十分关注手机的通话效果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有约53 的表示自己在购买手机时会十分关注手机的通话效果 约21 的人对此说法表示不同意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 得出在显著性水平0 05的情况下不同性别的人对此说法的态度有显著性差异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知道 总体来说男生比女生更加关注手机的通

6、话效果即手机质量 消费态度分析结论 通过对消费态度的调查我们得出 大学生在购买手机时主要看手机品牌与手机质量 因此不仅仅是华为 所有手机企业如果想在大学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美誉度 从而提升其品牌价值 但前提是产品质量必须有保证 华为手机问卷分析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消费态度分析使用过华为的大学生对华为的态度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分析结论与建议 使用过华为手机的大学生对华为手机的态度 对使用过华为手机的大学生对华为手机的态度的因子分析 信度分析结果为0 909 KMO值为0 596 可以做因子分析 从33个因子中提取5个特征值 得到所有变量较高的共同值

7、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情况都较少 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因子提取效果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 使用过华为手机的大学生对华为手机的态度主要由5个因素解释 分别为 华为手机在我心中有很好的形象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信号都非常好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颜色十分丰富多彩 我认为华为手机是物超所值的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设计风格十分时尚 1 华为手机在我心中有很好的形象 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用过华为的总人数中只有44 的人对此说法持肯定态度 有21 的受访者表示华为在自己心中没有很好的形象 由此可以得知华为流失部分顾客是有原因的 如果说这21 的人 也有可能是56 的传播影响了他人的态度或行为 很可能导致华为进一步流失更多

8、的客户 所以华为在今后的营销活动中 一定要注重口碑传播以提高自己的美誉度 2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信号都非常好 从分析结果可知 认为华为手机的信号好的人约占总受访者中37 有约一般的人持模糊态度 说明华为手机的信号技术有待加强 3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颜色十分丰富多彩 以上数据统计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来说 有约77 的人对华为手机颜色丰富多彩的说法持不否定的态度 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得知 手机颜色是否丰富多彩对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及品牌价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这个结果可以斟酌采用 4 我认为华为手机是物超所值的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有83 的人表示华为手机是物超所值的 只有5 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赞同 说明

9、绝大多数人认为华为手机的性价比很高 这也是华为的竞争优势所在 5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设计风格十分时尚 受访者中有76 表示对华为手机的设计风格十分时尚的说法表示同意 只有5 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同意 此数据说明 华为手机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其外观十分时尚 符合大部分大学生的要求 华为手机问卷分析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消费态度分析使用过华为的大学生对华为的态度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分析结论与建议 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 对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的因子分析 信度分析结果为0 765 KMO值为0 695 可以做因子分析 从11各因子中提取3个特征值 得到所有变量较高的共同值 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情况

10、都较少 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因子提取效果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 对于有些大学生不使用华为手机原因主要由三个因子解释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硬件不好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售后和信誉不好 1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硬件不好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知道 认为华为手机不好的人只占受访者的11 因此认为华为手机的硬件不好不是大学生不使用华为手机的主要原因 2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知道 认为华为手机的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人占34 因此认为华为手机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是一些大学生不使用华为手机的重要原因 3 我认为华为手机的售后和信誉不好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知 只有12

11、的不知用华为手机的受访者认为华为手机的售后或信誉不好 因此此项也不是大学生不使用华为手机的重要原因 综上可知 一些大学生不使用华为手机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华为手机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因此针对此类客户 华为手机应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广告 人员 公共关系 促销等策略提高其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华为手机问卷分析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消费态度分析使用过华为的大学生对华为的态度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分析结论与建议 市场定位分析 观察邻近矩阵 也成相似矩阵 可知 华为与三星的相似度最高 从而华为可以借鉴三星的发展之道 走全方位机海战术 即高中低端都有 品牌带动品牌的发展战略道路 华为手机问卷分析 受访者

12、基本情况分析消费态度分析使用过华为的大学生对华为的态度不使用华为手机的原因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分析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论 1 消费心态通过对消费态度的调查我们分析出大学生在购买手机时主要关注手机品牌与手机质量 2 华为的优势在调查使用过华为手机的受访者中 我们得出华为的优势在于它的性价比比较高和外观设计十分时尚的结论 3 华为的劣势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 企业形象及知名度有待加强 信号质量有待提高 短期建议 促销活动网络推广广告公关活动 长期建议 分析手机市场的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 抛开价格因素 都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苹果的系统 三星的屏 而华为的竞争优势在于其价格较低廉 而在关系营销中我们知道利用价格来诱导顾客做出购买行为是属于最低级别的关系策略 所以 中国的民族品牌华为想与苹果和三星匹敌 在全球手机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 必须要有一个属于华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不单单是价格竞争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