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17250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精编》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精编》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精编》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精编》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

2、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一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 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二、工程内容:三、质量标准:1)符合国家、安徽省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 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四、工期: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

3、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四、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五、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一、 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二是确保工期目标。二、达到“三高”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高效率建设本工程;高水平建设本工程。三、坚持“四先”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配置来满足设计文件、满足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本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统一全体参建职工的

4、认识,不凭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把创优目标全面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四、狠抓重点、难点工程施工中始终把重点、难点工程放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放,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研究策划,优化选用,发挥我单位的综合优势,创一流水平。五、全过程监测、信息化施工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反馈施工全过程和各类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第二节、施工要点一、本工程以山地造林为主,工程施工必须参照山地造林工程的有关做法,以及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并应符合有关相应规定。二、在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时应首先对该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经认真分析其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研究其解决

5、方案,总结施工利弊因素,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三、为达到均衡,形成流水作业,减少作业期工种搭接的窝工现象,缩短结构施工周期的目的,配足各工种人数和各种材料设备,加快各区域分项工程的进度。四、本工程应抓紧土方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时应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切实加强各项准备及施工技术措施。第三节、施工准备一、 人员及物资设备准备1、施工队伍进场本工程的施工队伍将安排陆续进场,进场后由项目经理部统一安排,进行施工任务交底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使各队伍尽快投入施工。严格按照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的施工进度表进行各工种人员的搭配,做到既能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又不浪费人力资源。2、施工机械准备本工程中所需投入的工

6、程物资和施工设备,应根据工作需要按计划陆续进场。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见 附表一。施工机械选用:充足、精良的施工机具、设备及周围材料对单位工作能优质、如期交付使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满足施工需要,所需大、中型机械设备均由公司统一调度配备,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实际进度,提前落实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并在机械设备进场前后做好维修、保养和校验工作。3、质检仪器准备为确保工程质量,准备好必要的试验器具,并派有专人保管,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见 附表二。 4、苗木准备 公司近年来为了施工进度及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与种类繁多、质量优良的

7、苗木供应商签订了长期的供苗合同,确保在施工及养护期间苗木的及时供应。 5、施工现场准备 除按照施工安排组织机械设备器材,工程物资进场外,现场重点抓好供电、供水设备、场地平整,施工通道工作及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的建设等工作。 6、临时设施 1)施工用水、电 施工单位进场后立即和相关部门协商,尽快解决施工用水、电问题。 2)临时用房和材料堆场 各生产用房和材料堆场根据施工需要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搭建,除保证整洁、便于施工外,还需注意防火、防噪。 3)施工道路、围护 施工单位不会擅自在施工场地以外的路面上堆放土方或停放施工机械,中断交通,并能够处理协调好各种关系。 在施工场地外围设置临时围护,根据施工需要开

8、设道口,旁放置宣传标语和警示语。 二、施工技术准备 l、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包括班组长)熟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特殊规程,现场环境,做好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交底,指定专人做好土壤、建材检测、复试工作,由专人做好各工种的原始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留好书面数据、符合最佳标准。 2、会审 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详细阅读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图纸节点和尺寸,然后由项目部组织会审,分析汇总施工图中的技术难点,确保施工操作时精雕细刻。 3、交底 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按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的要求,项目部认真研究深入细化施工图或有关图纸,与建设方和设计

9、单位达成一致意见,集中技术力量进行图纸施工翻样,设立各技术工种岗位责任制。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 本工程是山地造林工程,主要是乔、灌木的种植和养护方案。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是保证该工程能够如期保质保量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现场情况我们确立以下方案。 一、施工工序划分: 乔、灌木栽植的施工工序: 清理场地一定点放线一整地挖穴一选树种一运苗一种植苗木一施基肥一施保水剂一踩实一浇水一覆土、覆塑料薄膜一养护管理 二、主要施工方法 l、定点放线 1)放线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只绳放线法:适用地形变化较小的平缓坡地。按图纸上已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中心线位置,放一根直

10、线(尺绳),根据作业设计书中对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绳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以此为基准,向左右两侧展开。 (2)标杆放线法: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进行放样,多在地形较为规则的造林地应用该方法。 (3)尺徒手定点放线:适用地形不规则的山坡。按图纸上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参照物,按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以此方法逐步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 (4)网放线法:适用于具有规则的植物构图要求的设计。先在图纸上以一定比例画出方格网,把方格网按比例定位到施工现场(多用经纬仪),再在每一个方格内按照图纸伤的相应位置进行尺绳法定点。 (5)在标定植

11、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示,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时重新放线标定。 2)复查标定 放线定点后应立即复查。不论采用何种放线法,各相邻栽植点误差,以设计书规定的株、行距为基准,平坡不大于5%,复杂山坡不大于15%。 2、整地挖穴 1)根据造林地条件,主要围绕保土蓄水、加厚土层的目标,采取工裎措施。我们主要运用鱼鳞坑整地和穴状整地2种局部整地方式。整地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现有灌、草植被,防止造成造林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1)鱼鳞坑整地 鱼鳞坑为半圆形坑穴,外高内低。鱼鳞坑规格,按短径和深坑,分l号:a80cm、h60cm;2号:a100cm、h80cm两种规格。 不

12、论何种规格,其堰顶宽(C)均30cm,用碎石和粘土砌筑牢固,不得用碎石摆垒。整地时鱼鳞坑要沿山坡等高线成行,坑与坑排列成三角形。(见图1) 图l鱼鳞坑结构图 (2)块状整地 植树穴规格,按穴口直径和穴深,按60cm、h60cm规格,植树穴底径0. 8,不准挖成圆锥或锅底形。 2)整地深度: 整地的深度主要按移栽苗木的规格、栽植方法、栽植地段土壤条件等确定。本工程不使用裸根苗。(1)带土球栽植的苗木,树穴或砌筑鱼鳞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于4050cm,树穴或砌筑鱼鳞坑的深度为穴坑直径的3/4。图1 (2)土壤粘重板结地段,树穴或砌筑鱼鳞坑尺寸按规定再增加20%。 (3)土壤疏松地段,树穴或砌筑鱼鳞坑

13、尺寸按规定的规格缩小10%。 3、土壤改良 1)土质调查检验 根据对造林地荒山的调查,土壤主要为褐土类,包括粗骨褐土、淋溶褐土和潮褐土三个亚土类。其中:山体中上部大多为石头裸露山地,主要为粗骨褐土亚类土层浅,土壤含水能力差;中下部主要为淋浴褐土亚类,土层较厚,质地粘,通透性差;山前谷地低处其代表土属为山於土,土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强,但质地粘重。对不符合植物种植要求的土壤,制定土壤改良方案。 (1)土壤改良的原则是: A综合治理,培肥土壤。 B全面改善土的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其生态活性。 C因地、因时、因树制宜的科学地运用具体的改良措施。 (2)土壤改良的措施是: A土壤深翻

14、:人工进行表土深翻。对于能就地平衡的地块,能不用机械施工的,则尽量不用。 B改善土壤结构:施入土壤胶合剂、腐殖酸等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土壤改良介质。 C进行化学改良:施化学酸性肥如过磷酸钾等。既可降低土壕PH值,又可改善土壤结构。4、选树种 1)树木的选择原则: (1)考虑到树木原生长条件和定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2)选择壮龄的树木,若树龄太大,移植后不久就会衰老,很不经济;而树龄太小,绿化效果又较差,所以要考虑能马上起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又要考虑移植后有较长时期的保留价值。 (3)选择生长正常的树木以及没有感染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树木。 (4)选树时还必须考虑移植地点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移植地的地形应平坦,坡度不大,过陡的山坡,根系分布不正,不仅操作困难且容易断根,不易起出完整的土球,因而应选择便于挖掘处的树木,最好使运输工具能达到树旁。 (5)树木的挖掘与泥球的包扎:泥球的质量对乔木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一定要保证泥球的完整。 (6)选用符合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规格要求的苗木。保证苗木分支点整齐、树冠圆满,整齐一致。 2)在非适宜季节种树,需要选择合适的苗木才能提高成活率。选择苗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