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17214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378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78页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78页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78页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78页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线设计细则(3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 JTG T D20 200X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 JTG T D20 200X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总校稿 总校稿 200X 发布 200X 实施200X 发布 200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1 前言 根据交通部 关于下达 2004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厅 公路字 2004 165 号 精神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的编制工作开始立项实施 我 们随即联系参编单位成立编写组 按照 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管理导则 的要求 制定编制大纲报部 2006 年 5 月 23 日 交通部公路司在西安

2、主持召开了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编制大纲审查会 编写组根据会议精神 确定了为编写细则所配套进行的 公路 路线运行速度设计方法 和 山区高速公路平均纵坡研究 等专题研究 对编制 大纲进行了修改 补充和完善 并于 2006 年 8 日 16 日将修改完善后的编制大纲 报部 在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初稿完成后 2007 年 3 月 30 日 编写组在西安组 织召开了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初稿协调会 通过对 细则 初稿存在问题的分 析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 明确了进一步修改的原则 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 2007 年 7 月 18 日编写组在西安召开了 细则 配套的 2 个专题研究项目 公路路线 运行速度设计方法

3、和 山区高速公路平均纵坡研究 审查会 将专题研究结论 吸收到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的编写中 完成了 细则 征求意见稿并开始广泛 征求意见 2008 年 5 月 28 30 日 在西安召开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送审稿院 内初审会 2008 年 8 月 9 13 日 在西安召开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送审稿院内 终审会 2008 年 12 月 3 5 日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在西安组织召开了 公路路线 设计细则 送审稿 审查会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的细化 扩展 延伸和补充 在编写和专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 采纳吸收了 2000 年以来交通部公路司组织的

4、 公路通行能力研究 高速公路 运行速度设计方法与标准 和 公路货车停车视距 等 10 多项相关研究成果 为送审稿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请各有关单位在应用中 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函告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 63 号 邮编 710075 以便下次修订 时参考 2 参加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编写单位及编写组成员 主编单位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长安大学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写组人员如下 主 编 霍 明 副主编 王安惠 廖朝华 杨少伟 周荣贵 秘 书 王安惠 叶 莉 罗满良 成 员 丁小军 任艺宏 林宣

5、财 张永刚 高宣德 王 佐 许金良 张碧琴 杨崇民 李宏斌 杨晓东 郭腾峰 李祝龙 汪继泉 徐邦凯 王家强 叶 莉 罗满良 1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 符号 2 2 1 术语 2 2 2 符号 3 3 公路功能与分级 4 3 1 公路功能 4 3 2 公路技术分级 5 3 3 公路等级选用 5 4 设计控制因素 7 4 1 设计车辆 7 4 2 交通量换算 7 4 3 设计速度 7 4 4 交通流特性参数 8 4 5 服务水平 10 4 6 公路接入 12 5 总体设计 14 5 1 一般规定 14 5 2 总体设计的基础工作 14 5 3 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15 6 公路路线方案研

6、究 18 6 1 一般规定 18 6 2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走向方案研究 18 6 3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路线走廊方案研究 22 7 选线 25 7 1 一般规定 25 7 2 选线 定线原则 26 7 3 选线 定线要点 27 8 平面设计 40 2 8 1 一般规定 40 8 2 平面线形要素 40 8 3 平曲线超高 41 8 4 平曲线加宽 46 8 5 平曲线长度 47 8 6 视距 48 8 7 回头曲线 53 8 8 线形设计 54 9 纵断面设计 60 9 1 一般规定 60 9 2 纵坡 60 9 3 坡长 62 9 4 合成坡度 63 9 5 竖曲线 63 9 6 爬坡

7、车道 64 9 7 避险车道 66 9 8 线形设计 69 10 横断面设计 72 10 1 一般规定 72 10 2 车道 74 10 3 硬路肩 77 10 4 土路肩 79 10 5 路拱横坡 79 10 6 中间带 80 10 7 缘石 82 10 8 边坡 82 10 9 护坡道与碎落台 82 10 10 排水构造物 83 10 11 辅道与外分隔带 84 3 10 12 公路建筑界线 84 10 13 公路用地范围 87 10 14 横断面设计 87 10 15 路基 桥梁与隧道的横断面过渡 88 11 平 纵 横综合设计 89 11 1 一般规定 89 11 2 平 纵 横综合设

8、计的原则 89 11 3 平 纵 横综合设计的工作步骤 92 11 4 平 纵 横综合设计检验 93 1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94 12 1 一般规定 94 12 2 平面交叉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95 12 3 平面交叉设计应收集的基本设计资料 95 12 4 设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 96 12 5 平面交叉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103 12 6 平面交叉口设计 113 12 7 其它设计要点 132 13 公路与铁路 乡村道路 管线等交叉 141 13 1 一般规定 141 13 2 公路与铁路交叉 141 13 3 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 144 13 4 公路与管线等交叉 146 14 立体交

9、叉 149 14 1 分离式立体交叉 149 14 2 互通式立体交叉 151 14 3 互通式立交运行影响因素 159 14 4 设计交通量与交通容量 165 14 5 匝道设计 166 14 6 匝道端部设计 179 4 14 7 收费广场几何设计 215 18 8 其它设计要点 201 15 环境保护设计 204 15 1 一般规定 204 15 2 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 204 15 3 取弃土及临时占地的环境保护 206 16 公路景观设计 209 16 1 一般规定 209 16 2 公路景观设计要点 209 17 公路改扩建设计 213 17 1 一般规定 213 17 2 公路改

10、扩建总体设计 214 17 3 改扩建方案的比选和论证 214 17 4 公路横断面 215 17 5 公路平面 215 17 6 公路纵断面 217 17 7 线形设计 218 17 8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 218 17 9 公路改扩建的施工方案及交通组织 219 17 10 相关设计要点 220 18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222 18 1 一般规定 222 18 2 交通安全设施几何设计要点 222 18 3 服务设施设计 226 18 4 管理 养护设施设计 230 19 路线设计安全性检验 241 19 1 一般规定 241 19 2 安全性检验内容 241 附录一 本细则用词说明

11、 254 5 附录二 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 255 附录三 公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与应用 264 附录四 公路路线运行速度设计方法 272 附录五 条文说明 291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总校稿总校稿 1 1 总则 1 总则 1 0 1 为准确理解和执行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和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提 高设计水平 保证设计质量 制定本细则 1 0 2 本细则适用于新建或改 扩 建的各级公路 1 0 3 公路路线设计应贯彻 以人为本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的设计原则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1 0 4 公路路线设计应倡导全寿命周期设计思想 处理好公路路线设计与建 设 运营管理 养护维修的

12、关系 1 0 5 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功能 交通量 及其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 用 并考虑综合运输体系以及项目影响区的产业布局 正确选择技术标准 确定 公路等级 路线走向 走廊和主要控制点 提出建设规模 为项目立项提供依据 1 0 6 在深入调查沿线地形 地质 水文气象 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建筑 材料等资料的基础上 选择路线方案 确定路线线位 合理运用技术指标进行公 路路线设计 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1 0 7 深入调查了解项目沿线城镇 土地利用 铁路 航道 水利 管道 矿产 电力电讯 文物 自然景点等基础资料和发展与保护规划 并协调处理好 相互关系 综合协调路线与路基路面 桥涵 隧道 交叉 交

13、通工程和环境景观 等相互关系 提出总体设计方案 保证设计的完整性 系统性 先进性 1 0 8 协调工程项目与周围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 构建和 谐的路域环境 1 0 9 建立工程项目数据库 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养护运营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和基本平台 1 0 10 路线设计应在遵守标准 规范的前提下 积极应用被实践证明已经成 熟的新理论 新方法 新技术 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1 0 11 公路路线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除应符合本指南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交 通运输部现行的有关标准 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总校稿总校稿 2 2 术语 符号 2 术语 符号 2 1 术语 2

14、1 术语 2 1 1 公路功能 highway functinal 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2 1 2 运行速度 V85 operating speed 在天气良好 路面干净而潮湿 自有流状态下 路段上第 85 位的车辆行 驶速度 2 1 3 期望车速 expecting speed 对于给定的公路条件 在自有流状态下 85 的驾驶员所期望达到的行车速 度 2 1 4 V C 在理想条件下 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基本通行能力是四级 服务水平上半部的最大交通量 2 1 5 平面交叉 intersection at grade 公路与公路 或其他线形工程 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交叉 2

15、1 6 信号控制交叉口 intersection of signal control 采用交通信号控制灯方式 对平面交叉路口的交通流实施动态控制和调节 2 1 7 主路优先权 priority of chiefly road 在主 次公路相交的交叉口 主路车辆可优先通行 次路车辆必须减速或停 车让行 2 1 8 U 形转弯 U turning 为了分散交叉口的冲突点 利用壶柄式 环形等匝道 间接实现车辆左转弯 或折返运行的方式 2 1 9 岔数 number of byroad 以交叉口为参考点 公路分岔的条数 2 1 10 道口 railroad crossing 公路与铁路平面相交处的总称

16、 也称铁路交叉口 2 1 11 瞭望视距 sight distance of outlook 汽车驾驶员 或列车司机 在距道口规定距离处 能看到两侧铁路上列车 或 公路上汽车 的通视范围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总校稿总校稿 3 2 2 符号2 2 符号 2 2 1 交通量 PHF 高峰小时系数 Q 小时交通量 veh h Q15 在高峰小时内高峰 15 分钟期间的交通量 veh 15 分钟 DDHV 定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veh h AADT 预测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veh d D 方向不均匀系数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2 2 2 速度 V 设计速度 km h V85 运行速度 km h 2 2 3 曲线参数 R 曲线半径 m L 曲线长度 m T 曲线切线长度 m E 曲线外距 m A 回旋线的参数 r 回旋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半径 m 2 2 4 曲线超高 ih 超高横坡度 横向力系数 Lc 最小超高过渡段长度 m B 旋转轴至行车道 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的宽度 m i 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 2 2 5 避险车道 Z S 避险车道长度 m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