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168318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编》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编》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编》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编》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分析 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上半年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辉煌的诺基亚因为产品竞争力优势的丧失 不得不面临被收购的命运 没有产品 就没有企业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企业竞争力三角模型 产品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 管理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三角模型1 产品竞争力2 管理竞争力3 市场竞争力三者相辅相成 离开了谁 企业均不可能基业常青 企业的竞争力 苹果 三星 华为 微软 飞利浦 丰田 福特 英格索兰 艾欧史密斯等等世界一流的企业莫不是以卓越的产品竞争力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没有优秀的产品 成为一流的企业就只是一个梦或是昙花一现而已 如果没有产品竞争力作为基础 市

2、场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就缺乏稳固的根基 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企业竞争力的三角模型1 产品竞争力2 管理竞争力3 市场竞争力三者相辅相成 离开了谁 企业不可能基业常青 企业的工作流程图 供应商 经营战略与经营计划 人事 财务 基本业务 开发与设计 制造 成本与品质 采购 原料库存 产品库存 销售 客户 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QCDQ Quality质量C cost成本D delivery交期 质量包含了服务 产品流程是工厂核心竞争要素的基础 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研发 我们的现状 中国一流产品的研发流程设计评审制造工程是新产品成功的关键DFMEA PFMEAQFD世界一流产品的研发流程 Co

3、ntent 一中国一流产品的研发流程 新研发产品市场表现 新产品决定公司发展的成败 研发质量控制系统流程图 产品研发12步骤 研发提案 产品构想 基本设计 详细设计 研发试制 产品化计划 生产准备 销售准备 样机试制 小批量试产 量产 开发评审 可行性评审 构想设计审查 详细设计审查 最终设计审查 成本评审 样机评审 小批量评审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产品 1 2 5 3 4 6 7 8 10 11 12 服务准备 9 严谨的研发设计流程 客户反馈 1 研发提案 研发构想调查 研究 市场信息收集 分析在制品市场情况调查类似产品的调查是否有特许审批的调查法律 法规 产品责任问题及

4、其他有影响的调查 输入 1 新产品市场调查报告2 类似产品市场调查报告3 研发主题审议规定 研发评审 输出 忽视此点 所有的工作和投入都是徒劳的 对产品将有可能带来致命影响 2 产品构想 需要的动向及价格 销量的预想产品特点的创新必要的研发技术及其现实性的探讨 技术研发计划必要的生产能力探讨必要的销售能力探讨必要的售后服务技术的研讨生产分担的假设决定采购预算的探讨研发计划的制订重要品质机能和目标性能的决定成本目标的设定研发资源的分配研发计划表的设定 产品式样生产可行性评价研发决定报告 输入 可行性评审 输出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3 基本设计 产品式样 分类 基本尺寸的

5、决定基本设计图的制作各种技术计算有关安全性能商品性的确认类似设计信息 输入 1 设计标准书 2 设计计算规则 3 安全检查规则 构想设计审查 输出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4 详细设计 详细品质设计详细技术计算部件 接合部位可靠性的检查安全性检查防止类似产品不适宜再发生对策的确认公差设计 输入 详细设计审查 1 质量表制作手册2 设计计算规则3 可行性检查表4 安全性检查规则 输出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5 研发试制 研发试制设备的准备试制部件的检验 质量确认试制机能 性能试验及改进对策实际使用条件的妥当性确认及改进对策生产上问题的探讨 工序设计前

6、期的反馈可靠性试验及改进对策售后服务实验及改进对策产品成本的探讨及降低成本对策型式试验特殊特性的确定和监控关键特性特性的确定和监控 输入 最终设计审查 1 用户使用试验实施大纲2 耐久性试验实施大纲3 安全性检验标准4 成本表5 型式实验规定6 特殊特性 关键特性表8 DFMEA7 生产准备和销售准备的设立 输出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6 产品化计划 产品质量规格的决定产品检验规格 部件 材料检验规格的设定包装规格的设定目标产品成本的设定销售时间 销售价格 销售预定数量的决定QFDDFMEA可靠性计划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7 生产准备 一内外部

7、生产的划分采购品 外协件调配计划重要品质 要求质量事项的设定外协承包商的设定采购价格 采购数量的决定部件 材料检验项目 检验要领书的制作二生产工序设计生产 检验设备的设计 调配工序控制计划的设定样品的制作工序检查项目 检验指导书的制作最终检查项目 检验指导书的制作作业准备指导书 BOM的制作QC工序表的制作作业标准书的制作作业者教育培训生产成本评价 输入 输出 供应商一览表成本一览表购买设备一览表工序控制计划表样品制作要求工序检验项目计划最终检验项目计划QC工序表作业指导书手册作业培训手册生产成本评估表PFMEA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8 销售准备 确认产品特点确认销售

8、时期拟订和研讨销售预算 销售方案制造广告宣传计划书 广告宣传物制作销售支援资料用展示 实际演示出PR规划销售网点 销售渠道和销售人员 1 销售计划书制作要领2 广告标识标准3 产品型式制作标准4 展示 演示实施要领 输入 输出 实施部门 销售部门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9 服务准备 制作技术资料 服务后援资料服务工具的设计 制作和分配服务技术教育培训配件一览表 价格表推荐配件一览表筹措 配送推荐配件维修用配件配置计划通过新产品研讨会将产品知识普及到销售 服务人员 输入 输出 1 服务资料制作标准2 服务用工具开发标准3 售后服务技术员配置标准4 安装作业标准5 推荐配件

9、制作要领6 筹措 配送推荐配件维修配件配置标准 实施部门 售后服务部门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10 样机试制 首件零部件进料检验首件组件的加工 工序检查首件装配检验首件过程问题及探讨解决设计 采购品 外协品 生产设备 工序能力 技术标准 检验标准 作业标准QC工序表作业人员培训首件的处理方法确认制造成本 输入 输出 1 样机零部件进料检验标准2 样机过程检验标准3 样机作业标准4 样机技术标准5 样机作业人员培训标准6 首件样机合格证书7 样机制作成本表8 PFMEA 样机评审会议 实施部门 设计部门 制造部门 工艺部门 质量部门 成本部门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

10、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11 小批量试产 试产零部件进料检验试产组件的加工 工序检查试产装配检验试产过程问题及探讨解决试产过程的设计 采购品 外协品 生产设备 工序能力 技术标准 检验标准 作业标准试产QC工序表试产作业人员培训确认制造成本过程能力分析防错技术运用 输入 试产总结评审会议 1 试产零部件进料检验标准2 试产过程检验标准3 试产作业标准4 试产技术标准5 试产作业人员培训标准6 试产件合格证书7 试产件制作成本表8 PFMEA9 ControlPlan10 Cpk11 防错 输出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12 量产 输入 量产总结评审会议 输出 量产零部件进料检验

11、量产组件的加工 工序检查量产装配检验量产过程问题及探讨解决量产过程的设计 采购品 外协品 生产设备 工序能力 技术标准 检验标准 作业标准量产QC工序表量产作业人员培训确认量产制造成本过程能力分析 1 量产零部件进料检验标准2 量产过程检验标准3 量产作业标准4 量产技术标准5 量产作业人员培训标准6 量产件合格证书7 量产制作成本表8 PFMEA9 Cpk分析 12个步骤 8次研发评审 做中国一流的新产品 二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 对设计要求事项及替代设计进行客观评价在设计阶段就明确加工和装配工序的要求在设计 开发阶段便强化对潜在故障或不安全的考虑提供更多开发计划 试验计划必需的信息明确设计改进

12、项目对顾客需求 成本造成的影响程度 并决定其优先次序明确降低风险的推荐事项及必要的对策 并通过设计评审使其实施明朗化市场的质量问题 设计变更 新设计的开发等 彼此间相互提供开发上必要的信息通过系统地实施DFMEA 设计评审可以防止非预期的设计问题以及因设计原因造成的事故和损失 目的 设计评审类别及过程 概念设计评审ConceptualDesignReview中期设计评审IntermediateDesignReview最终设计评审FinalDesignReview 设计构思 详细设计 生产设计 样品制作 小批量产 批量量产 概念DR 中期DR 中期DR 中期DR 最终DR DR DesignRe

13、view DR的专业职能及责任 DR检查表 三制造工程是实现产品的关键 德国产品的装配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从制造工程角度分析有哪些问题 制造工程工序手册 系列产品质量控制手册 世界一流企业 四FMEA DFMEA设计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DFMEA是事先分析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的方法 由1949年美国军方创建 后被美国宇宙航空航天局 NASA 采纳改进 1970年代被开始用于汽车工业 是设计阶段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重要工具在设计阶段引入DFMEA能大大的降低产品的不良成本 提升新产品开发的进度 提升效率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分析零部件 子系统 系统等各层次有可能会发生的缺陷 从而提前采取改进措

14、施 在产品加工图样全部完成之前完成 并随新产品开发进度时时更新 产品质量问题70 80 以上是设计质量决定的 DFMEA实施的10个步骤 列举能考虑到的故障模式探讨故障模式发生时的影响探讨故障的原因及故障的机制评价故障模式发生的频度评价影响的严重程度评价发生故障模式的探测度计算风险优先顺序数RPN提出改进措施决定改进措施的责任人及完成期限定期重新评价 产品质量问题70 80 以上是研发质量决定的 DFMEA使用要点 在新产品设计图纸完成前严格实施DFMEA 重点集中在容易出现问题之处 包括吸取过往产品教训 不仅探讨功能性和安全性部件 从各零部件 子系统和整体系统来考虑故障模式的影响 重点在于改进措施和控制方法 设计更改时须进行更新评估 发挥团队作用 不断熟练 不断提升 训练员工 产品质量问题70 80 以上是研发质量决定的 五QFD 六NPI 做世界一流的产品 NewProductIntroduction NPI做世界一流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