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167570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 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详解】DNA初级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

2、,只要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A. 甲乙乙丙C. 甲乙,且乙丙D. 甲丙【答案】A【解析】【分析】1、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细胞间水分流动方式是渗透作用,动力是浓度差。【详解】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水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运输,而水的浓度越高,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水运输的方向就是低浓度溶液到高浓度溶液。由于水运输的方向是甲乙,所以乙细胞液浓度甲细胞液浓度;由于水运输的方向是甲丙,所以丙细胞液

3、浓度甲细胞液浓度;由于水运输的方向是乙丙,所以丙细胞液浓度乙细胞液浓度。因此,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甲乙丙。故选A。【点睛】抓住分析关键:水分子渗透作用的方向是低浓度高浓度。3.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 降低室内CO2浓度B. 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C. 增加光照强度D.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答案】A【解析】【分析】在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过程中,可以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或白天的时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室内CO2浓度等均有助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以提高产量。【详解】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面积、增加光

4、照强度、增大CO2的浓度、合理保持昼夜温差、适当提供充足的无机盐供应等等,A正确。故选A。4.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B. 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C. 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D. 细胞体积小,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 (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详解】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正确; B、细胞的表

5、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正确; C、细胞体积的大小与生物个体大小没有直接关系,错误; D、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就大, 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正确。故选C。5.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 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个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

6、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详解】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错误;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成熟的生殖细胞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通常,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 核膜、核仁消失B. 形成纺锤体C.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D. 着丝点(粒)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

7、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末期产生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有中间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部位形成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进而形成了两个子细胞。【详解】A、核膜、核仁消失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A错误; B、纺锤体形成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都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B错误;C、动物细胞有中心粒,有丝分裂前期在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这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

8、裂的区别点,C正确;D、着丝点(粒)分裂也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7.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细胞处于A. 有丝分裂中期B. 有丝分裂后期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

9、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据图分析,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8.同源染色体是指()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 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

10、一条来自母方,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减数分裂过程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项正确;形态特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项错误;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3号染色体,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但也要注意如D选项“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虽然与概念中说法相同,但还要明确同源染色体是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一号染色体。9.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 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B.

11、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C. 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D. 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A正确;B、C.一个四分体只含有两条染色体,BC错误;D.非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不能称为四分体,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细胞

12、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掌握四分体的概念,确定其中的数量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 42、84、84B. 84、42、84C. 84、42、42D. 42、42、84【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

13、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会有21个四分体,由于此时经过了DNA复制,所有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84个,染色单体数等于DNA的数目,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随着DNA的增加而增加,染色体数目为依然为42个,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个,B正确。故选B

14、。1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 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B. 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D.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维持了亲代与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稳定;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结合在一起,使子代具有亲代双方

15、的优良特性,有利于物种适应生存环境。【详解】由分析可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重要作用,即C正确。故选C。12.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A正确。13.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A.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 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