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大全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67432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精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精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精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精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大全(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方超市选址方案一、零售业发展现状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的零售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使零售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而且对整个流通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90年的830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5842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每4年左右就要翻一番,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2、连锁经营方式成功导入,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的业态形式层出不穷,近几年连锁经营在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很快,并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2003年底,

2、全国各种形式的连锁公司已达5000多家,经营网点100000多家,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逐年提高,2003年增长52%。1996年上海、北京连锁企业实现的销售额占当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18%。3、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被零售业率先采用,并向整个流通业传播,POS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国内以流通社会化、现代化和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革命。零售业作为流通的最终通道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和主导化趋势日益明显,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已连续三年超过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国内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

3、经济增长由原来的投资驱动、生产导向逐渐转向消费驱动和市场导向,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作用增强。从发展角度看,中国零售业的变革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活跃人口(即人均年收入800美元以上居民)数量的增加,国内零售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变化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内涵也会更加丰富。二、企业概况大方株式会社是日本的一家大型零售企业,是日本国内的大型零售类企业。早在1994年,日本大方就在中国大陆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设了数家分店,由于大方超市具有货物全,深入社区等特点,开业以来,在各地都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大方于1995年进入双水市,并于当年建立了3

4、家分店。大方超市槐花路店成立于2000年,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淡季客流量为1500人左右,日常客流量为2000-3000人,高峰期时达5000-6000人。和大方所有分店一样,这是一家货物品种齐全的中型综合类超市。该超市的周边是居民密集区,附近又没有大型的综合类超市。因此,自开业以来,渐渐成为了附近居民购物的首选地。同时,又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发展。现在在大方超市的附近,已经形成了一个别有特色的以大方超市为中心的商业圈。大方超市和沃尔玛、麦德龙等国际著名大型超市相比,在货物品种方面和价格方面毫不逊色,同时,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点。首先,很多大型超市受其规模限制只能选在郊区等居民稀少,地价较低

5、的地区开店,影响了居民购买。而大方超市分店一般以中型店面为主,使得该超市可以深入居民聚集区,“开在居民最需要的地方”,更加方便居民日常商品的就近购买,吸引了很多购买力。其次,大方超市背后的大方株式会社,为了保证货物的质量和价格,一般采用集团采购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招投标,选取最低价的供货商,这种方式使成本能够控制在最低。这些因素使得大方超市能在家乐,麦德龙,沃尔马等大型超市的包围下生存且不断发展。三、大方超市的选址规划(1)商圈理论周围有多少潜在顾客才可开设1家超市2000户的住宅小区可还设1家600-800平方米的小型超市;10000户的住宅小区可开设1家2000平方米的中型超市。小型超市

6、(120-400平方米)选址的理想地点: 小型超市的店址一般设在居民聚集区或小型商业区,顾客步行10分钟 ,乘或骑车几分钟就可到达。中型超市(400-2500平方米)选址的理想地点:中型超市的店址一般选在都市中小型的商业区,距离居民区只有步行10分钟或驾车5分钟左右的距离,还配有停车场及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停车位。大型超市(2500平方米以上)选址的理想地点:大型超市一般选址于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商业区,顾客流量大,购买频率高,有利于实现超市低价格、大销量的营销策略。一般应配备大型的停车场,还必须配备自行车和摩托车存车处。大方超市槐花路店位于双水市双桥道与湖山路交口,距这一地区的主干道闽江道仅百

7、余米。它的对面就是公交26、78、38路的总站,又有303、374、367、904 、5路在此设有停靠站,交通便利,便于市民光顾。它的东面、南面、西面有天秀里、地秀里、星光花园等十余处居民居住地,居民需求量大、购买力强。并且他们中以中青年的居民为主,他们除了为自己消费外,还为其子女消费。它的后面就是湖山路中学,西面以及东北有两所高校。这使它在商品采购上除以日常生活必需品外,还要有适当的前卫商品及文教用品。同时在它的周围又没有大中型超市与之并存,主要是零星的小贩和杂食店。(2)大方超市与其它大型连锁超市的选址对比分析 国外的大型超市在进入一个新地方的时候,一般都只派1个人来开拓市场。例如,家乐福

8、在进驻台湾时只派了1个人,到中国内地也只派了1个人。9月11日,家乐福的企划行销部总监罗定中用这句令记者吃惊不已的话做他的开场白。罗解释说,这第一个人就是这个地区的总经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一位本地人做他的助理。然后,这位空投到市场上的光杆总经理,和他惟一的员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市场调查。他们会仔细地去调查当时其它商店里的有哪些本地的商品出售,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应商谈判,决定哪些商品会在将来家乐福店里出现。一个庞大无比的采购链,完完全全从零开始搭建。二者的相同点是:第一,就是计算商圈内的人口。传统的商圈分析中,需要计算所有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产品线组成和单位面积销售

9、额等情况,然后将这些估计的数字从总的区域潜力中减去,未来的销售潜力就产生了。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对手的竞争实力,所以有些商店在开业前索性把其它商店的短板摸个透彻,以打分的方法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比如环境是否清洁,哪类产品的价格比较高,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如何等,然后依据这种精确制导的调研结果进行具有杀伤力的打击。中国目前并没有现有的资料(GIS人口地理系统)可资利用,所以店家不得不借助市场调研公司的力量来收集这方面的数据。有一种做法是以某个原点出发,测算5分钟的步行距离会到什么地方,然后是10分钟步行会到什么地方,最后是15分钟会到什么地方。根据中国的本地特色,还需要测算以自行车出发的小片

10、、中片和大片半径,最后是以车行速度来测算小片、中片和大片各覆盖了什么区域。如果有自然的分隔线,如一条铁路线,或是另一个街区有一个竞争对手,商圈的覆盖就需要依据这种边界进行调整。然后,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计算这片区域内各个居住小区的详尽的人口规模和特征的调查,计算不同区域内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许多指标。第二,就是需要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的商圈的竞争情况。如果一个未来的店址周围有许多的公交车,或是道路宽敞,交通方便。那么销售辐射的半径就可以大为放大。根据这些小区的远近程度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二者的不

11、同点主要体现为:大方属于小型连锁超市;而家乐福属于大型连锁超市:小型超市的店址一般设在居民聚集区或小型商业区,顾客步行10分钟 ,乘或骑车几分钟就可到达。而大型超市的选址更为复杂,我们在这里不做详细阐述。思考题:1. 根据上面所描述的大方超市的选址决策,试分析其决策是否合理,并总结出决定选址规划的因素有哪些,还有哪些因素它还未考虑?2. 如果你作为一家与大方超市相类似的超级市场的市场部主管,你在进行一家新店选址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某特殊钢材股份有限公司选址方案一、行业背景:2004年我国生产钢27279.79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生产生铁25185.05万吨,增长24.12%;生产钢

12、材(含重复材)29723.12万吨,增长23.29%。2004年按钢计算的直观消费增长率由2003年的25.8%降到了10.71%。根据我们对社会钢材库存的调查,由于社会库存的大量减少,钢材实际消费增长率在13%左右,比上年回落12.8个百分点。由于2004年钢材、钢坯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把净进口钢材和净出口钢坯折算成钢全年净进口约1383万吨,比2003年的净进口钢3655万吨,减少2272万吨,下降62.16%,即2004年增加的钢产量中有45%是用于顶替进口和扩大出口的。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一方面说明这几年钢铁工业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的,卓有成效的,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钢铁工业进

13、一步扩大产能的空间比以前缩小了。对我国钢铁行业而言,200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历史性转折关键的一年。2005年我国钢产量将达到或超过3亿吨,这将是一个历史的大跨越。它标志着今后的发展必须更加谨慎,必须由注重数量的增长,转向更加注重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二、公司隶属的某特钢集团简介于2003年3月完成重组的某特钢集团聚集了老工业基地三家最著名的特钢企业(A、B、C),这一具有突破性的联合重组,被人们形容为伸开的指头握成了一个拳头。重组后的该集团,运转仅一年,就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集团工业总产值比重组前的2002年增长了50%,钢产量突破120万吨,销售

14、收入增长40%。重组后,集团引入原A集团公司的改革和管理模式,并加快整合市场资源,仅一次统一公开招标采购耐火材料就降低18%的采购成本。原A集团加工能力大于冶炼能力30万吨,而原B集团冶炼能力则大于加工能力30万吨,如果两家各自进行配套改造至少需要十几亿元。现在通过每月从B调1万吨钢坯到A,使两个企业的设备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集团下属某特钢连轧厂1995年从意大利引进的连轧机控冷设备,由于工艺原因,达不到设计能力,一直成为连轧厂生产的“瓶颈”,集团成立后被一举突破。去年,该特钢股份公司质量损失金额同比下降幅度超过80%。通过改造,这条线生产的油杆钢将从过去的C级提高到高档的H级。今后,公司将通

15、过技术创新,加快品种的结构调整,从而提高连轧线生产的轴承钢、汽车用钢等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品牌地位。三、企业简介某特殊钢股份公司(原某钢厂)始建建于1937年,是我国大型特殊钢重点企业和军工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现隶属于某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建国后,该公司先后为我国冶炼出了第一炉不锈钢,第一炉超高强钢,第一炉高速钢,第一炉高温合金。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导弹、第一艘潜水艇和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工程提供了大批关键的特殊钢新型材料。现承担国家黑色冶金工业科研项目、重点航天航空材料用量的50%以上。公开发行股票1.2亿股,募集资金633,920,000元,投入到2号超高功率电炉

16、技术改造项目、6000标准立方米制氧机技术改造项目及银亮材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公司主要从事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不锈钢及温合金等特殊制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工艺装备有50/60吨超高功率电炉、60吨LF/VD炉外精炼炉、一机四流合金制方坯连铸机和24架合金钢连轧机组成的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四位一体”短流程合金钢棒材生产线;有30/60吨VOD/VHD炉外精炼炉、八五零和六五零轧机,精快锻机、方扁制精轧机及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公司目前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有密集的高科技人员,其生产研究与开发囊括了特殊钢的高新领域,具备年产特殊钢85万吨、特殊钢材65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四、企业的选址决策该公司在选址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能源优势 公司主要实体钢厂采用电炉冶炼工艺,对电力资源需求量大。因而选择在其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