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166039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精编版(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学习目标 1 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及相关术语 2 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 规范答题 1 诗歌鉴赏三环节 读懂诗歌 审清题意 答出规范 2 答题三步骤 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一手法的 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表达技巧 一 鉴赏修辞手法二 鉴赏表达方式三 鉴赏表现手法四 鉴赏结构技巧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 命题者往往将 表达技巧 写作特色 写作技法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 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 答题要看清楚 不要被迷惑 一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 一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考的 比喻

2、 对比 拟人 夸张 常见的 借代 对偶 双关 互文 反复 设问 反问 铺排 通感 1 比喻作用 突出事物特征 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望洞庭 2 对比 对照 常见的对比 有动静对比 虚实对比 今昔盛衰的对比 哀与乐的对比等 作用 使语言色彩鲜明 事物的性质 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3 比拟 作用 引发读者联想 使描写的人事物更加形象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杜甫 4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 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 使语言简练 含蓄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如梦令

3、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 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作用 增加内容含量 使语言表达含蓄 幽默 加深寓意 给人以深刻印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 6 互文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参互成文 合而见义 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作用 内容上相互补充 行文简洁 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7 反复 能突出思想 强调感情 加强节奏感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

4、疾 丑奴儿 8 通感 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 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 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 阿房宫赋 答案 韦诗 比喻 以烛喻月 形象地表现出山月皎洁 宛如夜烛相伴 照人无眠 赵诗 借代 借 晕 代月 晕 配以 冷 突出月夜寒意袭人 晕 又预示天气变化 引出下句 答案 首联写 山 和 溪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包裹着积雪的山峦 起伏绵延 像一道银色的屏风 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 形象地展示了一幅春日将临的明丽画面 答案 拟人 燕雁随季节而飞的 无心 暗示了词人自己无心机 纯任天然 第三句写山峰似呈清寂愁苦之色 第四句写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雨

5、意 描绘出了雨意酣浓 垂垂欲下的江南烟雨风景 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无情物着上了有情色 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 答案 第一问 比喻 全诗句句设喻 一句一景 千姿百态 气象雄伟 对偶 如一 二两句对偶 三 四两句对偶 五 六两句对偶等 比拟 如说新月 学 扇 排比 开头四句写长江 淮山 江帆和山泉 四个排比句 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夸张 白如练 青如淀 疾如箭 飞如电 等 既是比喻又有夸张 第二问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二 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 抒情 议论 记叙 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正面侧面 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 感官的描绘

6、色彩点染 白描或细节描写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叙事抒情 用典抒情 点面结合 借古讽今 一 描写角度与顺序 高低 俯仰及远近高低顺序 感官 视觉 色彩 听觉 视听结合 嗅觉 味觉 触觉 技巧 正侧 动静 虚实 点面 白描 细节描写 描写a 描写角度 上下 远近 俯视仰视b 描写内容 所见 视觉 所闻 听觉 所感 触觉 味觉 嗅觉 c 描写方法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 虚实结合3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5 白描 相对烘托 工笔 精雕细刻 浓墨重彩 6 点染 点是点明主旨精炼的话 染是塑造形象铺陈的话 渲染 对所写对象突出描写形容烘托 烘托 侧面陪衬 突出主体 1 正侧

7、结合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从 衾枕冷 写 写被子 枕头的冷 反衬雪之大 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从 窗户明 来写 这是视觉所见 雪越大 就越明亮 看到的越明亮 反映雪也就越大 从 折竹声 来写 是听到的 雪大 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 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 折竹声 自然烘托雪大 2 动静结合或以动衬景 或以静衬动 或一动一静如王维 山居秋暝 中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 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 流泻山石之上 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 流势增大 从石上流过 淙淙有声 以动衬静 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兰溪棹歌戴叔伦

8、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采用了静景 前两句 动景 后两句 结合的方法 将山水的明丽动人 月色的清爽皎洁 渔民的欣快欢畅 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 3 细描多刻画人物的语言 动作 神情起到烘托环境气氛 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 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 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 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田家聂夷

9、中父耕原上田 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 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 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4 白描也叫简笔勾勒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 纯用线条勾画 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 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不重辞藻修饰与烘托渲染 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三四句 无定河边骨 和 春闺梦里人 一边是现实 一边是梦境 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 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 虚实相对 荣枯迥异 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包含着深沉的感慨 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5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实写是眼前之景 现实之景 虚写是

10、假设之景 想象之景 回忆之景 虚实结合 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 相得益彰 使形象鲜明 丰富诗歌内容 拓展诗歌意境 表达作者情感 6 感觉的结合 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景物 7 点面结合 写景状物 点面结合 烘云托月 使形象更丰富 更有特色 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 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 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 絮沾泥 凌波 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注 番腾 同 翻腾 凌波 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

11、植 洛神赋 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 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 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 是 面 花在雨中褪色 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 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 是点 女子驻足不行 人们陆续叫船回家 也是点 点面结合 描写了苏堤的暮春之景 岁暮 唐 杜甫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 末 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 雪岭 又名雪山 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 西 雪岭临近松州 维州 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

12、北 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9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 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借代 如 烟尘 代边境战争 与后文 鼓角 相应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 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 请缨 典出 汉书 终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还有 双关 手法 如 岁暮 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 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 还指唐帝国有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对比 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 敢爱死 对比 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 7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 回答下面问题 帐夜 吴兆骞穹帐连山 落月斜 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 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

13、南圆使 风云不断北庭 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 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 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 今黑龙江省宁安 二十余年 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连山 就着山势 北庭 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 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 诗歌第二联是如何写景的 请简要分析 答案 动静结合 雁飞 是动景 雪 是静景 动静结合 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 视听结合 雁飞 白草 雪 黄榆 是目中所见 笳 声是耳中所闻 调动视觉听觉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色彩点染 或色彩渲染 白 黄 的色彩点染 写出边地景色的单调 绮怀 清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 银汉红墙 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 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

14、五月 可怜杯酒不曾消 注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 绮怀 组诗16首 即追忆此事 红墙 指女子居所 1 第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领起情感 回忆花下吹箫情景 表达相思之情 渲染氛围 距离红墙如银河般遥远 表达与表妹相爱而不得的忧愁与痛苦 2 请联系全诗分析三 四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6分 比喻 春蚕吐丝 将自己重重包围 犹如诗人用重重思念将自己包围 形象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痛苦欲绝的思念之情 对比 尾联将忆念推移到十五年前明月之夜的美好时光 与今日同表妹相爱而不得作对比 突出了当下凄凉 痛苦之情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

15、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 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 南宋初建之际 逋逃 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行朝 指朝廷迁移不定 1 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 野泊 所见之景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案 1 动静结合 或视听结合 2分 前一句写静景 视觉 诗人立于洞庭荒野 仰望天空北斗横斜 1分 后句写动景 听觉 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 暗指兵荒马乱 1分 动静结合 或视听结合 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1分 2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漂泊思归之情 1分 酒添客泪 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 不由伤感落泪 想要借酒浇愁 依旧愁心难抑 1分 归

16、心 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1分 忧国伤时之情 1分 欲问行朝旧消息 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 1分 眼中盗贼尚纵横 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1分 意思对即可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裴长官新亭钱起茅屋多新意 芳林昨试移 野人知石路 戏鸟认花枝 慢水萦蓬户 闲云挂竹篱 到家成一醉 归马不能骑 颈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写景 请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白描手法 通过 慢水 蓬户 闲云 竹篱 等意象 勾勒出一幅清丽 宁静的画面 给人以清新 闲适之感 变换视角描写景物 先写低处的流水 再写天空的闲云 从而构筑出立体的视觉空间 使画面富于层次感 动静结合 前一句写流水绕宅院 后一句写闲云挂竹篱 一动一静 展现了新亭美好 独特的自然景象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题目 南柯子 忆旧仲殊十里青山远 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 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 家 在此用作句末语气词 加强语气 这首词上阕写景用了哪些技巧 试结合词句分析 答案 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 十里青山远 是远景 潮平路带沙 是近景 用了视听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