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163533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西亚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 2.知道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城市。 3.记住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主要产油国,输出路线和地区能力目标:1.能在西亚填充图上准确填出西亚主要的地理事物。2.通过读图,填图,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重点:西亚地理位置及重要性;西亚的石油资源难点:西亚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五海三洲之地1.看世界地图,找找西亚在亚洲的什么部位? 西亚位于亚洲的_ 部。2. 在地理填充图册-西亚上填注: (1)

2、三洲:亚洲、欧洲、非洲 (2)主要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阿塞拜疆、以色列 (3)五海(湖):里海(内陆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3. 看世界地图,找出连接印度洋与北大西洋的最近海上通道,并找出要经过的海、运河和海峡。填课本46页表。二、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看丝绸之路示意图,谈谈你对西亚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认识。(二)干旱中的农牧业1、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西亚?_读课本第七页图1-7回答:西亚的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其气候主要特征有_,_2、讨论: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给农牧业带来什么影响? 不适宜大面积发展种植业,但是可以发展_业干旱少雨 由于降水稀

3、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农业多分布在_和_上3、列举西亚的特色农产品,如_等(三)阿拉伯国家1、西亚是世界上 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是 教、 教和 教的发源地。这三个教的共同圣城是 。2、西亚主要是 人种,讲 语言。(四)世界石油宝库1、西亚最著名的矿产资源是什么?它在世界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2、读图2-24,说出西亚石油输出的三条线路,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_、_、_等地区或国家。3、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及其沿岸地区三、展示点拨、解难释疑 (1)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_及其沿岸地区。(2)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_以上,石油的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_。 (3)中东地区堪称是现代世

4、界的“火药桶”,除了石油资源丰富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至少两点)?巩固练习1西亚地处_、_、_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_、_、_、_|和_(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2、西亚国家与我国陆上领土接壤的国家是_。3.西亚气候_,_广大,所以主要发展了_业和_农业。4.西亚是世界上_人的聚居区之一;是_、_和_教的发源地。5.西亚是世界上_储量最为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主要输往_、_和_。四、盘点收获、畅谈心得:五、达标检测、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近年来,由于国际粮价高涨,西亚人口又飞速增长,许多国家在海外租用农田,其主要原因是( )A西亚地区水源和耕地

5、极度缺乏B帮助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改善农业技术C国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D便于本地区的粮食出口,赚收外汇2西亚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A恒河平原 B土兰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西亚的是( )A沙漠广布 B森林茂密 C气候干旱 D高原为主4西亚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A黑海 B阿拉伯海 C里海 D红海5西亚地区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C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6被伊斯兰和、基督教、和犹太教视为“圣地”的是()A开罗 B耶路撒冷C麦加 D佛教二、读“西亚图”,回答问题。(1)图中A河的名称是。(2)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所以资源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限制性资源。(3)从地理角度分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什么经常插手该地区事物?自我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