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162957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精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精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精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精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 一 一 前言 新制度主义理论思潮 高等教育体系市场化 大学制度 一 一 前言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研究方法为案例研究法 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来源有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1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制度构建的两个阶段 2 分析框架 2 分析框架 新制度社会学中的制度建构理论 一 一 前言 三 研究发现与分析 一 旧制度的合法性危机 来自市场挑战 1 市场体制要求整合学术领域诉求 2 市场体制对大学机构低效性的质疑 3 自由流动与竞争对 家族主义 文化的质疑 三 研究发现与分析 二 去制度化的努

2、力 1 策略的选取 2 去制度化的尝试 3 内部利益冲突与角逐 4 遭遇挫折 二稿出台和调整 先找到一个容易起步 1 教师不是资源的握有者 相对行政者而言利益触动较小 2 法理上说 大学的本质是学术机构 从学术队伍改造入手 1 策略的选取 二 去制度化的努力 1 策略的选取 2 去制度化的尝试 3 内部利益冲突与角逐 4 遭遇挫折 二稿出台和调整 教师聘任名额与时间限制 2 去制度化尝试 一稿出台与文本分析 的副教授和1 3以上的讲师被解聘 讲师聘用最多6年 不能升职者被解聘 其中理工医科教师在副教授岗位上最多9年 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在副教授岗位最多12年 2003年起 1 2的教授岗位对外招聘

3、 该名额不得用于内部晋升 新教授必须能用一门外语授课 原则上不能从本院系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员 1 名额与时间 外部约束机制 教师聘任名额与时间限制 2 去制度化尝试 一稿出台与文本分析 对教师聘任和晋升负有评判职责的 院校学术委员会 中有不少于1 3的成员由境外知名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来担任 2 外部约束机制 外部约束机制 教师聘任名额与时间限制 学科末位淘汰制度 2 去制度化尝试 一稿出台与文本分析 对任何偏离改革目标 内部运营状况不佳的院系实行末位淘汰制 3 学科末位淘汰制 外部约束机制 教师聘任名额与时间限制 学科末位淘汰制度 2 去制度化尝试 一稿出台与文本分析 未做任何铺垫 直接

4、进入操作层面带来了各种利益的较量 3 内部利益冲突与角逐 大幅度降低外部竞争机制力度 4 遭遇挫折 二稿出台与调整 取消 的副教授和1 3以上的讲师被解聘 取消2003年起 1 2的教授岗位对外招聘 该名额不得用于内部晋升 取消新教授必须能用一门外语授课的规定取消原则上不能从本院系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员 1 大幅度降低外部竞争机制力度 取消对教师聘任和晋升负有评判职责的 院校学术委员会 中有不少于1 3的成员由境外知名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来担任 改为鼓励有条件的院系聘请校外知名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1 大幅度降低外部竞争机制力度 适度保护现任副教授阶层的利益 大幅度降低外

5、部竞争机制力度 4 遭遇挫折 二稿出台与调整 增加 给予部分副教授长期职位 增加 在本校工作已满25年或者在本校连续工作满10年且年龄据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人 即使不能晋升为正教授 也可以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 2 适度保护现任副教授阶层的利益 适度保护现任副教授阶层的利益 大幅度降低外部竞争机制力度 4 遭遇挫折 二稿出台与调整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三 争鸣 大学制度建构陷入危机 1 改革者的再努力 构建改革合法性 2 两种学术价值的对立与制度危机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失败原因 没有构建 改革的合法性 程序和文化上的认知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1 构

6、建改革合法性 但是 改革批判观点纷纷登上学术界广为影响的杂志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三 争鸣 大学制度建构陷入危机 1 改革者的再努力 构建改革合法性 2 两种学术价值的对立与制度危机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改革者说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2 两种学术价值的对立与制度危机 资深学者说 工具理性主义的经济学主义取向 关注效率和功用 价值理性主义取向 关注制度价值合理性 事实上 二者不是决然对立的 以前者为行动准则和技术 后者为愿景和动力 经过协商是可以达成一致性的 一 一 前言 四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1 去制度化 尝试的失败 2 重构学术制度再次陷入困境 1 规范层面 缺位 不适应的评估准则 从两个阶段来看 从制度构建三个层次来分析 2 文化认知层面 对立 3 社会关系层面 利益分配矛盾 二 讨论 1 一方面是客观制度环境的制约 另一方面是改革者主观上的失误 改革失败的原因 二 讨论 新型学术生产制度 2 改革的制度取向 学术资本主义 2 一 一 前言 五 余论 思考与交流 关于北大人事制度改革 你有什么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