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知识讲座教案1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162765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知识讲座教案1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艾滋病知识讲座教案1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艾滋病知识讲座教案1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艾滋病知识讲座教案1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艾滋病知识讲座教案1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知识讲座教案1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知识讲座教案1精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其危害 教学背景分析: 当前,全球艾滋病的形式十分严峻,已经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艾滋病也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如果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达到1000万。艾滋病在中国的蔓延,不仅危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其他各国的流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当前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尤其是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了解太少,的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增强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本教案适合的教学对象及教学班级大小: 高中一年级 教学材料清单: 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联合国公告标语内容、艾滋病相关资料内容、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各种行为的图片 教学概要: 提出什么是艾滋病,引出艾滋病传染的三大主要途径,引导学生自行讨论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并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危害,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关爱艾滋病人的意识。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由学生自我小结这节课的收获,

3、然后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师生互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大家讨论交流,发表不同的见解,回家后把所掌握的知识向亲戚朋友宣传。 教案使用建议: 班级学生数不超过50人,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4张拼在一起的桌子周围(利于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 学生活动:课前搜集与艾滋病相关的资料,如传染途径、预防措施、流行现状、危害,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意义及途径。教师活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点,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并准备相关材料,如图片、测试题等。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师:大屏幕展示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武器。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师

4、生共同讨论引出艾滋病的话题。(设计思想:新课程倡导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共同讨论,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 讲授新课(一)艾滋病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材料(教学预测及对策:作为中专一年级学生,对艾滋病的概念并不陌生,鼓励学生大胆讲述,教师给予指导,起到复习作用)学生总结得出: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

5、染病,目前无药可治。(设计思想: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并且运用已获取的知识。让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知识并通过讲述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使学生学会自学、自解、自悟,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师:课前大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搜集了许多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下面以组为单位,每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当一回解说员,帮助我们一起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生:讨论得出分别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教师小结:艾滋病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大屏幕展示)、性接触传播:(1)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2)艾滋病可通过性交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6、(3)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血液传播:(1)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2)接受未经血液筛查的输血;(3) 接受未经筛查的器官或组织移植。、母婴传播:(1)母婴传播的概率在25%40%之间;(2)感染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将病毒传播给婴儿;(3)感染的母亲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设计思想: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纠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自身已掌握知识的认识及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三)

7、 艾滋病预防措施 师: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艾滋病呢? 生:讨论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如下(大屏幕显示): 1、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2、使用安全套。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4、关爱下一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5、救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四)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流行现状:师:各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指派一名同学公布收集的最新数据(教学预测及设计思想:每个同学所收集资料的侧重面不同,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和教师间、学生和学生间相互学习,共同分享健康信息、彼此的经历和经验,相互促进提高。)教师概括

8、小结:(大屏幕展示)1、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感染者95在发展中国家。2、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呈蔓延之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显示,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万,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万,同时全球又有万人死于艾滋病。3、80年代艾滋病流行几乎不涉及妇女和儿童,而现在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儿童感染HIV,他们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到2010年,如果艾滋病的传播末得以控制,那么,在流行严重的地区,艾滋病将使婴儿死亡率增加75,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增加一倍还多。4、卫生部通报显示:

9、我国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增加。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三种传播途径并存。经性途径感染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另外,感染者的流动、大量人口流动和性病疫情上升等是造成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艾滋病危害:(通过案例,以叙述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艾滋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如:艾滋病孤儿的生存现状、国家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艾滋病人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治疗艾滋病所需昂贵的药品等等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设

10、计思想: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家庭造成极大影响,而且也对社会造成极大影响,预防艾滋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教师概括总结如下:(大屏幕展示)1、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2、对家庭的危害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使家庭经济状况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3、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

11、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五)窗口期和潜伏期概念师:同学们,根据你们查阅的资料和理解,如何来定义艾滋病的窗口期和潜伏期?生:相互之间交流查阅的资料教师小结后,大屏幕展示:窗口期: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

12、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2周到3个月,我国目前各疾病控制中心普遍认可的窗口期是3个月。在窗口期虽检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潜伏期: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出现临床各种表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个体差异极大,这可能与入侵艾滋病病毒的类型、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健康状态、营养情况、年龄、生活和医疗条件、心理因素等有关。一般为610年。在此之前,他们从外表上看上去与健康人一样,可没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自己并不知道已感染上艾滋病,但潜伏期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六)艾滋病病毒检测意义及艾滋病病毒检测途径 师:有人认为,既然艾滋病

13、无法治愈,查出来也没有用,因而不愿意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这种认识对吗?生:集体讨论教师小结如下:(大屏幕展示) (1)减少担忧; (2)早期接受观察治疗; (3)及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向艾滋病的发展; (4)及早采取措施保护家人,防止将病毒进一步传播给他人。 检测途径:(大屏幕展示)目前通常的检查办法是到当地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血液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如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表明这个人已经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一般不超过6个月)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所以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病毒,应尽早去做检测。检测的结果若为阳性,应在3-6个月后再去医院复查。 我国省、

14、市级卫生防疫站、皮肤病防治所、各大医院都可以进行。目前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已成为各地血站或血液中心的常规检测项目。关于对检测结果的保密问题,国家有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和其家属。不得将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三、课外延伸1、大屏幕展示正常人与艾滋病人各种行为的图片,如握手,拥抱,亲吻等。2、大屏幕展示测试题 判断:(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 )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 ) (4)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 ) (5)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 )(6)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7)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