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162498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精编》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精编》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精编》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精编》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生产效率的IE技术的有效运用 内容安排 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IE是改善效率 效益的利器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动作分析 提高人的效率通过降低在制品改善Q C D提高设备效率 实现快速换型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生产管理全面解析生产管理要管什么 象 服务业 一样管理制造业对待质量的心态和改进工具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增值比案例 世界级企业水平 古典管理学理论 一 泰勒 美 的 科学管理理论 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研究员工的工作状况 把作业动作进行分解 时间标准化 改善工作效率 流水线生产 作业标准化 二 法约尔 法 的行政管理理论重点研究最有

2、效的企业组织方法 管理功能 程序 运作 以提升企业整体效率 三 韦伯 德 的官僚组织理论职权分明 职位层序化 员工甄选 记录和存档 规则导向 管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管理学的发展 人际关系学派管理理论一 孟士德堡 德 的工业心理学透过科学化的研究认识人类行为 有助于解释个体行为差异 并帮助我们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激励员工 发挥员工的潜能 甄选员工设计工作激励员工二 霍桑研究研究发现 群体压力 认同感 安全感等因素对工人生产力的影响大于薪酬 三 麦格雷戈 美 的 X理论和Y理论 事实上 我们该如何设计公司政策和制度 X 性本恶 高压Y理论 性本善 激励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

3、心 创造价值 现代管理学说代表作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内各部分一起运作 达到整体的共同目的 1 投入 inputs 2 产出 outputs 3 转化过程 transformationprocess 4 反馈 feedback 创造价值 管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生产管理要管什么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制造业是 服务业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制造业是 服务业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不仅仅是 结果面 的质量 下个工序是客户 结果面 的质量 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 过程面 的质量 从订单到发货一切过程的工作心态和质量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4、创造价值 对待缺陷三不政策 DON TACCEPT不接受 DON TMAKE不制造 DON TDELIVER不传递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缩短交付周期 企业的生产流程包括 订单处理 物料计划 采购下单供应商备料 运输 来料检验 存储 搬运 加工 检验和返工 过程等待 成品库存 发运 货款回收等环节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提高增值比率 增值时间 站在客户立场看制造过程中的增值动作和时间如 改变形状 改变性能 组装 包装等 物料从进厂到出厂 只有不到10 的时间是增值的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案例分享 世界级企业水平 不合格品率 10PPM按时交货率 99 交付

5、周期时间 10天缩短交付周期时间 5年 56 库存周转 12次 年库存减少 5年 45 在制品周转 80次 年成本降低 年灾害 事故 0 第一章现代管理学的核心 创造价值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为何日货称雄全世界 日本产品是高品质的象征是IE助日本崛起IE产生大量财富IE的含义IE的目标 功能意识 思考 为什么日本的汽车 消费电子产品称雄全世界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日本产品是高品质的象征 日本比美国更重视IEIE助日本迅速崛起IE能够提高生产率IE产生大量财富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日本生产率的变化 60 70 80 90 年代 生产率 20 80 50

6、100 美国生产率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以汽车为例 美国用工量日本用工量装配一辆汽车33个14个制造一辆车身9 5小时2 9小时制造一发动机6 8小时2 8小时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什么是IE 工业工程 美国值得向全世界夸耀的东西就是IE 美国之所以打胜第一次世界大战 又有打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力量 就是美国有IE 朱兰博士IE发源于美国 发扬光大于日本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什么是IE IE IndustrialEngineering工业工程 简称IE 是世界上公认的能杜绝各种浪费 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第

7、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IE的含义 IE 综合运用数学 物理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为把生产要素 人员 物料 设备 能源和信息等 组成更富有生产力的整体系统所从事的规划 设计 评价和创新的科学活动 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IE是改善效率 成本 品质的方法科学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IE的目标 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 降低成本 保证质量和安全 提高生产率 获得最佳效益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IE的功能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IE的意识 成本和效率意识 问题和改革意识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全局和整

8、体意识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第二章IE是提高效率 效益的利器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布局要管理理念先行4种常见布局方式线路图现场地址管理系统立体布局和线路分析案例演示练习 分析公司布局 布局原则 全盘考虑 考虑 厂区平面图 发展规划 工艺流程图 机器尺寸图 必备功能要求等 最短距离适合流动立体空间满足安全弹性扩充 布局要管理理念先行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企业常用的4种布局方式 功能式布局 机械中心型 产品式布局 工艺中心型 固定式布局 制品中心型 混合式布局 良好的布局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产品式VS功能式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线路图 线路图 以

9、作业现场为对象 对现场布局及物料 包括零件 产品 设备 和作业者的实际流通路线进行分析 达到改进现场布置和移动路线 缩短搬运距离的目的 主要分析 搬运 或 移动 路线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案例1 分析改善前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案例1 分析改善后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案例2 分析改善前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案例2 分析改善后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现场地址管理系统 立体布局和线路分析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练习 分析公司布局 画出公司一车间布局 分析线路的合理性 第三章实施工厂布局 改善物流 第四章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 程序分析符号5W

10、2H和ECRS技巧程序分析五大现象工艺程序分析及案例流程程序分析案例练习 程序分析符号 表示作业表示搬运表示检验表示暂存或等待表示受控制的贮存表示同一时间或同一工场由同一人执行作业与检验的工作 第四章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 程序分析技巧一 5W2H What When Why Who Where Howtodo Howmuch 第四章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 程序分析技巧二 ECRS 取消 Eliminate 合并 Combine 重排 Rearrange 简化 Simplify 第四章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 程序分析五大现象 作业搬运检验贮存等待 第四章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 工艺程序图结构

11、引入原料 或零件 在零件上完成很多的作业 引入物件 局部装配或加工 引入物件 局部装配或加工 局部装配或加工 引入原料 或零件 1 2 1 3 2 第四章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 工艺程序图案例 1 接合器套2 隔离垫圈3 销4 隔离圆筒5 内部套圈6 接合器帽7 盅套圈 第四章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 工艺程序图案例 第四章运作程序分析 改善流程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人机作业分析 一人单机 人机作业分析 一人多机 联合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作业分析练习 人机作业分析 定义 以记录和考察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 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 使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 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

12、效率 人机作业分析对象 一人一机 一人多机人机作业分析工具 人机作业图人机作业图的组成 表头 图表 统计 人机作业图的记录符号 表示工作 表示空闲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人机作业分析 案例説明 改善前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提问 分析 问题 人的空闲时间太多 利用率仅为39 采用5W2H提问技术和ECRS原则进行分析改进问 为什么要在机器停止时去毛刺并检查 答 过去一直如此问 有无改进的可能 答 有 问 怎么改进 答 调整作业顺序 在机器车削下一件工件时 可以去毛刺并检验已车好的上一件工件 通过应用 ECRS 原则中的Rearrange 利用机器工作时间进行手工操作 从而缩短了

13、周程 提高了工效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案例説明 改善后 1 人机作业分析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进一步提问 分析 问题 在案例2中 虽然缩短了周程时间 提高了人和机器的利用率 但人的利用率仅为46 仍然偏低 如何提高人的利用率 方法 增加其他工作利用空闲多操作一台机床分析 在一个周程内 工人有15min的空闲 足够操作另一台机床 13min 因此改进方案为该位置由一个工人操作2台机床 效果 机床的利用率保持不变 71 人的利用率由46 提高到93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案例説明 改善后 2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联合作业分析 例 某工厂的成品用小木箱包装后 堆

14、放在工厂的仓库内 每天由甲 乙两人用两小时将小木箱放在搬运板上 再由堆高机运送到储运库 待运出厂 堆高机每次搬运一块板 回程则将空板运回 再继续搬运另一块板 每装满一块运板需6min 堆高机来回一次需3min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联合作业分析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提问 分析 由记录图可以看出 人 机的等待时间较多 采用 5W2H 提问技术进行分析并用 ECRS 原则进行改进 改善方法 工人甲 乙合装一箱 省去等待集装箱回来的时间 改良后 工人甲 乙 吊车均不用等待 9min可装运3箱 即周程由原来的9min降至6min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联合作业分析 第五章作业

15、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双手作业分析 生产现场的某些作业 主要是靠工人的双手完成的 调查 了解如何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 就称为双手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的特征主要研究对象是操作者的双手借助于双手作业图进行分析双手作业分析的目的研究操作者双手的动作使其平衡发掘 独臂式 的操作发现拌手 找寻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案例 組裝壓合工位改善 改善前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案例 組裝壓合工位改善 改善後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讨论 如何提高人机互动 对比三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 如何应用于工厂实际 有何阻碍 第五章作业分析 提高人机互动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18种

16、动素动素性质划分生产 动作3要素动作经济4项基本原则动作经济原则8个应用案例分析 18种动素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动素性质划分 有效动素 伸手 握取 移物 定位 装配 拆卸 使用 放手和检查等9种 辅助动素 寻找 发现 选择 思考和预置等5种 无效动素 拿住 迟延 故延和休息等4种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生产 动作三要素 生产三要素 人 机器和物料动作三要素 动作方法 作业现场布置和工夹具与机器动作意识 1 明白合理动作与不合理动作的区别 2 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 判断合理动作 3 全身心地投入动作研究 思考合理动作方法 作业配置和工夹具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 减少动作数量双手同时动作缩短动作距离轻快动作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 1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 2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 3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应用 1 1 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第六章提高人的效率 动作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应用 2 2 人体的动作应以尽量应用最低等级而得到满意结果为妥 办公桌的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