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及表格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162431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及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编》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及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编》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及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编》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及表格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编》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及表格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及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及表格(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一、钻探技术要求:1、抽水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测量人员共同在现场确定。2、钻探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孔(管)口高程及孔位坐标,孔内所有测深均应从一个固定点算起。3、抽水孔应采用跟管法钻进,也可采用能保证抽水孔平直,孔身附近不受扰动,孔壁不被覆盖和堵塞的其他钻进方法。严禁采用泥浆和植物胶冲洗液钻进。4、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过滤器直径不宜小于127mm,测压管内径不小于25mm。5、取1-3组颗粒分析试验试样。二、设备安装主要技术要求:1、下过滤器前,应用清水将孔内泥质物质冲洗干净,详细记录过滤器各部分的规格和实际长度(其中沉降管长度宜为2-3m)和实际下入深度,并及时

2、绘制抽水孔结构图。2、采用包网过滤器。3、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外壁上,与过滤器同步下入孔内,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过滤器处于居中位置下到孔内预定深度。4、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的空隙率不小于30%。5、抽水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影响范围以外。6、用水表测定流量前,应准确测定起始读数。三、抽水试验:1、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3次降深,以在抽水孔测压管内测得的降深为准,各次降深间的差值宜相等,降深宜从小到大,最小降深不宜小于0.5m。2、试验前应对抽水孔进行清洗,直到水清、砂净、无沉淀时止。3、洗孔后即可进行试验抽水,其降深宜逐渐增大,达到最大降深后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h。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观测

3、抽水孔出水量及水位变化,检查抽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定稳定流抽水的最大降深。4、正式抽水前,静水位观测应每30min观测一次,2h内变幅不大于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5、试验时抽水开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观测一次动水位和出水量,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6、动水位稳定标准:采用地面离心泵和潜水电泵抽水时,抽水孔的水位波动不应大于3cm;采用空压机抽水时,抽水孔的水位波动值不应大于10cm。7、在抽水稳定延续时间内出水量稳定标准:,且出水量无持续增大或变小趋势。8、稳定延续时间不小于4小

4、时。9、试验停止后,立即观测恢复水位,应在抽水停止后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各观测一次,以后每各30min观测一次,直至结束。10、试验结束后应测量孔深,复测孔(管)高程,同时检查孔内沉淀情况。 工程 阶段钻孔抽水试验记录钻孔编号:钻孔位置:坐标:X Y孔口高程:现场负责:施工机组:施工单位:年 月 日单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基本技术资料记录表 孔 段孔口高程(m)过滤器类型设备水泵名称孔深(m)过滤器空隙率(%)水泵型号孔

5、径(mm)孔眼直径(mm)吸水管直径(mm)含水层类型网型网号吸水管深度(m)水位深度(m)填砾直径(mm)动力顶板深度(m)填砾厚度(mm)水位记底板深度(m)填砾高度(m)流量记厚度(m)测压管过滤器长度(m)止水深度(m)顶端深度(m)岩性底端深度(m)记录: 校核: 年 月 日抽水孔安装记录表 孔 段名称直径(mm)长度(m)顶端深度(m)底端深度(m)备注套管连接管过滤器沉淀管记录: 校核: 年 月 日抽水试验孔观测记录表孔 段 孔(管)口高程 (m) 静水位 (m)时间孔内水位测压管水位出水量备注日时分动水位(m)降深(m)动水位(m)降深(m)堰水位或水表读数(cm、m3)出水量

6、(m3/s)记录: 校核: 年 月 日压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一、压水试验对钻孔的技术要求1、压水试验钻孔的孔径宜为59mm150mm。2、压水试验钻孔宜采用金刚石或合金钻进,不应使用泥浆等护壁材料钻进。在碳酸盐类地层钻进时,应选用合适的冲洗液。试验钻孔的套管必须止水。3、在同一地点布置两个以上钻孔(孔距10m以内)时,应先完成拟做压水试验的钻孔。二、试验方法与试段长度1、钻孔压水试验应随钻孔的加深自上而下地用单栓塞分段隔离进行。2、试验长度宜为5m。 含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岩溶洞隙等的孔段,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段长度。 相邻试段应互相衔接,可少量重叠,但不能漏段。残留岩芯可计入试段长度。3、

7、试验应按三级压力、五个阶段进行(P1-P2-P3-P2-P1)。P1、P2、P3三级压力宜分别为0.3MPa、0.6 MPa、和1 MPa。三、试验设备1、止水栓塞:栓塞长度不小于8倍钻孔直径;宜采用水压式或气压式栓塞。2、供水设备:试验用的水泵在1MPa压力下,流量能保持100L/min。水泵出口应安装容积大于5L的稳定空气室。 吸水龙头外应有1层-2层孔径小于2mm的过滤网。吸水龙头至水池底部的距离不小于0.3m。供水调节阀门应灵活可靠,不漏水,且不宜与钻进共用。3、量测设备:流量记应能在1.5MPa压力下正常工作,量测范围应与水泵的 出力相匹配,并能测定正向和反向流量。 水位计的导线应经

8、常检测。 试验用的仪表应专门保管,不应与钻进共用,并定期进行检定。4、试验开始时,应对各种设备、仪表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压水试验的步骤和要求1、清洗钻孔:(1)洗孔采用压水法,洗孔时钻具应下到孔底,流量应达到水泵的最大出力。(2)洗孔应至孔口回水清洁,肉眼观察无岩粉时方可结束。当孔口无回水时,洗孔时间不得少于15min。2、试段隔离:(1)下栓塞前应对压水试验工作管进行检查,不得有破裂、弯曲、堵塞等现象。接头处应采取严格的止水措施。(2)采用气压式或水压式栓塞时,充气(水)压力应比最大试段压力P3大0.2MPa0.3MPa,在试验过程中充气(水)压力应保持不变。(3

9、)栓塞应安设在岩石较完整的部位,定位应准确。(4)当栓塞隔离无效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移动栓塞、更换栓塞或灌制混凝土塞位等措施。移动栓塞时只能向上移,其范围不应超过上一次试验的塞位。3、水位观测:(1)下栓塞前应首先观测1次孔内水位,试段隔离后,再观测工作管内水位。(2)工作管内水位观测应每隔5min进行1次。当水位下降速度连续2次均小于5cm/min 时,观测工作即可结束,用最后的观测结果确定压力计算零线。(3)在工作管内水位观测过程中如发现承压水时,应观测承压水位。当承压水位高出管口时应进行压力和涌水量观测。4、流量的观测:(1)在向试段送水前,应打开排气阀,待排气阀连续出水后,再将其关闭。

10、(2)流量观测前应调整调节阀,使试段压力达到预定值并保持稳定。(3)流量观测工作应每隔1min2min进行1次。当流量无持续增大趋势,且5次流量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 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4)将试段压力调整到新的预定值,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完成该试段的试验。(5)在降压阶段,如出现水由岩体向孔内回流现象,应记录回流情况待回流停止,流量达到本条(3)的标准后方可结束本阶段试验。(6)在试验过程中,对附近受影响的露头、井、硐、孔泉、等应进行观测。(7)在压水试验结束前,应检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正确,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

11、正。 工程 阶段钻孔压水试验记录钻孔编号:钻孔位置:坐标:X Y孔口高程:现场负责:施工机组:施工单位:年 月 日 号孔 试段安装记录洗 孔 记 录 表开始时间d/h/min洗孔方法结束时间d/h/min取粉管长度(m)延续时间h/min残留岩芯(cm)洗孔结果 记录: 日期:试 段 描 述岩性构造岩芯完整程度 记录: 日期:试 验 安 装 记 录栓 塞栓塞类别栓塞直径(mm)止水段长度(m)支撑管长度(m)侧压计深度(m)工作管直径(mm)根数总长(m)管口高出地面(m)压力表高出地面(m)试 段孔径(mm)孔深(m)试段长度(m)残留岩心(m)止 水 效 果记录: 日期:水位观测记录表 钻孔示意图时 间测点至水位深度(m)测点高出地面(m)地面至水位深度(m)备注(下塞前/后)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