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154472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精编》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精编》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精编》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精编》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主讲 XXX 打造卓越班组长团队 2 内容提要一 班组长的职责二 目标管理三 生产计划排配四 员工管理五 设备 设施管理六 质量管理七 现场管理八 信息沟通与协调九 自我成长和提升十 案例分析 杰出班组长 3 1 班组长的定义1 1定义 职责 班组长是指在生产现场 直接管辖的生产线作业员工 对其生产结果负责的人 1 2自我角色的认知1 3对企业的正确认识 1 企业不是顺风车 2 企业不是收容所 3 企业不是福利院 企业利润 配合上司 协助同事 指导下属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4 A 企业 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同时担任一定的社会责任 B 五大利益相关方 公司为谁而存在 股东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2、 员工 顾客 社会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 利益相关方 长短期利益的平衡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5 2 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 1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2 2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单位2 3班组是生产流程的衔接要素2 4班组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基本场所2 5班组是激发创意 解决问题的团队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6 3 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1 专业能力 对自己的业务 人员 机器 材料 方法 娴熟 2 目标管理能力 具备使P D C A这一循环不断地周而复始的能力 3 问题解决能力 善于用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的三问思维 4 组织能力 使部门运作达到1 1 2的效应 5 交流 交际能力 具备高度的说

3、话 倾听 商谈 疏通及说服对方的能力 6 倾听的能力 善于倾听还有其他两大好处 一是让别人感觉你很谦虚 二是你会了解更多的事情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7 7 幽默的能力 幽默可以使工作气氛变得轻松 使人感到亲切 8 激励的能力 就要把员工的 要我去做 变成 我要去做 9 指导员工的能力 传授必要的知识及方法 10 培养能力 部下的培养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11 控制情绪的能力 当你成为一个管理者的时候 你的情绪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 会影响到你的下属及其他部门的员工 而你的职务越高 影响力越大 12 自我约束的能力 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活用 努力增进自己的知识 人格 健

4、康的能力 13 概念化能力 把握事物的本质 发现问题 了解问题时不可缺少的能力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8 4 管理的原则和要点4 1管理的概念 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 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达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过程 PDCA 4 2管理者的思考方向4 2 1以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4 2 2反省工作方法4 2 3站在他人的立场4 2 4下一工序即客户4 2 5从重视个别效率到重视整体目标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9 5 管理者的基本要求5 1对现场管理干部的十项要求5 1 1热爱自己的职业5 1 2走动式管理5 1 3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5 1 4保持 现场 现物 现实 及时 及应 及至 的实干作风5 1 5培

5、养问题意识 找问题应有着眼点 地面 墙面 天花板 设备 工具 品质 安全 效率 现物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10 5 1 6积极动手 主动报告5 1 7积极掌握业务知识和管理方法 树立 专家权威 5 1 8善用 红白脸 运用各种激励手段 树立 组织权威 5 1 9以身作则 如带头拾起地上的垃圾 树立 人格权威 5 1 10倾注一切热情和力量去面对工作 下定背水一战的决心 不可以 说起来重要 干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11 5 2现场管理的要点5 2 1导演和啦啦队长5 2 2乐观积极5 2 3实事求是5 2 4合理分配工作5 2 5用人不疑5 2 6认真倾听5 2 7维护下属的自尊

6、5 2 8称赞下属5 2 9关心下属5 2 10为下属制造机会5 2 11言行一致5 2 12让出荣誉6 新官 如何上任6 1改变思想6 2开展工作 6 2 1分析形势6 2 2变革慢行6 2 3早出成绩6 2 4吸取失败的教训 6 3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6 4带人先带心 第一章班组长职责 12 一 目标管理概述1 目标管理的定义与理论综合各家学说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发展用以改进经营方法 以提高绩效为目的 应用行为科学原理 组织内上下级人员共同协商该下级人员负责范围订立该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应完成的目标以及成果评价标准与优劣界限的尺度为手段 以达到启发各级人员的潜力为准绳2 目标管理的意义2 1预测

7、公司成长 及早制定因应措施2 2确定组织努力目标 提高工作效率2 3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生产力2 4目标管理是计划与执行的有效工具 第二章目标管理 13 2 5目标管理使组织所扮演的角色更明确2 6激发员工潜能 提高员工士气2 7促进沟通 全员参与 增进团结2 8消除各部门的本位主义2 9鼓励协商 集思广益 追求良好的经营计划2 10激励员工自觉自发的精神 提高工作效率2 11诱发员工的承诺2 12目标管理使管理评估具体可行2 13有助于经营者评核自己或下属的绩效2 14目标管理提供企业控制之道3 目标管理的目的3 1提高业绩3 2提高个人能力 第二章目标管理 14 二 目标管理的类型及制定原则

8、1 目标管理可分为两类 提高业绩型 与 开发个人能力型 2 SMART制定原则 具体的 Specific 可衡量的 Measurable 可以达到的 Attainable 相关的 Relevant 以时间为基础的 Time based 三 目标管理运行程序 第二章目标管理 15 Plan See Do 基本性管理活动补充性活动 滋生问题或意外时 回馈 日常性管理活动有关制度的回馈 四 目标管理的执行1 部属如何执行目标2 主管如何协助部属执行目标3 如何确保目标管理的执行 第二章目标管理 16 五 目标管理的追踪 六 目标管理的修正当初设定目标时 在合理的估计下 应无 修正 目标的必要 目标管

9、理制度基本上也不鼓励草率修正目标 但企业在遇到重大变化时 就有修正目标的必要 第二章目标管理 17 工厂中常用的管理项目 第二章目标管理 18 第二章目标管理 工厂中常用的管理项目续表 19 工厂中常用的管理项目续表 第二章目标管理 20 工厂中常用的管理项目续表 第二章目标管理 21 一 生产计划的描述生产计划是为了按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必要数量成品 从而对何物 何时为止 牵动的范围做的生产安排 二 工作内容 一 产能负荷分析产能的分析主要针对产品 1 做哪些产品 2 产品的制程 3 每个制程的使用机器设备 设备负荷 4 产品的总标准时间 每个制程的标准时间 人力负荷 5 材料的准备前置时

10、间 LeadTime 6 生产线及仓库需用之场所大小 场所负荷 一般中小型企业限于人力 着重于人力负荷及机器设备的能力分析 第三章生产计划排配 22 二 人力负荷分析步骤1 依据期间月的销售计划所预订的生产计划 针对各种产品的数量 标准时间计算出生产该产品所需的人力 例 计划生产总标准时间人员需求 1 宽裕率 1人1天工作时间 工作日2 比较现有人力3 申请增补 第三章生产计划排配 23 三 机器负荷分析步骤1 依生产的机器设备加以分类2 计算各种机器设备的产能负荷 标准时间 实际时间 宽裕时间产能 作业时间 单件标准时间作业时间焊接机总产能 台数 开机率标准时间3 将期间内生产计划所需用之机

11、器统计 第三章生产计划排配 24 4 比较现有机器设备负荷5 机器设备之增补 四 短期的产能调整 第三章生产计划排配 25 三 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1 存货生产型2 订货生产型 一 年销货计划例子 第三章生产计划排配 26 二 月计划XX月生产计划 三 周计划 四 日计划 第三章生产计划排配 27 四 工作指派 一 部门别生产计划 二 制造命令单 三 工作指派原则1 生产乱象之原因2 进度落后之措施3 排程优先原则五 日程基准 一 基准日程表 订货生产型 1 备料时间2 运输时间3 供料品质六 存货与订货生产流程 第三章生产计划排配 28 七 生产进度管制 一 进度管制之范围1 事务性的进度2

12、采购进度3 检验进度4 委外进度5 生产进度 二 进度管制之方法1 批量管制法 BatchControl 2 订单管制法 Ordercontrol 三 生产管制之工具1 管制图2 管制看板3 制造命令单4 生产日报表5 传讯设备八 生管组织 一 生管组织 二 生管人员之甄选 三 建立生产管理制度 第三章生产计划排配 29 一 人力资源的特点及分析 一 人的定义 社会关系的总和 工业心理学 二 人的需要 第四章员工管理 30 需要动机行为需要是有机体内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 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 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

13、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它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按某种方式行事 行为是指在某种需要 动机的基础上能产生一种结果的活动过程 三 人性理论第一阶段 X理论X理论起源于18世纪 由美国的泰勒提出 它的核心是 人是经济人 对人的管理可以用强制 命令 惩罚等方法 31 第二阶段 Y理论Y理论起源于1953年 由美国的马斯洛提出 它的核心是 人是自我实现的人 它极大地充实了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 第三阶段 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其核心理论为 人是整体的统一 树立了 以人为本 发挥人的潜能 的管理意识 第四章员工管理 32 四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14、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人力资源是一种再生期较短 可以培养的资源 人力资源有四个周期 即开发期 培育期 成长期和成才期 第四章员工管理 33 二 人力结构原则 一 老 中 青结合原则 二 男 女搭配原则 三 各种专业相结合原则三 管理 始于教育 终于教育 1 新员工的教育训练1 1指导新员工有以下基本步骤 第一步消除新员工的心理紧张第二步解说和示范第三步一起做和单独做第四步确认和创新 第四章员工管理 34 1 2新员工指导必讲项目作为公司员工须知作为公司员工必做有关工作的基本知识必会基本技能产品知识其他2 在职人员的训练与学习2 1在职人员的训练与学习 PJF

15、PJT ONJOBTRAINING 是指上司对部下所担负的工作内容进行培训指导 使部下掌握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运用OJT指导部下时的注意事项 1 由基础到应用 2 从简单到复杂 3 让其动手看看 4 其间积极地提问 5 不停地关心 鼓励 第四章员工管理 35 2 2培养员工的要点 1 注重人格的培养 2 注重员工的精神教育和常识培养 3 要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判断能力 4 训练员工的细心 5 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 6 注重员工心理素质建设 7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教育训练的重点3 1个别辅导时的注意事项 1 说明辅导 2 咨询辅导 3 挑战辅导 4 刺激辅导 5 答疑辅导 第四章员工管

16、理 36 3 2集中指导时的注意事项 1 明确集体目标 2 强调协同配合意识 3 借用集体的智能 4 提高集体的自豪感和自尊心4 培训准备4 1制作训练预定表4 2分解操作4 3准备所有的资料和道具4 4准备操作训练场所 第四章员工管理 37 第四章员工管理 5 培训的阶段第一阶段 策划和准备使精神放松叙述进行何种操作确认了解程度使学员有学会的愿望使之处于正确的位置第二阶段 说明操作把主要的步骤一个个说给学员听做给学员看 写给学员看强调要点清楚地 无误地 耐心地不超过理解能力以上进行强加 38 第四章员工管理 第三阶段 让学员做让学员做 纠正错误一边让学员做 一边进行操作说明再一次让学员做 并让其说出要点在知道学员明白以前 要确认学员是否明白第四一阶段 观察教导后果使学员参与工作决定不懂时要请教的人经常调查劝学员提出疑问逐惭减少指导学员没掌握是自己没有教好6 培训的方法6 1长作业的教导法6 2在嘈杂车间的教导法7 培训效果的确认8 多能工的训练 39 1 设备 设施的分类和定义 1 设备 2 计测器 3 工装夹具 4 工具 螺丝刀 板手等 5 样板或样品2 设备的使用 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