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消费与投资理念基本课件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152406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消费与投资理念基本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精编》消费与投资理念基本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精编》消费与投资理念基本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精编》消费与投资理念基本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精编》消费与投资理念基本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消费与投资理念基本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消费与投资理念基本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 1 第六章 消费与投资 第一节消费理论 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第二节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其他因素第三节投资支出理论第四节投资的构成 宏观经济学 2 第一节 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 3 一 消费理论的重要性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消费是总需求 总支出中最主要的部分 宏观经济学 4 消费理论的核心问题 边际消费倾向有多大 边际消费倾向较大时 消费随收入变动 称消费具有敏感性当边际消费倾向很小时 消费不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称消费具有稳定性 宏观经济学 5 消费理论的政策内涵 如果消费是敏感的 政府可以通过经济刺激计划增加居民消费 这时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如果消费是稳定的 居民不因政府的

2、经济刺激计划而增加消费 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是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 因此 消费理论始终是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宏观经济学 6 有关消费和储蓄的基本概念 消费函数 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 可支配收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狭义的消费函数就是描述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 C F Yd 储蓄率 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 显然 消费倾向越高 储蓄率越低 消费倾向越低 储蓄率越高 国民储蓄率 是指国民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国民储蓄包括政府储蓄 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三个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 7 二 消费理

3、论的四种假说 1 绝对收入假说提出者 凯恩斯第一 消费是当期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函数 第二 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 但小于1 第三 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第四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宏观经济学 8 绝对收入假说 Yd C 宏观经济学 9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的内涵是 第一 消费随当前收入波动 具有敏感性 当收入增长时 消费增加 反之收入下降时 消费减少 消费对收入的变动具有敏感性 第二 政府的政策是有效的 由于存在乘数效应 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 如扩大政府支出 减税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居民消费会随之增长 宏观经济学 10 消费乘数的例子 宏观经济不景气时 政府为刺激消费增加转移支

4、付 张三获得额外的收入1万元 张三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 8 则张三的消费会增加8000元 张三消费支出被李四获得 李四的边际消费倾向同样为0 8 李四消费增加6400元 李四消费被王五所获得 王五的边际消费倾向同样为0 8 王五消费增加5120元 最后这增加的1万元收入所得到的总消费是1 1 0 8 1 5 5万元 这时消费乘数为5 国民收入因此会增加4万元 政府的政策有很好的效果 宏观经济学 11 一个实际问题 收入分配如何影响全社会的消费 宏观经济学 12 2 相对收入假说 提出者 杜森贝利基本假设 消费者的消费不仅受到个人目前收入的影响 还受到如下因素影响 1 示范效应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

5、仅决定于他们当期的可支配收入 而且受到别人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影响 即受其他人消费示范作用的影响 由于存在这种示范作用 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不一定是递减的 宏观经济学 13 2 棘轮效应 某一时期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当期收入的影响 而且受本人过去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影响 即消费者总是想维持其过去既有的消费水平 这是消费习惯作用的结果 在短期内 如果消费支出的变化落后于收入的变化 消费者宁肯动用储蓄来维持已达到的消费水平 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 减少消费 宏观经济学 14 棘轮效应与消费的不可逆性 Yd C Y1 Y2 C1 C2 C3 宏观经济学 15 相对收入假设

6、的内涵 按照相对收入假设 消费具有稳定性 即消费的波动会小于收入的波动这会降低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宏观经济学 16 3 持久收入假说 提出者 弗里德曼基本假设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 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米尔顿 弗里德曼 MiltonFriedman 1912 2006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宏观经济学 17 持久性收入 持久性收入 能够在有生之年维持稳定的消费水平的收入暂时性收入 指具有一定偶然性 不能预期在将来可以稳定获得的收入 举例 比较某老师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的边际消费倾向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 津贴增加2万元接受别人临时委托的任务 写一个报告 获得2万元酬

7、劳对于多数人 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而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低 宏观经济学 18 持久性收入理论的基本内涵 持久性收入决定持久性的消费 暂时性的收入产生暂时性的消费暂时性收入对持久性消费不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学 19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设的内涵是 第一 消费比收入稳定 特别是暂时性的收入增加 并不会引起消费的显著增加 第二 政府政策的有效性较低 经济刺激计划对扩大消费的效果极为有限 宏观经济学 20 4 生命周期假说 提出者 莫迪利安尼基本假设 消费者根据一生的收入 安排一生中各个时期的消费 使一生的效用最大 一生的收入等于消费 弗兰克 莫迪利安尼 FrancoModigliani 19

8、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 MM定理 宏观经济学 21 举例 李四从20岁起开始独立生活 计划工作到65岁 预计活到80岁 每年的收入YL 3万元 一辈子的总收入等于3 65 20 135万元每年消费135 80 20 2 25万元边际消费倾向2 25 3 0 75 宏观经济学 22 边际消费倾向 工作年限 生存年限 宏观经济学 23 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政府刺激计划中 李四 今年30岁 也得到额外的1万元 李四会花掉多少 10000 80 30 200元边际消费倾向200 10000 0 02产生于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极低 接近于零 宏观经济学 24 影响消费的

9、因素 按照生命周期假设 当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很小 财富存量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财富增加时 人们会把增加的财富分配到有生之年 宏观经济学 25 股市波动对消费的影响 当股市上扬时 人们的财富增加 由于增加的财富要分配到整个余生 因此对当前消费的MPC同样是很小的 但是 股票市场市值的变化很大 因此即使乘以一个很小的MPC 增加 减少 的消费也会很可观 反之亦然 以中国为例 2008年沪深两市总市值下降205774 45亿元 占当年GDP的65 5 因此即使边际消费倾向很小 比如只有0 02 减少的消费也高达4115亿 从而直接使GDP下降1 31 宏观经济学 26 生命周期假设的内涵 第一 消

10、费比收入稳定 因为个人会在一生中大致维持稳定的消费水平 第二 政府政策有效性很低 因为暂时性的收入产生的边际消费倾向几乎为零 乘数效应极小 宏观经济学 27 LC PIH理论 持久性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在内涵上非常接近 合称生命周期 持久收入理论 简称LC PIH理论 LC PIH理论的核心内涵 消费比收入更稳定按照LC PIH理论 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性较低 宏观经济学 28 对LC PIH理论的进一步讨论 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专栏6 1 年轻人预期未来收入增长 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甚至借款消费 负储蓄 月光族 中年人的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 一方面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

11、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 年老者收入下降 消费又会超过收入 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全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和储蓄率是不同人群混合的结果 和全社会的人口结构有关 宏观经济学 29 思考 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刺激消费需求 采用发放消费券的办法 为什么不直接发钱 我国台湾地方政府发行的消费券 宏观经济学 30 三 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 略 1 随机游走假设提出者 霍尔 RobertHall 问题的提出 按照持久收入假设 消费决定于持久收入 持久收入有时难以判定 因为未来不确定 按照生命周期假设 消费受到财富存量的影响 然而 财富的市场价格是波动的 也具有不确定性 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 消

12、费者会如何做出决策呢 宏观经济学 31 随机游走 1905年卡尔 皮尔逊在 自然 杂志上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将一个醉汉置于荒郊野外 之后又须将他找回来 那么 从什么地方开始找起最好呢 答案是从醉汉最初所在的地点找起 该地点可能是醉汉未来位置的最佳估计值 因为我们假设醉汉是以一种不可预期的或随机的方式游走 宏观经济学 32 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设 LC PIH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人们要保持消费的稳定 使各个时期的效用相等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的决策原则是使当期的边际效用与未来的边际效用的期望值相等 宏观经济学 33 下一期的消费会与本期的消费相等 不过会受到一个随机干扰而已 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 平均来

13、说是正确的 边际效用函数不能被观察到 不过 只要边际效用是单调的 则有 宏观经济学 34 随机游走假设的内涵 消费与本期收入的变动无关 或者说消费具有稳定性政策内涵是 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无效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设可以理解为不确定条件下的LC PIH理论 宏观经济学 35 理性预期 随机游走假设应用了理性预期的概念所谓理性预期是指 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的时候 如果人们是理性的 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因此 平均地来说 人们的预期应该是准确的 宏观经济学 36 2 预防性储蓄理论 最早的提出者 Fisher 1956 和Friedman 1957 基

14、本思想 当消费者面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越大的时候 他越不可能按照随机游走来消费 这时他更多的是依据当期收入来进行消费 同时 未来的风险越大 他越会进行更多的预防性储蓄 宏观经济学 37 预防性储蓄 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的下降而进行的储蓄在不确定性情况下 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要大于确定性情况下的消费的边际效用未来风险越大 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就越大 因此就越能吸引消费者进行预防性储蓄 把更多的财富转移到未来进行消费 宏观经济学 38 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不确定性情况下 收入下降 预防性储蓄增加 从而消费支出降低反之 当收入增加时 预防性储蓄减少

15、 从而消费支出增加 这说明当期消费和当期收入存在着一个正的相关关系 且这种相关关系随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 按照预防性储蓄理论 消费具有敏感性 宏观经济学 39 3 一个综合模型 提出者 坎贝尔 曼昆基本思想 消费既有稳定的部分 也有敏感的部分 根据该方程的经验估计 0 486 宏观经济学 40 第二节影响消费与储蓄的其他因素 一 利率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一种直观的印象是 利率上升时 储蓄的收益率上升 因此储蓄也会相应增加 但这个观点并不正确 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可以分为两部分 替代效应 利率提高使人们增加储蓄 获取更多收益 收入效应 利率提高使人们的持久收入增加 当前的消费增加 储蓄减少实

16、证研究结果表明 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并不明确 宏观经济学 41 二 消费信贷与流动性约束 消费信贷 商业企业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贷 房产抵押贷款例外 消费信贷一般用于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各种劳务 消费信贷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可以用未来的收入为当前的消费进行支付 流动性约束 消费者预期在未来有较高的收入 却无法获得消费信贷维持当前的消费 例子 大学生流动性约束理论支持了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 冲击了生命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 42 三 遗产动机 1 利他遗产动机 罗伯特 巴罗等人认为 人们之所以留下遗产 是因为利他主义的原因 爱他们的孩子 利他遗产动机成为家庭内世代连接的一种纽带 可以使家庭香火延续不断 2 策略遗产动机 父母并不具有利他主义的动机 遗产是代际之间达成或明或暗的契约的结果 代际之间的财富转移以下一代的行为表现为条件 也是说遗嘱人用遗产来影响遗产可能的接受者的行为 如果你在我活着的时候好好照顾我 我就会把钱留给你 宏观经济学 43 遗产动机 3 偶然遗产动机 在很大程度上 遗产不是存心留下的 个人有可能在死亡前消费掉他所有的资产 但是由于死亡的日期是不确定的 他们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