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培训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51611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精编》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精编》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精编》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精编》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培训(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 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特征 简答 1 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2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3 民事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 大纲样题 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向税务机关纳税B政府向某灾区拨款C乙向某学校捐款D违章司机被交警罚款 大纲样题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 甲因违反交通规则被罚款B 乙在银行存款C 丙代甲交作业D 丁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一 根据调整对象来分1 人身关系 民

2、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2 财产关系 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流转而形成的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的区别1 两类关系中的权利性质不同 2 对这两类关系的保护方法不同 二 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 选 绝对法律关系 权利人权利的行使和实现不需要义务人的协助 义务人负消极的不作为的义务 一切不特定的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物权关系 人身关系 继承关系 知识产权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 权利人实现其权利必须有具体的义务人协助 义务人一般是实施某种积极地行为 并且义务人只是特定的一人或者数人 例 下列选项中 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是 A甲继承乙的遗产而形成

3、的法律关系B甲因保管乙丢失的牛而形成的法律关系C甲因名誉收到侵害而与乙形成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法律关系D甲因占有其所有的房屋而与其他人形成的法律关系 例题 单选 下列民事法律关系中 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是 A 人身权法律关系B 无因管理法律关系C 不当得利法律关系D 合同法律关系 例题 单选 相对法律关系是指 A 可以存在 也可以不存在的法律关系B 权利 义务不确定的法律关系C 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 特定的法律关系D 代理人根据委托授权与相对人建立的法律关系 三 权利的实现方式1 物权关系 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 而不需要义务人实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的民事法律关系2 债权关系 是指权利人的权

4、利必须由义务人的一定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 概念 也称为民事权利义务的主体或简称为民事主体 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二 构成条件 1 客观存在2 为法律所承认 三 种类自然人 个体工商户 农村承包经营户 私人独资企业 个人合伙 法人 其他组织 如国有银行 保险公司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合伙企业 国家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三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选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物 物权 行为 债权 智力成果 知识产

5、权 人身利益 人身权 权利 抵押权和质权 例题 单选 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B 民事法律关系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主要内容C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标的物D 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是财产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 民事权利的概念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实现其特定利益的法律手段 民事权利由自由权 请求权和胜诉权三种权利要素构成 1 自由权 即权利人可以自主决定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2 请求权 即权利人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3 胜诉权 即权利人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 请求国家机关予以保护的权利 民事权利的类型 1 财产权

6、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 直接体现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 如物权 债权 继承权等 人身权是指以权利人的特定人身或人格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 支配权 请求权 抗辩权 形成权 根据权利的作用 1 支配权 直接支配特定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如物权 人身权 知识产权和继承权 2 请求权 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债权是最典型的请求权 3 抗辩权 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 如合同履行中的不安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等4 形成权 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如撤销权 抵消权 介入权 选择权 追认权 解除权 继承权的抛弃权 例

7、题 单选 物权在性质上应当是 A 支配权B 请求权C 抗辩权D 形成权 例题 单选 下列权利中 属于请求权的是 A 物权B 人格权C 债权D 继承权 3 根据权利人可以对抗义务人的范围 绝对权和相对权1 绝对权 义务人不确定 权利人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 如所有权 人格权2 相对权 义务人为特定人 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 4 以权利的相互关系为标准 主权利和从权利1 主权利 在相互关联着的两个民事权利中可以独立存在的权利2 从权利 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的权利 主权利无效 从权利无效 从权利无效 不影响主权利的效力 大纲样题 根据民事权利的相互依赖关系

8、民事权利可以分为A 支配权和请求权B 原权利和救济权C 主权利和从权利D 绝对权和相对权 例题 单选 甲公司向银行贷款100万元 将一幢办公楼抵押给银行 银行所享有的抵押权属于 A 救济权B 请求权C 从权利D 形成权 5 权利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 既得权和期待权1 既得权 成立要件已全部实现的权利 一般的权利都是既得权2 期待权 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 将来有可能实现的权利 如继承权和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中债权人享有的债权 6 原权利与救济权原权利指原有的 基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意思而产生的权利 救济权是原权利受到侵害或存在受侵害的危险时对原权利产生救援性的权利 民事权利的保护 一 公力救济 是

9、指权利受到侵害时 经由特定的程序获得国家机关的救济 又称国家保护 如起诉 二 私力救济指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又称自我保护 包括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 1 自卫行为 1 正当防卫所谓正当防卫 是指行为人为了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民事权或者公共利益 对于现实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防卫行为 侵权责任法 第30条规定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 不承担责任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 须有不法侵害 其二 须为现实的不法侵害 其特点是已经着手 正在进行尚未结束 其三 防卫只能针对侵权人本人实施 其四 防卫须出于正当的目的 其五 防卫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 侵权责任法 第30条规定 正当防卫

10、超过必要的限度 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2 紧急避险所谓紧急避险 是指行为人为使本人或者他人的民事权或者公共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利益的行为 侵权责任法 第31条规定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 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 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 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 危险正在发生 并威胁着本人或者他人的民事权或者公共利益 其二 采取避险行为须为不得已 其三 避险行为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 所谓必要的限度 是指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应当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侵权责任法 第31条规定 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

11、超过必要的限度 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2 自助行为 所谓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 在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的情况下 采取的对义务人的财产予以扣押或者对其人身自由予以约束的行为 条件 其一 须为保护自己的权利 其二 情势紧迫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 其三 采取的自助措施恰当 其四 自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自助行为实施后 有的及时解决了问题 当事人之间无争议 有的需要向法院申请处理 申请被驳回或者申请迟延 对相对人造成损失的 行为人应负赔偿责任 例题 单选 甲就餐后未结账就欲离开 服务员将其拦住 该服务员的行为属于 A 自卫行为B 非法行为C 自助行为D 公力救济 四

12、 民事义务 民事义务 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依法约定 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约束手段分类 1 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2 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3 专属义务与非专属义务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 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 民事法律事实 是法律所规定的 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判断法律事实的标准 能否产生法律效果 客观事实与法律实施的区别 客观事实是指基于客观情况产生的事实 如属于自然现象的日出日落 刮风下雨 属于人的活动的散步 读报 起床 睡觉 属于人的无意识的打鼾 打喷嚏 梦游 呓语 以及爱情 友谊都不能成为法律事实 只有法律规定的客观事实才能成为

13、法律事实 例题 选择 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和消灭的现象称为 A 民事法律规范B 民事法律事件C 民事法律行为D 民事法律事实 例题 单选 下列情形中 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A 日出B 备课C 赠与D 恋爱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1 行为和事件 一 事件和行为事件 是指与主体的意志无关 能产生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客观情况 其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例如 人的出生 死亡 物的灭失 某种客观情况的持续如权利人的下落不明 精神失常 对物的持续占有 权利的不行使 如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积极行使请求权 不当得利等 都属于事件行为 是指受主体意志支配 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活动 例题 单选 下列现象

14、中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行为的是 A 甲将乙打伤B 乙将其手表丢入江中C 丙自杀身亡D 丁下落不明满3年 例题 单选 婴儿出生属于法律事实中的 A 行为B 合法行为C 事实行为D 事件 例 甲因过失导致乙死亡 则乙的死亡对甲和乙而言分别是 A事件 事件B事件 行为C行为 行为D行为 事件 例题 单选 某甲出生后不久 父母协议离婚 引起某甲与其父母之间抚养关系发生及甲之父母婚姻关系解除的法律事实分别是 A 事件 事件B 行为 行为C 事件 行为D 行为 事件 对行为的分类 民事法律行为 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 旨在发生 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事实行为 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发

15、生 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 但客观上能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 事实行为一般包括 先占 生产 收益 添附 拾得遗失物 发现埋藏物 无因管理 创作作品 侵权行为以及作为债权标的的给付行为 如交货 付款 总结 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为事实行为 继受取得方式为法律行为 概念区分 事实行为不以内心的意思为必要 因此区别于法律行为事件与事实行为之间的区别事件的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如人死亡的自然事实 是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发生 变更或消灭正常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 但客观上能够引起某种后果的行为的 这表明事实行为本身具有人的意思因素 只不过这种意思不表示出来罢了 例题 单选 下列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事实行为是合法行为B 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C 事实行为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D 事实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事实例 属于事实行为的有 A结婚登记B订立合同C侵权行为D表见代理 例题 单选 下列行为中 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 签订合同B 承认债务C 创作作品D 设立遗嘱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