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142353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编》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编》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编》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编》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习俗礼仪 中国古之 五礼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 五礼 之说 祭祀之事为吉礼 冠婚之事为嘉礼 宾客事为宾礼 军旅之事为军礼 丧葬之事为凶礼 节日传统礼仪 春节 春节 即农历新年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贴春联贴春联 春联俗称 门对 春贴 对联 对子 雅称 楹联 喜庆的大红春联贴门上是对联的一种 因在春节时张贴 故名春联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春节 春节 即农历新年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 从掌灯时分入席 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守岁的习俗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

2、惜别留恋之情 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春节 春节 即农历新年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开门炮大年初一的凌晨 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 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 开门炮 梆敲三更 响炮连天 这意味着开门大吉 也宣告新年开始 全城一片爆竹声 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 俗谓 接年 预祝新年吉祥如意 兴旺发达 春节 春节 即农历新年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是人们辞旧迎新 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 朋友 尊长 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 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 谓之 拜年 端午

3、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古称 角黍 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 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划龙舟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 已流传两千多年 史书记载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挂香囊香囊又名香袋 花囊 也叫荷包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

4、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 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 缝制成形状各异 大小不等的小绣囊 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赏月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 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月是中秋明 中秋的月亮最明亮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吃月饼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 团圆 月饼 又叫胡饼 宫饼 月团 丰收饼 团圆饼等 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中国各民族的礼仪和习俗 仫佬族 尊老重礼 老人进餐 都由晚辈争着盛给 冬天围炉取暖 让老人坐背风的地方 如一家有老人去世 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 男女青年在郊外相逢 不论相识与否 均可邀请对唱 若拒绝邀

5、请 则被视为不礼貌 羌族 宴席的上座须请老人坐 待其就座后 其他人才能坐下 饮酒时也必须由最年长的先饮 老人进屋 屋内的人都要起立相迎 路与老人 要侧身让路 如骑马遇老人 要下马行礼 歌舞时要有老人领头 儿女不得随便说父母的名字 村寨里有人盖房 大家都无偿的去帮忙 遇有婚事 亲友邻居都前往庆贺 遇有丧事 邻里都要帮忙料理 前往吊唁 布朗族 对远方的来客 总是要热情的用水酒 清茶等予以款待 相互帮助和协作是布朗族的优良传统 村寨里一家有事 大家都要相帮 逢年过节 亲戚朋友都要相互拜访 请客吃饭 送礼 以示团结友好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素称 礼仪之邦 之称 礼 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 出行有礼 坐卧

6、有礼 宴饮有礼 婚丧有礼 寿诞有礼 祭祀有礼 征战有礼等等 这里的 礼 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 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 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二者关系密切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 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 趋礼 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 一定要低头弯腰 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 这就是 趋礼 行走之礼 传统行走礼仪中 还有 行不中道 立不中门 的原则 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 应该靠边行走 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 又可避让行人 行走之礼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 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 都有一

7、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 在传统上行拱手礼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 方式是双手合抱 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 左手加于右手之上 举至胸前 立而不俯 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见面之礼 如果到人家做客 在进门与落座时 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 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 称为 揖让 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 拱起再按下去 同时低头 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 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 向人致谢 祝贺 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见面之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 即双膝着地 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 即所谓叩首 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 一般不再施行 在当今

8、社会人们相见 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 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 尊者上坐 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 如果盲目坐错席位 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 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 即贵客坐西席上 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入坐之礼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 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 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 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 非饮食时 身体尽量靠后 所谓 虚坐尽后 有贵客光临 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在先秦人们以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 后代

9、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宴饮称为 接风 洗尘 送客的宴席称为 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 无酒不成礼仪 饮食之礼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 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 方可饮用 所谓 与人同饮 莫先起觞 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 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 在进食过程中 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 客人方可动筷 饮食之礼 所谓 与人共食 慎莫先尝 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 如 当食不叹 共食不饱 共饭不泽手 毋投骨于狗 等 主客相互敬重 营造和谐进食 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 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 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 谦恭待人 尊重他人 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若要好 大敬小 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 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 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 总结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 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 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 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 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 需认真辨析 择善而从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