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137309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编》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编》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编》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编》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班 级:工业工程11-1班姓 名:段丽玮学 号:111405061006指导教师:王晶日 期:2013年12月26日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系级教学单位:工业工程系 学号111405061006学生姓名段丽玮班 级工业工程11-1 目标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设计是与生产计划与控制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在完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实际操作性锻炼。通过本环节的锻炼,应较好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能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的了解,并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

2、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内容1.前期资料整理;2.利用专业知识提出规划、设计方案;3.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存在的问题;4.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措施,评价其效果;5.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基本要求1.全面、系统复习所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2.积极调研,提前做好项目设计安排,对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找到原因,及时调整设计思路,按时、认真完成专业综合训练内容安排;3.撰写翔实的课程设计报告。参考资料1.课程教材;2.Internet网络资源;3.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课程设计指导书。指导教师:职 称:年 月 日目 录第一部分 1、课程设计目的 2、课程设计思想 3、基本

3、原理第二部分 4、设计过程 5、具体计算分析 6、绘制图表及车间平面分布图第三部分 7、心得感想报告正文一、设计目的这次课程设计是生产计划与控制这门学科的实践环节,是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课本理论知识后的实际操作性锻炼。通过这次课设,要能够掌握生产与运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且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地了解,可以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二、设计思想生产作业计划可以分为大量流水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三种类型,本次课程设计为大量间断流水线设计。其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工艺过程封闭;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生产对象在工作地间单向移动 ;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生产具有

4、节奏性;各工作地间有传送装置连接。流水线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生产作业计划的设计要在工厂、车间布置满足生产过程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资源、设备以及人员的利用率,车间作业系统方便人与机器的操作,缩小设备与人员的占地面积,避免相互交叉与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开支。三、基本原理根据设计内容,我需要对四个不同型号的零件进行车间作业系统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大量流水线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流水线的节拍;(2) 计算工作地数、设备负荷系数、流水线负荷系数等,确定生产类型;(3) 绘制间断流水线标准计划工作指示图表;(4) 绘制车间设计图;(5) 绘制在制品周转占用量变化图表。

5、4、 分析过程根据选题要求,我所选的四种零件情况如下表:零件号 零件名称 材料 零件重量外形尺寸年产量技术要求 型号 种类 净重(kg) 29039前轮轴 45#热扎元钢2.3250*5055000一般35021倒档齿轮18CrmnTi模锻1.6124*4535000较高35022主动齿轮18CrmnTi模锻2.580*4040000较高30056转向器下盖HT20-40铸件0.1675*60*1025000一般备注:设备工作制度规定为两班制,一年为250天,看管周期为120分钟。每个零件机械加工的计划废品率为6%,设备时间利用率为96%。以下将以零件前轮轴为例,写出详细计算过程,其他三个零件

6、的过程省去,结果直接以表格形式呈现。1、29039 前轮轴(1) 计算节拍(单位:分钟) 计算公式:R=Fe/Q Fe:计划期内的有效工作时间 Q:计划期内的生产任务的数量(含废品量)Fe=250*8*60*2*96%=230400件Q=55000*(1+6%)=58300件所以,R=4min/件(2) 计算工作地数 理论上需要的工作地数=零件全部工时/节拍即 需要(3+3+18+5+2+2+7+3+1+4+4)/4=13 个各工序需要工作地数=各工序的加工时间/节拍 注:当结果不是整数时,应向上取整。即 3/4=1;3/4=1;18/4=5;5/4=2;2/4=1;2/4=1;7/4=2;3

7、/4=1;1/4=1;4/4=1;4/4=1(3) 计算设备负荷系数 设备(工作地)平均负荷系数=理论需要工作地数/实际需要工作地数即 13/17=0.76,因为0.76在0.5-0.75之间,所以符合单一对象间断流水线的使用标准,可以使用间断流水线组织生产。各工序的设备利用率如下:工序号1234567891011负荷系数%757545012550501757525100100(4) 绘制看管周期作业指示图表根据要求看管周期为120min,计算公式:看管周期产量=看管周期*负荷率/时间定额日产量=年产量/250 (年产量含废品率并考略时间利用率)班任务=日产量/轮班数 标准作业指示图表零件名称

8、:前轮轴 零件号:29039流水线名称工作班次日产量节拍运输批量 节奏看管周期看管周期产量前轮轴2233 4分钟/件 1 10分钟/件 120分钟 30件工序号工时定额工作地号设备负荷率%工人号劳动组织看管周期内作业指示图表看管周期内产量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 1 3 01 75 1 30 2 3 02 75 2 30 3 18 03 100 3 6.7 04 100 4 6.7 05 100 5 6.7 06 100 6 6.7 07 50 7 3.3 4 5 08 100 8 24 09 25 7 6 5 2 10 50 9 30 6 2 11 50 9 3

9、0 7 7 12 100 10 17 13 75 11 13 8 3 14 75 12 30 9 1 15 25 12 30 10 4 16 100 13 30 11 4 17 100 14 30(5) 确定在制品占用量及绘制图表周转占用量指间断生产条件下流水线上两个相邻工序之间由于生产率不同,为使每个工作地能够连续的完成看管期产量,在工序之间存放的在制品数量。计算公式为:Zt=ts(Se/te-Sl/tl) 单位是 min Zt周转占用量的最大值;ts相邻两个工序同时工作时段长度; Se,te,Sl,tl前、后工序的工作地数目和单件时间。若Zt为正值,表明最大周转占用量形成于该时段的最后,若

10、为负值,表明形成于该时段的开始。1-2工序之间:0-90min 90*(1/3-1/3)=0 90-120min 30*(0/3-0/3)=02-3工序之间:0-60min 60*(1/3-5/18)=3.2 60-90min 30*(1/3-4/18)=3.3 90-120min 30*(0/3-4/18)=-6.53-4工序之间: 0-60min 30*(5/18-1/5)=4.7 60-90min 30*(4/18-1/5)=0.7 90-120min 30*(4/18-2/5)=-5.44-5工序之间: 0-60min 60*(1/5-1/2)=-18 60-90min 30*(1/5

11、-0/2)=6 90-120min 30*(2/5-0/2)=125-6工序之间: 0-60min 60*(1/2-0/2)=30 60-120min 60*(0/2-1/2)=-306-7工序之间: 0-60min 60*(0/2-2/7)=-17 60-90min 30*(1/2-2/7)=6.4 90-120min 30*(1/2-1/7)=10.67-8工序之间: 0-90min 90*(2/7-1/3)=-4.3 90-120min 30*(1/7-0/3)=4.38-9工序之间: 0-90min 90*(1/3-0/1)=30 90-120min 30*(0/3-1/1)=-309-10工序之间: 0-90min 90*(0/1-1/4)=-22.5 90-120min 30*(1/1-1/4)=22.510-11工序之间:0-120min 120*(1/4-1/4)=0工序间流动在制品占用量变化图表零件名称:前轮轴 零件号:29039工序号工时定额周转在制品占用量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