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菌亚门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137307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6.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囊菌亚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子囊菌亚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子囊菌亚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子囊菌亚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子囊菌亚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囊菌亚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囊菌亚门ppt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 真菌的主要类群及其所致植物病害 一 子囊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特征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是真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它们的形态 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 但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有性生殖形成子囊 ascus 和子囊孢子 ascospore 有腐生 寄生和共生 腐生的 可引起木材 食品 皮革的霉烂以及动植物残体的分解 用于生产抗生素 青霉素 有机酸 维生素和酿造工业 有的是食用菌 如羊肚菌块菌 少数共生的 和藻类形成地衣 寄生的 少数可寄生人 家禽和昆虫 许多寄生植物 引起腐烂 白粉 斑点 炭疽 溃疡等症状 2019 1 子囊菌亚门真菌的主要形态特点 营养体 大多数为发达有

2、隔菌丝 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 如酵母菌 有些种类营养体可以形成子座 菌核等菌组织体 细胞壁以几丁质为主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能力很强 绝大多数种类在菌丝分化的分生孢子梗上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的形状 圆形 卵形 棒状 丝状 镰刀形 蜡肠形等 单孢 双孢 多孢 颜色 有或无色 不同 分生孢子梗也不同 有的分枝 有的不分枝 有的则散生 有的丛生 有的束生 而有的则聚生在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盘内或分生孢子痤上 2019 2 有性生殖 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1 质配方式 主要是配子囊 雄器和产囊体 接触交配 另外 还有配子囊直接结合 授精作用和体细胞结合 2019 3 2 子囊与与子囊孢子的形成

3、过程产囊体产囊丝产囊丝钩双核分裂子囊母细胞核配 2N 幼子囊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子囊孢子 N 2019 4 雄器antheridium产囊体ascogonium子囊母细胞ascogonoushypha子囊钩ascushookcroziers 2019 5 3 子囊 ascus 子囊形状有圆形 椭圆形或棒状 子囊壁单层壁 双层壁 囊壁成熟后溶解或不溶 子囊顶有孔口或无孔口 子囊有单生 丛生或层生 子实层 子囊之间有的有侧丝 2019 6 子囊的类型 原壁子囊 prototunicate 具有一层很薄的囊膜 子囊孢子通过囊壁的破裂或消解释放 单壁子囊 unitunicate 囊膜单层 子囊孢子通过囊顶

4、部小孔 狭缝或囊盖而主动释放 双壁子囊 bitunicate 囊壁双层 外层称为子囊外壁 内层称为子囊内壁 释放孢子时外壁因无弹弹性而保持原位 内壁因有较大的弹性而常超出外壁顶端 2019 7 4 子囊孢子 ascospore 形态多种多样 圆形 椭圆形 丝状 单胞 双胞 多胞 无色或有色 在子囊内有散生 单列 双列 并列 螺旋形排列 5 子囊果 ascocarp 子囊被包在有菌丝组成的包被内 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子实体 子囊果的类型 包被没有固定孔口的闭囊壳 包被有固定孔口的子囊壳 包被开口呈盘状的子囊盘 包被为子座组织的子囊座 2019 8 闭囊壳 cleistothecium 无孔口 子囊

5、通常为近球形 散生或束生在闭囊壳内 2019 9 子囊壳 perithecium 由疏松的菌丝体或从子座产生 具明确的子囊壳壁 球形 梨形至烧瓶形 有颈部和孔口 有的肉质 革质或炭质 鲜色或黑色 表生或埋生 子囊单层壁 顶端有不同结构 棍棒形或圆柱形 束生 周生或平行排列于子囊壳内 有侧丝或侧丝早期消解 2019 10 子囊座 ascostroma 子囊周围无真正的子囊果壁 而是单独或成束地生长在单腔或多腔的子座内 子囊座呈子囊壳状或子囊盘状 有些含单腔的子囊座顶端有溶化的假孔口 外形很像子囊壳称为假囊壳 pseudothecium 假囊壳通常暗色 少数鲜色 子囊座内的子囊双层壁 有假侧丝或无

6、 子囊孢子通常有隔膜 2019 11 子囊盘 apothecium 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 上部敞开 子囊排列成子实层 2019 12 子囊盘结构 2019 13 6 不孕丝状体 在子囊果内除了子囊外 还包含有一至几种不孕丝状体 侧丝 一种从子囊果基部向上生长 夹生于子囊之间 顶端游离的丝状体 通常无隔 不分枝 吸水膨胀 有助于子囊孢子于释放 有一些盘菌的侧丝在子囊上方相互融合形成紧密的菌丝层 称为囊层被 顶侧丝 一种从子囊壳中心的顶部向下生长 顶端游离的丝状体 穿插在子囊之间 拟侧丝 形成在子囊座性质的子囊果中 自子囊座中心顶部向下生长 与基部细胞融合 顶端不是游离的 类似拟侧丝 指子囊在子囊座

7、中发育形成子囊腔时 子座组织在子囊间残留下的幕状残留物 缘丝 子囊壳孔口或子囊座溶口内侧周围的毛发状丝状体 引到子囊或子囊孢子释放 拟缘丝 指沿着全部子囊果内壁生长的侧生缘丝 这些丝状体有的在子囊形成后消解 有的仍然保存 2019 14 2 分类依据有性阶段子囊果的有无 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的特点等 将子囊菌门分6个纲 半子囊菌纲 无子囊果 子囊裸生不整囊菌纲 闭囊壳 子囊散生 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解核菌纲 子囊生在有孔口子囊壳内或整齐排列在无空口的闭囊壳基部腔菌纲 子囊座 子囊双层壁盘菌纲 子囊盘虫囊菌纲 子囊壳 无菌丝体 均为节肢动物的外寄生菌 2019 15 3 子囊菌亚门真菌所致植物病

8、害种类 1 半子囊菌纲分原囊菌目 Protomycetales 内孢霉目 Endomycetales 外囊菌目 Taphrinales 3个目 与植病有关的仅外囊菌目 其中只有一个外囊菌属 Taphrina 2019 16 外囊菌属 Taphrina 子囊长圆筒形 平行排列在寄主表面 不形成子囊果 2019 17 营养体均为双核菌丝体 在寄主的细胞间隙扩展 但不产生吸器 这在子囊菌中很独特 无性繁殖为子囊孢子芽殖产生芽孢子 分生孢子 芽孢子可以继续芽殖 有性繁殖直接在寄主表面产生子囊 子囊多数由寄主表皮或角质层下双核菌丝体形成的一层厚壁的产囊细胞发育而来 子囊孢子8个 圆形 单胞 2019 1

9、8 该菌为植物专性寄生菌 以芽孢子在植物芽鳞越冬 有的可以菌丝在枝条上越冬 主要危害蔷薇科和葇荑花序的植物 引起瘤凸 缩叶 袋果和丛枝等畸形症状 后期病部出现白色粉层即子实层 常见病害有桃树缩叶病 李袋果病 樱桃丛枝病 梨叶泡病 杨叶肿病等 2019 19 2019 20 2 不整囊菌纲 Plectomycetes 主要特点是子囊散生在闭囊壳中央 营养体 是发达的菌丝体 无性世代 很发达 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如青霉 曲霉 有性世代 自然界很少发生 是产生子囊果中最低等的类型 子囊不规则地散布在闭囊壳内 圆或椭圆形 子囊壁薄 在子囊孢子成熟前溶解 消失 分类 仅包括一目 散囊菌目 Eutotia

10、les 约49属 135种 以腐生为主 不少类群是工业和医药的主要菌种 有些在贮运期引起粮食 果品等霉烂和腐烂 如柑桔 苹果 梨等果实的青霉病 2019 21 散囊菌属 Eurotium 闭囊壳 青霉病 2019 22 3 核菌纲 Pyrenomycetes 主要特征 有性的子囊果为子囊壳或闭囊壳 闭囊壳内子囊成束或整齐排列成层 生态 本纲是子囊菌中最大一个纲 多腐生 也有兼性寄生或专性寄生 包括很多重要植物病原菌 营养体 是发达的菌丝体 有的可以产生子座和菌核 无性繁殖 大都很发达 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2019 23 分类 根据菌丝寄生特点 子囊果类型 子囊果核心组织和子囊顶端特点 分为4个目

11、 下有640属 6000余种 4个目特点为 白粉菌目 闭囊壳 菌丝表生 无色 专性寄生 子囊孢子单胞 无色 小煤炱目 闭囊壳 菌丝表生 暗色 专性寄生 子囊孢子多胞 暗色 球壳菌目 子囊壳 菌丝内生 冠囊菌目 闭囊壳 顶部有一层胶质细胞 消解后形成孔口 腐生 与植病无关 2019 24 白粉菌目 Erysiphales 基本特征 闭囊壳表面多附属丝 菌丝多表生 无色 子囊孢子单胞 无色 专性寄生 1 营养体菌丝体发达 无色 少数色淡 多数为表生 产生吸器从植物表皮细胞吸取营养 少数部分或全部内生 2019 25 2 无性繁殖非常发达 大多数菌丝表生的 在短柱状 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顶端形成串生的

12、分生孢子 少数菌丝内生的 在梗顶端单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单胞 短柱状 椭圆形 腰鼓形等 2019 26 3 有性生殖寄生后期在菌丝的上部形成球形 暗色的闭囊壳 小黑点 闭囊壳外壁上可产生一种厚壁菌丝称为附属丝 便于传播 子囊一个或多个 卵形 在闭囊壳基部成束或整齐排列成层 子囊孢子在子囊内 2 8个 单胞 无色 2019 27 4 寄生白粉菌专性寄生 寄主非常广泛 主要寄生在植物叶片上 有的发生在新梢或芽上 病部表面由菌丝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成白粉层 引致各种植物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后期产生小黑点的闭囊壳 白粉菌对湿度要求不严格 干旱 潮湿的地区均可发生 这是因为分生孢子

13、内含有大量液泡 孢子含水量高 渗透压大 很易吸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分 在水中反而不易发芽或破裂 2019 28 单丝壳属 Sphaerotheca 附属丝菌丝状 闭囊壳内一个子囊 引起瓜类植物白粉病 5 分类本目只有一个白粉菌科 根据附属丝的形态 闭囊壳内子囊的数目分为不同的属 重要属有 2019 29 瓜类白粉病 2019 30 附属丝刚直 顶端多轮二叉状分枝 闭囊壳内仅有一个子囊 苹果白粉病 桃树白粉病 山楂白粉病 叉丝单囊壳属 Podosphaera 2019 31 苹果白粉病 2019 32 球针壳属 Phyllactinia 附属丝球针状 基部半球形 闭囊壳内子囊多个 引起梨 桑 柿

14、核桃 臭椿 杨树 泡桐 榛 栗树等白粉病 2019 33 附属丝菌丝状 闭囊壳内含多个子囊 引起豆类 十字花科 伞形花科 毛茛科 紫草科和烟草 番茄 芝麻 向日葵 马铃薯 枸杞 野菊花 车前草等多种植物白粉病 白粉菌属 Erysiphe 2019 34 豆类白粉病 2019 35 豆类白粉病 2019 36 叉丝壳属 Microsphaera 附属丝刚直 顶端多轮二叉状分枝 闭囊壳内多个子囊 引起核桃 丁香 榛 洋槐 板栗 胡桃 栎属植物白粉病 2019 37 钩丝壳属 Unicinula 附属丝顶端卷曲呈钩状 闭囊壳内子囊多个 引起葡萄 榆 杨 柳等白粉病 2019 38 葡萄白粉病 U n

15、ecator 2019 39 附属丝不发达 短菌丝状或退化 闭囊壳内含多个子囊 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 禾本科植物白粉病 禾布氏白粉菌B graminis 布氏白粉属 Blumeria 2019 40 小麦白粉病 2019 41 二 小煤炱目 Meliolales 形态与白粉菌相似 基本特征是闭囊壳表面光滑 菌丝表生 暗色 子囊孢子多胞 暗色 专性寄生 菌丝体 表生 有附着枝固定 以吸器进入寄主表皮细胞 无性世代 未发现 有性世代 子囊果是闭囊壳 菌丝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 有些属外壁上有刚毛 壳内含多个子囊 子囊内多含2 4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椭圆形 大都5个细胞 暗色 生态 植物体外专性寄生菌

16、多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温暖潮湿地区 在叶表面形成一层煤烟 影响光合作用和美观 本目分1个科 1800余种 小煤炱属 Meliola 重要 2019 42 小煤炱属 Meliola 子囊果是闭囊壳 表面光滑 菌丝褐色 有头状 瓶状附着枝和刚毛 子囊较少 2 8个 子囊孢子褐色 多胞 具3 4个隔 隔处缢缩 不产生无性世代 引起煤污病 1 菌丝具有头状或瓶状附着枝2 菌丝刚毛3 子囊壳4 子囊孢子 2019 43 三 球壳目 Sphaeriales 区别其他目的基本特征是子囊果为典型的子囊壳 1 营养体为发达菌丝体 可形成子座 菌核等 如冬虫夏草 麦角菌 竹黄等 2 无性繁殖大都由分生孢子梗的产孢细胞产生各种分生孢子 有的形成厚垣孢子 无性阶段多属于半知菌的丛梗孢目 2019 44 3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壳 子囊壳形状通常为球形或烧瓶形 孔口乳突状或长筒形 有缘丝或孔口毛 壳壁鲜色肉质 暗色膜质或炭质 着生方式单生或群生 表生 半埋生或埋生 子囊多为棍棒状或圆筒形 束生子囊壳基部或平行排列壳的内壁上 侧丝 顶侧丝有或无 子囊单层壁 子囊孢子形状 大小 细胞数目 颜色等多样 2019 45 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