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130405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8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精编》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精编》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精编》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精编》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序教材:沿用2014版大纲:依然是2014版整体框架图: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概要大纲要求(1)科学发展观在工程咨询工作中的地位。(2)在工程咨询业务思想中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3)在工程咨询业务实践中坚持“五个统筹”。(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咨询理论方法创新。内容详解1.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一、发展观及其演变认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形成的发展思想:(一)经济增长论是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基本观点: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标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

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标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作为政府对国家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主要重要指标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二)增长极限论中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样的趋势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增长极限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长极限论较之于

3、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来说是一种进步,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逐步的被世人所接受。然而它有一定的极限性,即它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之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的命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三)综合发展观1983年联合国推出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综合发展观。观点: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在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理念、社会转型、自然协

4、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局限: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但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四)循环经济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中,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从物质流动的方向来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现行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操作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观,其特点在于:一是体现了新的经济观,即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的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

5、也应该形成循环;二是体现了新的价值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利用科技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三是体现了新的生产观,即在生产中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四是体现了新的消费观,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五)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观该发展观强调以人为主体、以制度为载体,强调每个经济主体不只是经济福利的接受者,而且是能动的获取机会、争取权利进而享受充分经济自由的经济单位。这种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经济不自由与基础设施缺乏、贫困、社会组织问题等密切相关。因此,经济自由是发展

6、的核心。一是因为它有评价作用。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某种指标来加以评价和比较,而一个基本的指标就是人们所享有的经济自由是否充分。二是各种不同的自由权利在促进发展和增进人来自由方面具有功能性作用。个人选择和采取经济行为的权利及其持续性,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引擎。该发展观的经济自由包括政治自由、公民权利、经济设施、社会机会、社会透明度和安全性。(六)可持续发展观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

7、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历年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后一代的关系问题,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二是显示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三是提出代际公平的概念,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四是提出代内公平的概念,认为发达国家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故应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

8、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一)科学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实务实、开拓进取精神,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

9、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提出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建设社会主机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提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

10、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做出的判断。这一判断,是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

11、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仍然是我国的最大实际,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我们要建设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社会主机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现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7条):经济实力显

12、著增强,但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依然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攻坚面临深层矛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但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们思想活动对先进文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提出诸多新课题;

1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压力增大、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依据(10个结合)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强调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

14、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十个结合”,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一次集中概括,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三)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三个基础)1、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方面,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大局总体稳定;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中不确定的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坚持走科学发展

15、、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必须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3、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汲取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四)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1.2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题目1: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是()。A以人为本B经济建设C科学发展D社会进步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