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企业融合通信介绍培训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28970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企业融合通信介绍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精编》企业融合通信介绍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精编》企业融合通信介绍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精编》企业融合通信介绍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精编》企业融合通信介绍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企业融合通信介绍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企业融合通信介绍培训(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融合通信介绍 2012年6月 提纲 运营商市场面对互联网VOIP的冲击 1 4 业界融合通信产品及趋势 3 中国移动应对手段和产品体系 企业融合通信市场概述 2 4 CM IMS介绍 运营商个人市场面临互联网VoIP的冲击 Facetime基于iPhone4 iPad2等苹果终端之间 支持WLAN宽带条件下免费的清晰视频通话截至2011年初 已有4600万部具备FaceTime功能的终端出货Viber基于iPhone和Android等智能手机的应用 仅限安装了该应用的用户之间 克隆了手机原有通信体验 混淆了VoIP与手机通信的界限截至2011年初 已有1000万注册用户GoogleVoic

2、e不仅提供VoIP服务 而且通过获得的E 164格式的GoogleVoice码号管理用户已有的多个号码 模糊了互联网服务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界限截至2010年初 超过100万用户Skype提供手机和PC客户端之间的VoIP服务 并已在多个国家落地 较早 最大的VoIP提供商 被微软收购后将进一步和微软操作系统融合 截至2011年初 在线用户4000万 注册用户6 6亿iMessage分别支持iPhone iPad以及iPodtouch等多种iOS设备 可以即时发送文字 照片 视频等信息 随着智能手机和WLAN的发展 VoIP的内涵已从单纯的VoiceoverIP扩展为 Voice Message

3、Video overIP 并开始抢夺运营商的用户 3 Facetime 开启免费视频通话时代 1 2 1 2 语音通话 语音通话建立后发起Facetime 通讯录记录支持Facetime的联系人 发起Facetime 2010年伴随着iPhone4的问世 Facetime的出现打破了常规视频通话的操作习惯 并摆脱了基础通信对运营商网络的依赖 可直接建立起终端到终端间免费的视频通话 方式一 方式二 Viber 混淆了VoIP与手机通信的界线 免费的VoIP软件 含即时通信功能 可以与iPhone通讯录和通话界面紧耦合并实现免费通话 一上架就连续数周霸占AppStore下载排行榜冠军 Google

4、Voice 模糊了互联网服务商和电信运营商 2010年6月GoogleVoice向所有美国用户免费开放 用户可使用一个GoogleVoice号码 E 164格式 管理已有的多个电话号码 并支持免费的美国 加拿大语音 通过免费或低廉的国际长话 中国2美分 分钟 方式 直接冲击国际长话冠军Skype的市场份额 唯一的GoogleVoice号码随意的号码绑定灵活的语音信箱 iPhone手机相同的操作界面和体验 Kik 微信 取代运营商短彩信 快速消息 照片分享 个性头像 手机号码或邮箱注册 Kik 微信等通过永远在线的即时消息应用模拟实现免费的短 彩信功能 并可最终取代短 彩信 QQ或邮箱注册 手机

5、通讯录显示联系人在线状态 消息历史记录 互联网VoIP的产品特点 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免费或低资费的VoIP业务 克隆终端原有体验重用本机号码充分利用Wi Fi接入 掌握电信码号通信社区化病毒式传播 互联网VoIP的迅猛发展势必对运营商市场带来挑战 互联网VoIP在打造个人化统一通信 围绕个人通讯录或SNS社区实现通话 即时消息 会议等功能 用户群逐渐扩张 已对运营商个人通讯市场已造成极大冲击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已在进行企业市场布局 以低廉的价格与已有的用户群可率先进入中小企业融合通信市场 蚕食运营商市场份额 Google依靠强大的技术基础推出各种融合通信产品 通过将SNS和协作平台通讯录企业化

6、积极布局企业市场 腾讯掌握6 5亿用户 以腾讯QQ 社区 微博 微信 微视等形成独立产品王国 Facebook与Skype强强联合 7 5亿用户可在SNS中使用视频通话 GoogleVoice免费为用户提供一个独立的电话号码 E 164 通过该号码来管理用户已有的手机号码 固话号码 客户端和Gmail邮箱 GoogleWave个人通信和协作工具 提供电子邮件 即时通信 wiki和SNS服务 SNS社区Google Facebookvideocalling体现了通信和社区化结合的趋势通信能力逐步融入到互联网 社交网络中 现有的电信网将失去通信业务的主导 成为社交网络通信的接入与补充 通信 社区

7、腾讯的产品体系 已在其即时消息基础上增加音视频通话 并逐渐向移动终端 社区网站上迁移 形成封闭的产品若腾讯将其产品体系扩展至企业客户 围绕企业通讯录可提供通信 多媒体和协作等各项功能 集团市场是IT企业和运营商争夺的高地 IT企业 企业阵营的集团产品有 微软的Lync AVAYA的Aura 思科的CallManger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 选择IT企业 部署入驻模式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并通过运营商的专线与大网互通 分食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 中国电信基于现有NGN网络 通过PBX接入 总机 ECP等业务来抢夺集团客户市场后续向IMS演进 中国联通基于现有PSTN 通过虚拟网 语音专线等综合语音服务抢

8、夺集团客户市场 中国移动作为新的全业务运营商 通过新的方式发展固移融合通信服务抢夺集团客户市场 集团市场受到IT企业阵营冲击 IT企业阵营依靠IP化 开放灵活协议 定制化方案抓住了集团客户需求 占领了大多数市场 集团业务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移动作为集团市场的新进入者 应学习IT企业的新技术 考虑用新的方式 高起点在集团市场展开竞争 2010年企业入驻融合通信市场份额 UC市场总额约120亿 CC市场总额100亿 特点 端到端IP化 和集团客户内部IT系统融合 提纲 运营商市场面对互联网VOIP的冲击 1 4 业界融合通信产品及趋势 3 中国移动应对手段和产品体系 企业融合通信市场概述 2 4 C

9、M IMS介绍 融合通信的关键词 基于企业通信录 各类通信手段的融合 终端形态多样化 不仅是固话 便捷的多媒体会议功能 多种沟通手段随时随地的接入 融合通信 强调固移融合的一致性体验 跨省跨域的协同办公 全球融合通信市场规模很大 且增长较快 13 13 中国企业入驻UC市场正处在起步阶段 但增长速度快 至2012年 中国统一通信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 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 中国企业入驻UC产品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不含通信费 全球融合通信市场主要模式有入驻模式 托管模式和合作模式2010年全球UC市场总额约120亿美元 2011年增长17 企业融合通信市场大部分为各设备和软件服务提供商所占据

10、主流的提供商包括 Avaya 微软 思科 阿朗 西门子 NEC等 同时各运营商也不甘于只作管道 利用网络优势 抢占UC市场 Sourced Gartner2010 2010年企业入驻UC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入驻UC市场应用营收和增长率 2010年 890 3 743 4 435 95 5 99 5 229 8 2 1 22 6 5 8 16 8 12 7 17 8 29 4 3 8 22 5 67 Sourced Frost Sullivan 融合语音仍是现阶段国内融合通信市场的主要需求 但IP多媒体通信和ICT需求已逐步显现 根据对部分省的调研数据初步分析 集团客户的语音通信仍为核心需求固移捆

11、绑的语音需求强烈 同时部分省公司提出了更多沟通手段的通信需求 如视频 消息 多媒体等 协作化的ICT服务目前尚处于市场培育期 但市场前景广阔 业界主流UC发展阶段 业界UC大致有四个发展阶段 从最早的TDM语音发展为基于IP的UC方案 再到强调协作的UCC Unified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阶段 下一步将在向云化 瘦客户端的趋势发展以Avaya 思科为代表的硬件阵营开始从IP化向协作化阶段发展 而微软以软件服务为主 强调协作化 微软对以思科为首的硬件阵营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微软能否以柔克刚 值得期待 阶段四 平台云化 阶段一 TDM语音 TDMPBX POTS

12、话机 客户需求基本为语音通信需求 最初UC设备厂家主要通过提供TDMPBX来解决企业的语音通话需求 托管业务服务器云化 企业办公桌面进一步简化 所有应用向云端部署 阶段二 IP化 通过IP技术解决语音 消息 会议等企业通信需求 同时终端类型更加丰富 并可相互捆绑 手机 固话 SIP终端 PC PAD等使用丰富了沟通的手段 多种沟通手段 多终端捆绑 多种沟通方式 视频 消息 数据协同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丰富了沟通的方式 通过IP技术对多终端进行统一控制 真正达到融合捆绑的效果 阶段三 协作化 UCC 通信功能与桌面办公软件紧密结合 通过CT能力开放与IT系统紧密集成 实现企业的协同办公 提高办公效

13、率 目前国内UC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第二阶段 其他运营商固移捆绑的话音产品对我们冲击较大 当前国内集团客户融合通信市场已全面进入第二阶段 IP化 一方面各运营商都在加速研发多媒体 客户端等产品 另一方面通过固移捆绑来占领市场固移捆绑的语音产品一方面可发展新用户 另一方面可保有老用户 对中国移动造成较大冲击 案例1 因为缺乏跨省的固移融合V网产品 造成手机客户流失 中国移动因为缺乏固移融合的语音产品 造成伊利集团全国用户被中国电信策反 全集团都更换为中国电信的手机号 案例2 通过手机与客户端捆绑 保有原有手机用户 2011年3月中旬 某分行准备为全行员工更换电信的3G手机 而中国移动通过推广国开行

14、UC客户端 并通过客户端与用户手机绑定的方案 黏住客户 2011年4月11日 接到国开行总部通知 暂停电信手机的更换工作 中国移动成功保有客户 中国电信作为国内集团客户市场的领先者 初期利用其集团固话市场的优势 通过套餐捆绑来发展固定 移动用户 后续通过提供融合V网 融合一号通等手段来捆绑客户 阶段一 语音通信 阶段二 IP化 多种沟通方式 多种沟通手段 多终端捆绑 阶段三 协作化 提纲 运营商市场面对互联网VOIP的冲击 1 4 业界融合通信产品及趋势 3 中国移动应对手段和产品体系 企业融合通信市场概述 2 4 CM IMS介绍 IP技术的引入使得融合通信功能更加丰富 沟通方式更加多样 也

15、是IP技术使得CT和IT之间的协同成为可能 由于都是基于共同的IP技术 融合通信的门槛也在消失 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目前有三大类玩家 互联网公司 IT厂商和运营商 互联网公司 IT厂商 运营商 以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正在开始提供基于VoIP的融合通信服务 他们将会从个人市场入手 用低廉的价格与已有的用户群逐渐进入中小企业融合通信市场 将成为我们潜在的竞争对手 企业入驻UC市场大部分为IT厂商所占据 目前主要存在两大流派 即以微软 IBM为代表的软件驱动型和以思科 Avaya为代表的硬件阵营 运营商也不甘于只作管道 他们通过自主研发UC产品 产品集成 与UC厂商合作等模式抢占集

16、团融合通信市场 业界融合通信有哪些玩家 为企业客户提供基于TDM的解决方案 用户侧部署设备 满足用户语音通信需求 全球UC产品提供商可分为三大阵营 包括以传统电信设备商为主的TDM硬件设备阵营 以IT设备提供商为主的IP化硬件设备阵营 以及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软件服务阵营IP方案已逐渐替代TDM方案 并且基于PC和移动终端的软件服务方案逐渐成为主流 这种变化衍生出了融合通信市场的两大流派之争 即以微软 IBM为代表的软件驱动型和以思科 Avaya为代表的硬件阵营之争融合通信厂商与运营商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需要依赖于运营商的通道实现与大网互通 TDM硬件设备阵营 IP化硬件设备阵营 软件服务阵营 以传统电信设备提供商为主 目前存量市场较大 新兴市场量较小 为企业客户提供基于IP的解决方案 用户侧部署设备 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需求 为企业客户提供以软件为核心 融合PC和移动终端的解决方案 满足用户融合通信和协作办公需求 以思科 Avaya等IT设备提供商为代表 IP化解决方案可兼容TDM接入国内的华为 中兴等厂家也在融合通信领域积极跟进 传统软件服务提供商微软 IBM逐渐进入企业通信市场 并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