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28893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精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精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精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精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 主讲人 李元波2014 2 20 基本程序与参建各方的责任 一 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基本程序1 组织实施质量通病防治与控制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并将通病防治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列入工程概预算 参建各方做好本职责内的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列入监督计划 作为重点监督内容 设计单位应提出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图审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专项审查 施工 监理单位必须编制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监理实施细则 2 工程资料质量通病控制资料包括 1 由参建各方会签的 住宅质量通病控制任务书 2 施工单位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工作总结报告 3 监理单位 住宅工程质量通

2、病控制工作报告 3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专项验收施工质量通病控制应按检验批 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工程 竣工验收进行专项验收 并填写验收记录 未进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验收的 工程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二 参建各方的责任1 监督单位 1 重点监督 在开工前明确通病防治监督要求 同时检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通病防治专项方案和细则 在住宅工程主体验收后 装饰分部开工前 召开通病防治和分户验收专题会议 2 加强巡查 加强对商品砼生产过程中氯离子含量和最好水泥含量控制的监管 加大进场钢筋 防水材料抽查 抽测力度 针对工程中钢筋冷拉调查情况 钢筋抽测应包括外观质量和重量指标 涉及建筑材料的要查材料出厂合格证

3、 检测报告等 2 建设单位 1 质量通病控制第一责任人建设单位是住宅质量通病控制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工作 2 对业主的责任建设单位应在做好一户一验收工作的前提下 向用户提供 住宅质量保证书 和 住宅使用说明书 在保修期内发生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 负责查明责任 并组织有关责任方解决问题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 建设单位应督促物业公司加强管理 防治二次装修损坏 破坏建筑物 3 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的要求建设单位不得要求勘察 设计 施工 监理 检测等单位违反法律 法规和工程强条 将治理通病的费用列入招标文件和工程概算 3 监理单位 1 依法监理 事前控制监理单位应强化事前控制

4、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通病防治方案和措施 并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 列入 监理规划 监理实施细则 并定期召开由总监主持的通病防治工作例会 2 过程控制督促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质量自检和专检制度 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验收 监理单位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 对易产生通病的部位或工序 加强旁站 巡视和平行检验工作 3 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的编审及内业资料管理监理规划应由项目总监编制 监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 实施细则有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 总监审核 内业资料应由各岗位责任人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 必须由本人签字并同时加盖岗位印章 4 旁站监理内容包括 旁站的部位 时间 地点 气候 主要施工内容 发现或

5、存在问题及处理过程 5 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 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和评定结果写入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 施工单位 1 质量通病控制直接负责人负责通病控制具体落实 开工前应编制 通病控制措施和实施方案 报质监站审查 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专业分包单位应对其分包工程通病防治向总包单位负责 总包对分包通病防治负连带责任 2 施工过程施工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文件 严禁使用未经图审机构审查通过的施工图 应做好易产生通病部位的技术交底工作 开展样板示范 做好卫生间 屋面及易产生渗漏部位的蓄水试验工作 3 砼试块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 严禁以砼生产厂试块代替现场应留试块 b 同条件试块应存放在钢

6、筋笼中 置于结构实体相应部位 c 试块应标识清晰 包括 养护方法 成型日期 强度等级 结构部位等 一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1 表现形式地基基础产生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底层墙体斜向裂缝 地面裂缝 建筑物倾斜 2 防控措施 1 设计同一结构单元不应采用多种类型地基设计方案 如天然地基 地基处理 摩擦桩 端承桩等 当必须采用两种或以上地基基础方案时 应采用设置沉降缝等措施控制差异沉降 建筑物采用桩基时 同一结构单元桩端应置于同一地基持力层上 层数相差超过10层或平面布置复杂的建筑物 应设沉降缝 确有困难时 必须设置沉降后浇带 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封顶或沉降速度达到稳定标准 预估沉降差异可满足设计要求

7、并经设计认可后方可封堵 地基基础工程 2 施工准备及过程a 天然地基b 采用桩基和地基处理时 若缺乏地区经验时 必须在开工前进行施工工艺试验 设计等级为甲 乙级的建筑物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或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应按规范根据静载荷试验确定 试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 且不少于3根 大应变为桩总数5 且不少于5根 小应变为20 3 施工验收桩基 地基处理 施工后 应有一定的休止期 挤土是砂土 粘性土 饱和软土分别不少于14天 21天 28天 保证桩身强度和周边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被扰动土体强度的恢复 检测 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时间 应进行沉降观测 设计等级为甲级 地质条件复杂 设置沉降后

8、浇带及软土地区的建筑物 沉降观测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 测量精度不低于 级 施工时设观测点 二 地下室工程渗漏防治1 表现形式地下室工程渗漏2 防控措施 1 设计原则 防水设计包括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防水砼的抗渗等级及其技术指标 掺加外加剂 掺合料的品种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附加防水层选用材料及其技术指标 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及技术要求 工程的防排水系统 地面挡水 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等 2 防水砼a 防水砼设计抗渗等级应根据工程埋深 砼强度等级 工程使用功能等确定 工程埋深H m 设计抗渗等级H 10P610 H 20P820 H 30P10 b 防水砼结构底板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9、C15 厚度不应小于100mm 在软弱土层中不得小于150mm c 防水砼结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50mm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并应采取相应抗裂措施 d 地下室墙板迎水面水平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水平钢筋应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3 附加防水层a 当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时 应再增加两道附加防水层 当为二级时 应加一道附加防水层 b 卷材防水层基层宜采用1 2 5水泥砂浆找平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 坡角 并在此处增做卷材加强层 加强层宜为300 500mm 3 防水砼施工 1 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砼以下500mm以上 2 防水砼应分层连续浇筑 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

10、防水砼终凝前应进行二次抹压 以减少砼表面细微龟裂 3 防水砼需留施工缝时 墙体水平施工缝应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三 回填土控制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 严禁不经夯 压 直接用推土机 挖掘机 汽车进行回填土 回填土每层夯实后进行环刀取样 测出土的密度 达到要求后 再进行上一层铺土 一 砌体结构质量通病1 表现形式不同基体材料交接部位易产生裂纹 砌体的竖向或斜向贯穿裂纹 砌体临时洞口周边易产生裂纹 砌体内暗敷线管处裂纹 砌体砂浆强度不稳定 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 砌体抗震构造做法不规范 主体工程 2 防控措施 1 设计a 建筑物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 并应设置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

11、引起应力集中 砌体产生裂纹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b 屋面女儿墙宜采用现浇钢筋砼 当采用砌体材料时不应采用轻质墙体砌筑 砌体强度等级应大于MU10 砌体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 并设间距不大于2m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小于120mm的钢筋砼压顶 同时 女儿墙根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300mm的钢筋砼反坎 与屋面梁板一起浇筑 相应结构图纸明示 c 当墙高大于4m时应增设厚度不小于120mm 原为60mm 且为砌块模数 宽度同墙宽的圈梁 砼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纵筋不小于4 10 箍筋 6 200 d 墙长大于5m时需与梁有拉结 大于8m或层高的2倍时 需加设构造柱 砌体无约束端必须设置构造柱 e 顶层框架填充墙

12、不宜采用蒸压灰砂砖 砼小型空心砌块 加气砼砌块等材料 当采用上述材料时 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或耐碱玻璃网布等必要措施 加强网应位于抹灰层中部 f 窗台压顶配筋4 12 200 压顶伸入墙体 600mm 2 施工a 加气砼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宜大于40d b 剔槽深度应保持线管外表面距墙面基层15mm 并用M10水泥砂浆抹实 外挂钢丝网片压墙不小于100mm 通病 双排管钉钢丝网 c 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 2 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 3 d 填充墙至L B底应留置一定空隙 砌完后应至少间隔14d 再将其补砌挤紧 其倾斜角度宜为60 e 临时洞口处设2 6 500拉接筋 补砌与原墙体连

13、接处挂钢丝网片 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 砼结构质量通病1 表现形式现浇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纹或上表面裂缝 外角部位易产生斜裂纹 预埋线管裂纹 模板安装 拆除不规范 钢筋加工不规范 钢筋位移 钢筋连接接头不符合要求 预拌砼输送 浇筑 养护不规范等 2 防控措施 1 设计a 住宅长度大于40m时 宜在房屋中部设后浇带 后浇带应设双层钢筋 后浇带砼与两侧砼浇筑时间不宜小于2个月 b 现浇板砼强度不宜小于C25且不宜大于C40 c 线管应尽量布置在梁内 当楼板内需埋置线管时 现浇板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00mm 线管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 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 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两层线管 当两根以上线

14、管并行时 沿管方向应增加 4 100宽600mm的钢筋网片 d 预拌砼使用单位在订购预拌砼前 应根据工程部位和环境提出对砼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 对高强 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砼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 e 应根据试验确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 粉煤灰必须符合国家 级灰的标准 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5 矿渣粉掺量不宜超水泥的30 沸石粉不宜超水泥用量的10 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 f 现浇楼板砼单方用水量应 180KG m g 塌落度 楼板 屋面的砼塌落度宜小于120mm 高层建筑砼楼板塌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小于180mm 多层级高层建筑底部砼楼板塌落度宜控制在小于

15、150mm 2 施工a 夏季应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 昼夜温差较大时 要调整好砼浇筑时间 尽可能避免砼终凝后气温下降 春季应避免在大风天气下施工 以防止砼在塑性状态下因迅速失水而引起塑性收缩裂缝 b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后浇带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 砼浇筑时 对裂缝宜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 应使用定型预制保护层垫块 当采用砂浆垫块时 强度不应低于C15 面积不小于40mm 40mm 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3块 在易开裂部位适当加密 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当楼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 应采用支架 支架间距 当用 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 当

16、采用 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 支架与受支撑钢筋应绑扎牢固 当板面受力筋和分布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时 可采用马蹬作支架 马蹬每 不得少于2只 并与受支撑的钢筋扎牢 当板厚h 200mm时马蹬可用 10制作 当200mm h 300mm时应采用 12 当h 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适当加大 马蹬底部应有防锈措施 防水砼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而穿过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 拆模后 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 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c 养护现浇砼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排除泌水 由于砼泌水 骨料下沉 易产生塑性裂缝 此时应对砼现浇板表面进行压实抹光 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 在砼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抹压后应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 以减少板表面早期干缩龟裂 砼浇筑后在12h内覆盖和保温养护 养护不小于7d 对掺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 不得小于14d 对于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 宜涂刷保护层 如薄膜养生液等 养护 减少砼内水分蒸发 d 模板及支架模板支撑必须按经审批的方案实施 层高4 5m以上的模板要求使用钢管扣件式支撑 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 应有支撑方案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