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说课讲解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126865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X 页数:244 大小:5.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4页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类中药的鉴定说课讲解(2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地龙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Pheretima 一 来源鉴别 广地龙主产广东 广西 福建等地 沪地龙主产上海 河南 山东 安徽等地 野生或人工养殖 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 沪地龙夏季捕捉 及时剖开腹部 除去内脏及泥沙 洗净 晒干或低温干燥 二 性状鉴别 广地龙1 呈长条状薄片 弯曲 边缘略卷 体前端稍尖 尾端钝圆2 全体具环节 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 腹部浅黄棕色3 生殖环带位于第14 16三节呈戒指状 较光亮4 每节有刚毛环生 刚毛圈粗糙而硬 色稍浅5 雄生殖孔左右各一 雌性孔只有一个6 受精囊孔2对7 体轻 略呈革质 不易折断8 气腥 味微咸 二 性状鉴别 参环毛蚓外部

2、形态图 广地龙药材图 二 性状鉴别 沪地龙1 长8 l5cm 宽0 5 1 5cm2 全体具环节 背部棕褐色至黄褐色 腹部浅黄棕色3 第14 16环节为生殖带 较光亮4 第18环节有1对雄生殖孔 通俗环毛蚓的雄交配腔能全部翻出 呈花菜状或阴茎状 威廉环毛蚓的雄交配腔呈纵向裂缝状 栉盲环毛蚓的雄生殖孔内侧有1或多个小乳突 受精囊孔3对 在6 7至8 9环节间 三 显微鉴别 广地龙粉末表皮碎片呈黄棕色 细胞界限不明显 布有暗棕色色素颗粒 散在或聚集成条状 网状 斜纹肌纤维无色或淡棕色 肌纤维散在相互绞结成片状 多稍弯曲 直径4 26 m 边缘不整齐 刚毛常破碎散在 淡棕色或黄棕色 直径24 32

3、m 先端多钝圆 有的表面可见纵裂纹 广地龙粉末图1 表皮2 斜纹肌纤维3 刚毛 三 显微鉴别 四 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蛋白质类由赖氨酸等18 20种氨基酸组成脂肪酸共18种次黄嘌呤琥珀酸蚯蚓蚯蚓素地龙毒素微量元素有Zn Fe Ca Mg Cu等酶类有蚓激酶 纤溶酶 地龙溶栓酶等 四 理化鉴别 检查 水分 以烘干法测定 不得过12 0 总灰分不得过10 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 0 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 浸出物 按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热浸法 依法测定 不得少于16 0 五 真伪鉴别 土地龙 为正蚓科动物缟蚯蚓Allolobophoracaliginosatrapezoides Duges 的干

4、燥体 水蛭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Hirudo 一 来源鉴别 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 水蛭HirudonipponicaWhitman干燥全体柳叶蚂蟥WhitmaniaacranulataWhitman蚂蟥及水蛭产全国各地 柳叶蚂蟥主产河北 安徽 江苏 福建等地 二 性状鉴别 蚂蟥 呈扁平纺锤形 背部稍隆起 腹面平坦 前端略尖 后端钝圆 长4 10cm 宽0 5 2cm 全体具107条环节 前吸盘不显著 后吸盘较大 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 水浸后 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 体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 质脆 易折断 断面胶质状 气微腥 水蛭 呈扁长圆柱形 体多弯曲

5、扭转 长2 5cm 宽0 2 0 3cm 柳叶蚂蟥 狭长而扁 长5 12cm 宽0 1 0 5cm 三 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含水蛭素 氨基酸 蛋白质 肝素 抗凝血酶 微量元素等 本品每1g含抗凝血酶活性水蛭应不低于16 0U 蚂蟥 柳叶蚂蟥应不低于3 0U 三 理化鉴别 1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 加乙醇5ml 超声处理15分钟 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水蛭对照药材1g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紫外光灯 365nm 下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 2 检查 1 水分 不得过18 0 烫水蛭不得过14 0 2 总灰分 不得过10 0 烫水蛭

6、不得过12 0 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 0 烫水蛭不得过3 0 4 酸碱度 取本品粉末加0 9 氯化钠溶液 浸提 离心 取上清液 照pH值测定法测定 pH值应为4 5 6 5 3 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热浸法 测定 用稀乙醇作溶剂 不得少于15 0 取净水蛭段 照烫法用滑石粉烫至微鼓起 1 呈不规则扁块状或扁圆柱形 略鼓起2 表面棕黄色至黑褐色 附有少量白色滑石粉3 断面松泡 灰白色至焦黄色4 质酥脆 易碎5 气微腥 四 烫水蛭鉴别 石决明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HaliotidisConcha 一 来源鉴别 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杂色鲍 九孔鲍 Haliotisdiversico

7、lorReeve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羊鲍HaliotisovinaGmelin贝壳澳洲鲍Haliotisruber Leach 耳鲍HaliotisasininaLinnaeus白鲍Haliotislaevigata Donovan 二 性状鉴别 杂色鲍 呈长卵圆形 内面观略呈耳形 表面暗红色 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 螺旋部小 体螺部大 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 末端6 9个开孔 孔口与壳面平 内面光滑 具珍珠样彩色光泽 壳较厚 质坚硬 不易破碎 气微 味微咸 皱纹盘鲍 呈长椭圆形 表面灰棕色 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 生长线明显 常

8、有苔藓或石灰虫等附着物 末端4 5个开孔 孔口突出壳面 壳较薄 羊鲍 呈近圆形 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 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 2 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 尤以上部较为明显 末端4 5个开孔 呈管状 二 性状鉴别 澳洲鲍 呈扁平卵圆形 表面砖红色 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 2 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 疣状突起30余个 末端7 9个开孔 孔口突出壳面 耳鲍 呈狭长耳状 略扭曲 表面光滑 具翠绿色 紫色 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 螺旋部小 体螺部大 末端5 7个开孔 孔口与壳面平 多为椭圆形 壳薄 质较脆 白鲍 呈卵圆形 表面砖红色 光滑 壳顶高于壳面 生长线颇为明显 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 3 疣状

9、突起30余个 末端9个开孔 孔口与壳面平 三 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含碳酸钙 氨基酸 壳角质 胆素及微量元素等 本品含碳酸钙 生品不得少于93 0 煅石决明不得少于95 0 珍珠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Margarita 一 来源鉴别 珍珠贝科马氏珍珠贝三角帆蚌等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褶纹冠蚌马氏珍珠贝所产珍珠称海珠 后两者称淡水珠马氏珍珠贝主产广东 广西 台湾等地 全年可采珠 常以12月较多后两者主产江苏 江西 安徽 浙江等地 以养殖2 3年为佳 秋末后采收 呈类球形 长圆形 卵圆形或棒状 直径1 5 8mm表面类白色 浅粉红色 浅黄绿色或浅蓝色 半透明 光滑或微有凹凸 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

10、硬 破碎面显层纹无臭 味淡取本品火烧 表面变黑色 有爆裂声 并可见层层剥落的银灰色小片 二 性状鉴别 三 显微鉴别 磨片可见粗细两种类型的同心环状层纹置暗视野下观察 可见 又称 彩光 不易被丙酮所洗脱 三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有彩虹样光泽表面显颗粒性 片状结构排列紧密 可见细密波状纹理 四 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 碳酸钙理化鉴别紫外光灯 365nm 下观察 海水珍珠显浅蓝紫色荧光 淡水珍珠显亮黄绿色荧光 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取本品粉末 加稀盐酸 即产生大量气泡 滤过 滤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 五 附注 伪品 塑料珠 由塑料制成 其特点是手感很轻 空心玻璃珠 用空心的玻璃珠子浸入酸性气体中 将玻璃的光泽

11、除去 然后j将珠颜料涂在珠子内部 再放入蜡或胶使珠子重量增加 这类仿制品常出现在古老的首饰品中 五 附注 伪品 实心玻璃珠 先用乳白色的玻璃制成核 然后在表面涂数层用鱼鳞制成的闪光薄膜 再使用一种特殊的化学浸液 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来聚合有机物质 使表面硬化 贝壳 或矿石 珠 用珍珠母等动物贝壳或寒水石等矿石打磨成珠子 然后在珠子表面涂上珍珠颜料 制成贝壳 或矿石 珠 其特点是 断面无层纹 或层纹近平行 而不呈同心环状 珠光层可被丙酮洗脱 五 附注 经验鉴别 直观法 直接用肉眼观察 真珍珠能显出不均匀的彩虹 假珍珠则色调单一 感觉法 通过手或舌的感觉 真珍珠有凉感 仿珍珠则无 用手或牙轻磨

12、感觉光滑者是仿珍珠 有粗糙感的为真珍珠 用手掂 仿珍珠的塑料制品很轻 玻璃制品较重 放大镜观察法 用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真珍珠表面能见到生长纹理 仿珍珠表面光滑或有蛋壳状的涂层 在珍珠的钻孔处明显粗糙 或常见到薄层剥落的现象 五 附注 经验鉴别 弹跳法 从60厘米高处掉在玻璃板上 真珍珠弹跳高度为20 25cm 而仿珍珠在15cm以下 盐酸反应法 用稀盐酸少许滴在表面 真珍珠立即起泡 而仿珍珠无反应 刀刮法 用小刀或剪刀在真珍珠表面刮动 只会掉下一些粉末 而在人造的镀膜珠上刮动 会刮起一层皮膜露出玻璃的真面目 若在未镀膜的玻璃珠上刮动 则有光滑感 软体动物门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

13、umingii Lea 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 Leach 贝壳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 Dunker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分布于长江流域泥底或带沙质的河湖中 马氏珍珠贝分布于江苏 广西等江河湖泊中 五 附注 珍珠母 三角帆蚌略呈不等边四角形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 后背缘向上突起 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 壳内面具光泽 外套痕明显 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 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 左右壳均具2枚拟主齿 左壳具2枚长条形侧齿 右壳具1枚长条形侧齿 质坚硬 气微腥 味淡 五 附注 珍珠母 褶纹冠蚌 呈不等边三角形 后背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 壳内面外套痕略明显 前

14、闭壳肌痕大呈楔形 后闭壳肌痕呈不规则卵圆形 在后侧齿下方有与壳面相应的纵肋和凹沟 左 右壳均具1枚短而略粗的后侧齿及1枚细弱的前侧齿 均无拟主齿 马氏珍珠贝 呈斜四方形 后耳大 前耳小 背缘平直 腹缘圆 生长线极细密 成片状 闭壳肌痕大 长圆形 具一凸起的长形主齿 五 附注 珍珠母 主要成分含碳酸钙 碳酸镁 磷酸钙 角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取本品粉末 加稀盐酸 即产生大量气泡 滤过 滤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 五 附注 珍珠母 牡蛎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OstreaeConcha 软体动物门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gigas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talienwhanensi

15、sCrosse贝壳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长牡蛎主产山东以北至东北沿海大连湾牡蛎主产辽宁 河北 山东等省沿海近江牡蛎产沿海大部分地区 一 来源鉴别 二 性状鉴别 长牡蛎 呈长片状 背腹缘几平行 长10 50cm 高4 15cm 右壳较小 鳞片坚厚 层状或层纹状排列 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 淡紫色 灰白色或黄褐色 内面瓷白色 壳顶两侧无小齿 左壳凹陷深 鳞片较右壳粗大 壳顶附着面小 质硬 断面层状 洁白 气微 味微咸 大连湾牡蛎 呈类三角形 背腹缘呈 八 字形 右壳外面淡黄色 具疏松 起伏成波浪状的同心鳞片 内面白色 左壳同心鳞片坚厚 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 明显 内面凹下呈

16、盒状 铰合面小近江牡蛎 呈圆形 卵圆形或三角形 右壳外面稍不平 环生灰 紫 棕 黄等色的同心鳞片环生 幼体者鳞片薄而脆 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 内面白色 边缘有的淡紫色 左壳较右壳坚硬 厚大 三 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含碳酸钙 磷酸钙 硫酸钙等另含铜 铁 锌等9种微量元素尚含甘氨酸 胱氨酸 蛋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等17种氨基酸 三 理化鉴别 取本品细粉约0 15g 置锥形瓶中 加稀盐酸 加热溶解 加水20ml与甲基红指示液1滴 滴加10 氢氧化钾溶液至溶液显黄色 继续多加10ml 加钙黄绿素指示剂少量 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滴定至溶液的黄绿色荧光消失而显橙色 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相当于5 004mg的碳酸钙 本品含碳酸钙不得少于94 0 瓦楞子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ArcaeConcha 一 来源鉴别 蚶科动物毛蚶ArcasubcrenataLischke泥蚶ArcagranosaLinnaeus贝壳魁蚶ArcainflataReeve主产于江苏 山东 河北等沿海 秋 冬至次年春捕捞 洗净 置沸水中略煮 去肉 干燥 二 性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