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126349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编》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编》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编》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编》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引例 引例一 如何在C2C电子商务平台拍买商品王强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 听说网上拍买的商品物美价廉 他最近想购买一部二手手机 于是 他想尝试一下网上拍买带来的购物乐趣 那么网上拍卖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拍买应该如何完成 引例二 如何在C2C电子商务平台开网店王强通过互联网熟知在淘宝等平台上有很多在校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经历 如 东京着衣 小米稀饭88 等 这些成功的典范给了王强足够的勇气 他也想在C2C电子商务平台 如淘宝 拍拍 百度有啊或易趣 上开网店 进行网上创业 但是他遇到了很多困难 他不了解如何选择货源 C2C的管理和收益 网上顾客的需求和什么样的产品在网上好销售

2、以及如何才能经管理好自己的网店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 王强才能着手去C2C电子商务平台开设自己的网店 才能进行网上创业 拍卖的相关知识 网上拍卖的流程和C2C带来的收益 在线零售顾客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拍卖的相关知识 一 拍卖含义二 动态定价和拍卖的类型三 传统拍卖和网络拍卖的区别四 网络拍卖的构成要素和造成的影响 C2C的发展 C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即消费者通过Internet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相互的个人交易 目前 我国的C2C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淘宝 拍拍 易趣 百度有啊等 而淘宝已成为我国最大的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2008年 淘宝网的交易额达到999 6亿元 经过6年的发展 截至200

3、9年6月 淘宝拥有注册会员1 45亿 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C2C已成为电子商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模式 易观国际对2008 2011年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的预测 一 拍卖含义 拍卖主体 竞买人 参加竞购拍卖标的的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买受人 以最高应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委托人 委托拍卖公司拍卖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拍卖人 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明确规定 拍卖 Auction 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 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拍卖主体 是指依照 拍卖法 和 公司法 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 包括竞买人 买受

4、人 委托人和拍卖人 网络拍卖 网络拍卖 AuctionOnline 是指网络服务商利用互联网通信传输技术 向商品所有者或某些权益所有人提供有偿或无偿使用的互联网技术平台 让所有者或某些权益所有人在其平台上独立开展以竞价 议价方式为主的在线交易模式 专业拍卖网站 一般为传统拍卖公司为实现其现实空间 实际生活 中的既有业务而在网络空间上的延伸 包括拍卖公司之间进行联合开展拍卖业务而合作建立的网站 买方企业 卖方个人 在网络拍卖中提供交易平台服务和交易程序 为众多买家和卖家构筑一个网络交易市场 由卖方和买方在该平台上进行网络拍卖 主要采用C2C或B2C模式 二 动态定价和拍卖的类型 1 一个买家 一

5、个卖家 可以使用谈判 易货 议价方式 最后的价格由议价实力 商品市场上的供求和商业环境因素决定 2 一个卖家 许多潜在买家 主要的拍卖类型 增价式拍卖 价格由低到高 出价最高者获胜 最后出价者获得商品 允许出价人制定购买量的英式拍卖 出价逐价式拍卖 价格由高到低 第一出价者获得商品 英式拍卖 荷兰式拍卖 美式拍卖 3 一名买家 许多潜在的卖家 秘密递价过程 标的由报价最低 最高 的投标人获得 秘密递价过程 标的由报价最低 最高 的投标人获得 但成交价格是第二低 第二高 的竞标价 封闭式第一价格拍卖 封闭式第二价格拍卖 4 许多卖家 许多买家 开放出价双重活动拍卖 买家和卖家可以从其他出价中获得

6、的消息来修改出价 开放出价双重固定拍卖 买家和卖家不可以修改出价 买家和卖家同时递交价格和数量 拍卖人把卖家的要约 从最低到最高 和买家的要约 从最高到最低 匹配 三 传统拍卖和网络拍卖的区别 四 网络拍卖的构成要素和造成的影响 一 拍卖的构成要素 WWW IT 影响 竞争性拍卖和交易形式 拍卖的构成要素 二 网络拍卖造成的影响 网络拍卖影响的总结 第二节网上拍卖的流程和C2C带来的收益 一 网上拍卖的流程 一 C2C购买过程 二 C2C拍卖流程 三 货源的选择二 C2C带来的收益 一 对卖方的益处 二 对买方的益处 三 对C2C平台的益处三 C2C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趋势案例 淘宝网 易趣网

7、拍拍网 百度有啊经营战略的对比 一 网上拍卖的流程 一 C2C购买过程 会员注册 浏览搜索商品 收货和评价 出价和付款 联络卖家 二 C2C拍卖流程 会员注册 开通C2C平台的支付工具 实名认证 发布商品开设店铺 联络买家 发货和评价 C2C购买和拍卖流程 网上进货 优点 省时省力 坐在家中点击鼠标就可以轻松地完成进货过程 缺点 某些网上供货商可能会存在欺诈行为 厂家进货 优点 货源充足 价格最低 缺点 要求量大 容易压货 三 货源的选择 优点 商品种类的选择性很大 可以拿到较低的进货价格 缺点 销售成本一般偏高 网上代理 优点 有些代理的门槛很低 甚至不需要任何费用就能实现网上代理 缺点 卖

8、出去的货品如果有问题 根本不好解决 批发市场进货 通过扩大顾客的数量和缩短商业周期来增加收入 最佳的定价 买卖方可以通过拍卖来收集价格敏感度的信息 非中介化卖方可以从直接销售中获得更多收入 更好的顾客关系 买卖双方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接触 流动性 卖方可以迅速处理掉大量过时的商品 对卖方的益处 二 C2C带来的收益 一 对卖方的益处 有机会发现一些特殊物品和收集品 讨价还价的机会 网络拍卖一般允许买方和卖方讨价还价 娱乐性 参与网络拍卖可能十分有趣和令人兴奋 匿名性 通过第三方的帮助 买方可以保持匿名 便利性 买方能在任何地方进行交易 对买方的益处 二 对买方的益处 三 对C2C平台的益处

9、成功的关键 更高的收益 更高的重复购买率 黏性 更高的网站流量 是指顾客在拍卖网站长时间停留和再次登录的趋势 拍卖网站更具有黏性 提供的服务中获得更高的收益 C2C电子商务平台的赢利模式 三 C2C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趋势 1 C2C和B2C模式渐融合2 形成寡头模式 寡头博弈3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开展差异化竞争4 网络营销赢利模式初步获得成功5 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6 以搜索引擎为基础 探索C2C的新空间 案例 淘宝网 易趣网 拍拍网 百度有啊经营战略的对比 第三节在线零售的顾客 一 在线购物者的类型二 适合网上销售的商品及其用户群体三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的特征 一 在线购物者的类型 专

10、门计划型购物 一般计划型购物 完全无计划型购物 提醒购买型购物 二 适合网上销售的商品及其用户群体 一 网上销售商品的分类网上销售的商品可以分为实体商品和虚体商品 虚体商品又可分为数字化商品和在线提供的服务 附加值较高 体积较小 无形商品 网站可以激发购买欲望 商品的质量标准单一 价格较合理 独特性或时尚性 网下没有 适合网上销售的商品 二 适合网上销售商品应该具备的条件 三 各类商品网购用户规模 三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的特征 网购年龄 网购性别 网购职业 网购收入 潜在网购用户群体大 网购学历 女性比例占61 5 收入在1000 3000元占网购总数的54 7 高学历群体占比较高 大学本科学历

11、的占到73 8 85 7 的网民半年内在网上查询过商品信息 但是只有26 的网民实现了网络购物 以企业公司人员占43 4 学生是网购市场第二大用户群体 占比达20 1 网购市场最有效的工具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 18 30岁的网民是网购的主力 占网购用户总数的81 7 口碑营销和搜索引擎营销 实训案例 以淘宝网 为例 说明C2C网上拍卖和网上开店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 选择题 1 常见的拍卖方式有 A 荷兰式拍卖B 双重拍卖C 英式拍卖D 密封递价拍卖2 拍卖主体主要包括 A 竞买人B 买受人C 委托人D 拍卖人3 网络拍卖网站的形式主要有 A 专

12、业拍卖网站B 平台式拍卖网站C B2B拍卖网站D B2C拍卖网站4 根据网上购物者购物的特点 一般可将网上购物类型分为 A 专门计划型购物B 一般计划型购物C 一般无计划型购物D 完全无计划型购物5 网上商品货源的选择主要有 A 网上进货B 厂家进货C 批发市场进货D 网上代理 习题 二 复习思考题 1 网上拍卖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2 总结网络拍卖和传统拍卖的区别 3 C2C网站为买方和卖方各带来怎样的收益 4 你认为在C2C交易中 买卖双方各应该注意什么才能保证各自的利益 三 技能实训题 1 尝试在某一拍卖网站竞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体验C2C竞买的全过程 2 在C2C网站开设一网上店铺 并拍卖一些二手商品 并试着寻找一些货源 进行网上创业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