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25250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25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56页
《精编》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56页
《精编》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56页
《精编》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56页
《精编》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2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管理手册(总分包模式)目 录1、总则;2、术语;3、工程项目的分类;4、项目的管理流程;5、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6、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7、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8、投标和工程合同管理规定;9、项目策划管理规定;10、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规定;11、项目目标责任管理规定;12、项目分包管理规定;13、项目材料管理规定;14、项目设备管理规定;15、项目进度管理规定;16、项目质量管理规定;17、项目安全管理规定;18、项目技术管理规定;19、项目成本管理规定;20、项目资金管理规定;21、项目预结算管理规定;22、项目风险管理规定;23、项目信息管理规定;24、工程回访和维修管理规定;25

2、、项目绩效考核与评价;26、项目党组织设置及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暂行规定;27、项目工会工作暂行办法;28、项目团组织设置及团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暂行规定。1. 总则1.1. 为规范全公司的项目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公司的项目管理水平,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1.2. 公司项目管理的方针是:项目获取效益、企业赢得品牌、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员工得到培养、相关方满意。1.3.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定义条件下境内所属项目的管理,管理范围覆盖项目招投标活动、项目的施工活动及项目竣工结算活动。本办法定义条件之外的项目管理活动公司另行规定进行管理。1.4. 本办法制定依据的主要文件包括:

3、中建总公司项目管理规范(中建项字2005510号)中建三局有关项目管理规定公司原项目管理手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体系文件公司其它相关制度建筑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1.5. 本办法是对公司原项目管理手册的继承、修改和完善,是当前形势下公司项目管理活动的强制性要求。1.6. 本办法是公司整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与公司其它相关制度和规定配合使用,如有冲突,以本办法规定为主。司属各单位除遵循本办法规定之外,还应该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2.1. 工程项目管理运用科学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策划、组织、协调、控制,合理运用资源,以实现项目目标的全部活

4、动,称为项目管理。2.2. 项目管理体系由组织机构、职责、资源、过程和方法组成的项目管理系统。2.3. 项目管理手册用于规定和描述公司项目管理体系的一套文件。2.4. 项目管理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下,为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某种资源组织形式或特定的项目管理方法。2.5. 项目管理传统形式是指建立在公司原“珠海经验”基础上的一套项目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体现标价分离,以劳务包清工为主要资源组织形式。2.6. 扩大劳务分包项目管理形式是指在标价分离的基础上,通过划分和分判工作包,对项目成本进行分块控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一种项目管理方法。2.7. 总分包项目管理形式是扩大劳务分包项目管理形式的特例

5、,是公司在资源紧缺特别是资金紧缺情况下为实现项目赢利目标扩大工作内容划分的范围,而采取的一种项目管理方法。2.8. 联营项目管理形式是总分包项目管理形式的特例,是改变竞争方式,定向与固定合作伙伴实施总分包管理的一种项目管理方法。2.9. 项目责任承包书是公司(分公司)明确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管理中应达到的目标,并规定其相应职责、权限和利益的文件。3. 工程项目的分类3.1. 总则本办法按项目规模、结构及项目影响力对项目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公司在项目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及管理侧重点方面会有一定差异。3.2. 按项目规模进行分类3.2.1. 特大型项目符合以下特点之一为特大型项目:-50 层

6、以上房屋建筑工程; -高度250 米以上的构筑物; -建筑面积20 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合同总额3 亿元以上的工程; -单项合同额5000 万元以上的安装、装饰工程;-2 亿元以上的电厂、市政和路桥工程;-钢结构重量3 万吨或跨度150 米以上工程;-合同额5000 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工程。3.2.2. 大型项目符合以下特点之一且达不到特大型标准者为大型项目: -28 层以上房屋建筑工程;-高度180 米以上的构筑物;-建筑面积10 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合同总额1 亿元以上的工程;-单项合同额2000 万元以上的安装、装饰工程;-单体建筑面积5 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

7、工程;-钢结构重量1.2 万吨或跨度100 米以上的工程;-合同额2000 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工程。3.2.3. 中型项目符合以下特点之一且达不到大型标准者为中型项目:-18 层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高度100 米以上的构筑物; -合同总额5000 万元以上的工程; -单项合同额1000 万元以上的安装、装饰工程;-单体建筑面积3 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钢结构重量3000 吨以上的工程; -合同额1000 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工程; -建筑面积5 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3.2.4. 小型项目达不到以上标准的工程。3.2.5. 3.2条内“以上”者含本数,“以下”者不含本数。3.3

8、. 按项目结构进行分类3.3.1. 工业类建筑电厂类项目;工业厂房;其它工业类项目。3.3.2. 民用类建筑住宅类项目;综合性写字楼;其它民用类建筑。3.3.3. 钢结构建筑3.3.4. 特殊构建物3.3.5. 其它3.4. 按项目影响程度进行分类3.4.1. 重大影响项目总公司或局重点项目;当地的标志性项目;特殊领域项目。3.4.2. 普通项目3.4.2.1. 条规定范围之外的其它项目。4. 项目的管理流程项目的管理流程划分为项目的招投标、项目的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的竣工结算三个部分。项目的管理流程如以下示意图所示:工程项目的投标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项目经理部组建,项目策划管理项目目标责任管理合同

9、管理项目绩效考核与评价行政事务管理、信息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施工准备分包管理试验管理计量管理施工过程控制进度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安全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预结算管理工程资料归档工程回访与维修项目经理部解体及项目承包兑现工程成品保护和竣工交付5.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5.1. 法人管项目原则5.1.1. 公司负责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并通过公司生产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项目管理活动实现公司的预期目标。5.1.2. 分公司是公司的授权委托机构,负责在公司确立的项目管理体系下组织项目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并确保通过实施有效的监控,实现项目管理的各项具体目标。

10、5.1.3. 公司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从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个层次对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不断提高三个层次的项目管理绩效。5.1.4. 公司通过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营造一种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有效机制。5.2. 系统管理原则5.2.1. 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体系,涉及到多个目标的实现。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5.2.2. 不同类型的项目,其目标实现的侧重点有差异,公司项目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目标体系分别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对各个相关过程进行系统管理。5.3. 相关方满意原则5.3.1. 项目管理必须体现相关方满意,互赢共赢的原则。相关方满意主要包括公司员工及上级满意、顾客满意、监理及

11、设计单位满意、政府及社区满意及供方满意几个方面。5.3.2. 公司项目管理方针及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业主满意,并兼顾其它相关方的需求。5.3.3. 通过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来达到相关方满意。5.4. 持续改进原则5.4.1. 公司通过生产体系和监督体系的运行,对公司整个项目管理体系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纠正和预防偏差,并寻求项目管理体系的改进空间,提高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水平。5.4.2. 分公司根据公司制定的总体目标,对分公司的项目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纠正和预防偏差,并寻求改进空间,对项目管理体系加以完善。5.4.3. 项目部应针对出现的不符合予以整改,并针对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予

12、以纠正,对于存在的潜在不符合原因应制定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6. 项目管理形式的确定6.1. 总则6.1.1.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特定形式下项目的管理,不属于此定义模式下的项目管理依据公司其它相关项目管理办法执行。6.1.2. 项目管理形式的确定决定了其后续项目管理手段的选择及相关资源的组织形式。6.1.3. 不同的项目管理形式具有相融性,必要时,可以根据不同形式的特点进行有效组合。6.2. 本项目管理形式的特点6.2.1. 项目以总分包为主要分包形式。除钢筋、砼主材、大型设备不实行分包外,项目其它部分实行总分包的管理方式,项目施工所需要的资源投入,由分包单位负责。一个项目原则上使用一个分包队

13、伍。6.2.2. 承包基数测算和对分包成本的控制是项目的主要成本管理手段。项目进行总分包管理前,按标价分离的原则对项目制造成本进行测算,并以此作为总分包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分包成本进行控制来实现项目预期的盈利目标。6.2.3. 二、三次经营利益共享。二、三次经营的投入由分包单位负责,二、三次经营的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按20%-80%,或30%-70%的比例与分包单位共享。其中,20%-30%的二、三次经营成果用于项目经理部及相关人员在该项目的最终兑现。6.3. 本项目管理形式的适用条件6.3.1. 公司承接工程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创品牌或者工程本身没有较大的技术难度,无特殊工艺

14、要求。6.3.2. 公司(分公司)资源特别是资金短缺,无法保证项目的投入,而项目又有较好的盈利预期,风险可控。6.3.3. 有一批具备较强实力,良好合作的分包队伍。分包队伍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及资源组织和投入能力。6.3.4. 项目所在地其它的要素市场较为充分。7. 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7.1. 总则7.1.1. 公司建立分级授权体系,通过合理授权,明确项目管理各个层级之间的职责和权限。7.1.2. 公司(分公司)是项目管理的决策中心,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管理的执行中心。7.1.3. 公司(分公司)为项目经理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项目经理部接受公司(分公司)的监督和考核。7.2. 组织机构及职责7.2.1. 公司的项目管理职责7.2.1.1. 公司项目管理部主要行使以下项目管理职责7.2.1.2. 公司项管部是公司项目管理职责的牵头主控部门,负责项目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及公司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负责对下一级次的项目管理职责授权。7.2.1.3. 负责公司层面项目管理资源的总体调度和协调。7.2.1.4. 负责对全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状况的检查和监督,并根据项目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进行改进和完善。7.2.1.5. 公司管辖范围内项目的经营决策权、资金控制权、技术确定权、人事管理权、生产要素调配权和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