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124960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狗包弟导学案(教师版)精编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小狗包弟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原因。2领会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及文章朴素自然又饱含真情的语言。3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介绍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甘,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四川成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

2、之一。 代表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声。 -老舍-老舍赠巴金老的嵌名联 磊落坦诚讲真话,冰心玉骨著文章。 -马识途 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

3、雨百龄,似火朝霞烧长夜; 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如冰晚芦映太阳。-流沙河2、走进特殊时代 (出示幻灯片)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

4、。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3、小狗包弟写作背景 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因而有了随想录。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这场运动堪称“”,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

5、 二、【基础过关】1熟悉字词,并给划横线的字注音揪回来(ji) 头破血流(xu) 满身是血(xi) 血迹(xu)喋血(xu) 脚爪(zhu) 作揖(y) 租赁(ln) 倘使(tng) 胆战心惊 篱笆缝里(fng)解剖(pu) 堕入(du) 堕(du)落 绿草如茵(yn) 叱(ch)骂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血 爪 缝血:xu(文),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心血、呕心沥血、血泪史、狗血喷头”;xi(语)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鸡血,血晕,血块子”。 爪:手爪、鹰爪、爪牙,读zho;余指禽兽的脚或像爪的东西,读zhu 缝:名物义,第四声;动作义,第二声。三

6、、【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把握思路(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散文,看看文章能分为几部分,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故事梗概】:散文写的是作者在“文革”期间无力保护自己家中的小狗免遭劫难的一段恨事。这条唤做“包弟”的小狗干净而乖巧,深得作者一家人和来客的喜爱。但是“文革”来了,它却成了家中的一大包袱,因为它的叫唤可以随时引来抄家的不速之客。目睹邻居被抄家的惨状,“我”终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供科研人员做实验用。小狗包弟从此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还时常怀着悔意刻骨铭心

7、地想念它。 序幕 (1自然段)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 (2自然段) 包弟来历 发展 (36自然段) 七年相处 结局 (79自然段) 痛别包弟 尾声(1013自然段) 真心忏悔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3、探究文旨 (1)引导:“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提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早,来得清,来得静,来得凄凉”,试问本文

8、的文眼是什么? 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2)思考:文章哪些言语表明了作者的“歉意”? 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参考内容(多媒体显示)“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课内探究 一、填充以下有关小狗包弟的资料卡姓名包 弟种 族日本起名缘由瑞典旧主人起名“斯包弟”,为了简化,称“包弟”;“弟”是带有血缘关系的字眼,表示巴金家已把小狗包弟当作是自己家人来看待。性格特点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何时被巴金收养1959年何时被害文革期间(1

9、966年8月下旬)巴金对其的感情变化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二、【形象探究】1、小狗形象:(1)找出描写包弟的句子,在作者笔下,小狗包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提醒: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第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自然段写“拍摄包弟的镜头”“由起女士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自然段爱人外出食饭讨骨头喂包弟 第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2)(重点)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可爱与聪明,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重点)小狗包弟作为礼物

10、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无暇他顾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2、作者形象: 如此可爱的小狗,“我”为什么要舍弃它? 成为“包袱”,我自身难保。 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轻松沉重自责。 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

11、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他为什么会沉重? 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倒数第三段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作家

12、要说的是虽然整整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总结“我”的感情脉络: 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自责。3、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 两个。有什么作用? 对照这两个故事,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

13、,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三、【内容探究】 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2、本文讲的应该是巴金先生和小狗包弟的故事,但为什么开头第一自然段却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章法结构上,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思想内容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写作效果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从对两只小狗命运的描写的差别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包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